首页资讯文化杂谈大丈夫处世,论是非,不论祸福,这就是“义”!
842919

大丈夫处世,论是非,不论祸福,这就是“义”!

一声佛号一声心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30 15:47:270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人很讲义气”,比如三国里的关羽,就是讲义气的代表,我们都喜欢和这种人结交,和这种人做朋友。

那什么才是“义”呢?古人讲:“夫义,德之宜也。”义,就是代表一个人的德行,他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知道做人的本分。只要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不应该做的,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都不会去做。只要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即使面临危险,也义不容辞,该做的事一定要去做。这就是俗话常讲的:“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

一、南北朝时期的张进之

南北朝时期,南宋有个人叫张进之,家里世代富足。后来遇到荒年,他就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散了出去,用以救济乡里的人。虽然他家从此贫穷了,但被他救活的人却有很多。有个太守叫王味之,是张进之的朋友,在被朝廷通缉的时候,也逃避到张进之的家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张进之不但没有嫌弃他,还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有一次王味之不慎跌入水中,张进之就赶紧跳下去救人,不料两人都沉了下去,过了很久,才把家人救了上来,免于一死。

当时盗贼很多,被盗抢的人家很多,但强盗们却都约定好,到了张进之的家门口,都得绕过去,谁也不许冒犯。

二、范仲淹千亩义田

宋朝的范仲淹先生,平生乐善好施,凡是贫穷的亲戚,和有贤德的人,他都会尽力去资助他们。

后来他做了大官,就把积攒的俸禄拿出来,在靠近城郭的地方,买了好田一千亩,他称作义田,用来赡养和救济亲族里的人们。保证他们天天都有饭吃,年年都有衣服穿。凡是遇到婚、丧、嫁、娶、疾病这种大事,都会出钱帮助他们。比如,凡是嫁闺女的,就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并且他还从族人中选出年长而且贤能的人,主管义田的账目,总计财务方面的收入和支出。

范仲淹从小没有了父亲,生活贫穷,所以他从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为天下人服务,所以才说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在他为政时期,廉洁仁厚,高昂激越,所到之处,都能给百姓施予恩惠,所以百姓们非常感激他,为他设立的祠堂来纪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