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七古《大觉高僧兰若》读记
842937

杜甫七古《大觉高僧兰若》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30 16:05:460

杜甫七古《大觉高僧兰若》读记

(小河西)

大觉高僧兰若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原注:和尚去冬往湖南

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或大历二年(767)秋,时杜甫居夔州。大觉:或指大觉寺。高僧、和尚:指大觉寺僧人。大觉寺或在夔州附近。

兰若:修行处;佛寺。《古诗》(魏晋):“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庐山远:慧远(334-416)。东晋高僧。净土宗始祖。居庐山。《高僧传-慧远传》卷6:“及届浔阳,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桓乃为远复于山东更立房殿,即东林是也。远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别东林寺僧》(唐-李白):“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香炉峰:庐山香炉峰。

种杏:《神仙传-董奉》卷10:“董奉者,字君异。…君异后还庐山下居。…又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白榆:指星。《陇西行》(汉乐府):“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天上种白榆赋》(唐-薛逢):“象帝之先,种白榆语自然,布历历之真质,遍高尚之远天。”

飞锡:执锡杖飞空。《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游天台山赋》(东晋-孙绰):“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李周翰注:“应真,得真道之人,执锡杖而行于虚空,故云飞也。”《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唐-冷朝阳):“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邑子:同邑人;同乡。《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臣之邑子,素知之。”

门徒:《庐山慧远法师诔》(南朝宋-谢灵运):“今子门徒,实同斯艰。”

大意:在夔州没见到您这位“庐山远”,俺寻访佛寺松林中秋风萧瑟日已晚。有一个老者还在撞日暮钟,俺还向几个僧人乞讨斋时饭。您所居的香炉峰景色隐在晴朗的湖面中,您像种杏的仙人董奉一样靠近天上星。说起您去年执锡杖飞离夔州同乡犹哭,啥时能许俺敬献鲜花成为门徒?

此诗前4句写拜访佛寺。日暮秋风到寺,寺中不见高僧。一老僧仍在撞钟,像诸僧乞讨斋饭。(以庐山慧远比高僧。)后4句表达对高僧的敬意。您的“香炉峰”景色隐在洞庭湖中。(将高僧在湖南的修行处比作慧远修行的“香炉峰”。)您的修行地靠近天上的星星。(将高僧比为庐山“种杏仙家”董奉。)提起去年您“飞锡”离夔,夔州乡亲仍伤心哭啼。不知何时您许俺向您献花成为门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