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华东解放战争评述(3):山野攻泗县
843379

华东解放战争评述(3):山野攻泗县

哈哈狮的信箱哈哈狮的信箱2023-07-31 12:15:260

1946年7月27日,陈毅致电中央,说粟裕25日请示调5旅赴苏中之事,值得做全面考虑,认为5旅不应东调,仍留淮南,粟部也应该逐步西移(淮南),请军委考虑,通知实施。陈毅仍执行军委三路会攻徐州计划,坚持华中野出淮南作战,但华中又不听,所以只好单独呈请军委指示实施。

图片

国军攻占淮南天长县。淮南兵力弱小,重镇丢失难免。

7月28日,军委致电刘邓、陈宋、张邓,指出蒋军经过整编,战斗力加强,我军对其作战时,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分割歼灭的方针,其比例为三对一或四对一,否则不易解决战斗,欲速不达。无好打之机会时,宁可迟几天,等候机会。军委的意图很明显,除了要形成数倍兵力优势,还得忍耐待机。

陈毅致电华中野战军华中军区,认为津浦线是主要战线,5旅不宜东调。反正就是不同意华中调5旅过去。

7月30日,国军整74师攻占淮南盱眙县。淮南的2个重镇都丢了,剩下的只有游击坚持了。

朝阳集战役后,北面两路国军采取守势,南路桂系7军却乘机占领了泗县和五河,打通了固镇至灵璧、泗县至五河的两条主要公路。

陈毅、宋时轮等研究后,决定以一部兵力监视北部敌军,集中主力先歼灭南面泗县桂军。

7月31日,陈毅、宋时轮致电军委并告刘邓、张黎袁、张邓粟,说陇海路两侧敌军主力增加,双沟、曹八集正集结15个团兵力,只能击溃不能歼灭,决定以山野主力向灵璧、泗县间进攻桂系,拟先歼灭2个团,再转而进击津浦路徐蚌段。

图片

陈宋召开泗县战役作战会议。会上参谋处和华中野9纵司令张震等许多意见认为:当前正是雨季,在水大、部队疲惫的情况下不易攻城,打桂系也不妥。但宋时轮坚决主张歼灭桂系2个团,双方争论激烈。这时某个军分区领导说:泗县外城壕水深不过膝。陈毅于是支持宋时轮的意见,拍板攻泗县。多数人的意见是对的,宋参谋长不知道为何要坚持己见。陈司令仅因分区领导说水深不过膝就决定支持宋,有点轻率,应该事先派人去实地侦查,毕竟大战要慎重。

华中分局邓子恢、张鼎丞来电,建议打蒋军,不要打桂系,因为桂系较顽固,作战损耗多缴获少不划算。此前张邓还建议陈毅不要弃守泗县,认为弃守后现在又去攻城得不偿失。张邓的意见是对的,守城容易攻城难。

陈毅和宋时轮没有听从邓张意见,表明自己事前经过了充分考虑,认为北面蒋军8个旅靠在一起,离徐州不到40里,彼此间隔不过10里、20里,增援多且迅速,只能击溃不能歼灭,无法下决心去打,如果蒋军再向东进才有歼灭机会。现在桂系4个团分布在灵璧、泗县、五河三处,援敌都在七八十里开外,有全歼机会。以前打桂系难以奏效,是因为用相等兵力去打,现在用优势兵力去打定能奏效。怎么说呢,兵力是有优势,但天气影响甚大怎么不考虑呢?而且临战攻城部队并未形成绝对兵力优势。

8月1日,粟裕致电张邓谭中央,再次建议5旅东调,并将军区特务团东调参战,认为各战略区除战略上配合外,战役上不应要求一定配合,需单独作战解决当面之敌,否则会影响另一战略区的机动,现在华中兵力少,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天长、盱眙已经丢失,5旅等部留淮南已无大作用,只有淮南主力东移参战,打开苏中局面后,淮南形势才可能逐渐改善,然后以主力西移,打开淮南局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能取胜是最重要的,显然粟裕的意见是符合实际的。

图片

华中军区致电军委陈毅,报告淮南不利于作战,决定以6旅16团配合地方武装坚持游击战争,其余5旅和6旅18团、皮定均旅均北撤淮安、宝应地区待机。

陈毅致电中央,建议粟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并说张邓谭粟舍不得苏中,以主力在原地打转,实际上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重要,此前道理讲过多次,讲不通,现在粟裕在海安、东台再打几个胜仗,恐仍不能退敌,值得考虑一下。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改变战局,打胜仗才能退敌。淮南在全局比苏中重要从哪论的?作战便利?还是人民支持或经济因素?陈司令这是告了华中一状。

8月2日,军委致电粟裕张邓、陈宋,询问主力休整和补充情形如何?一个月内在苏中再歼敌2个旅是否可能?如能在8月歼敌2个旅,南线情况即将改观,那时粟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军委倾向于支持粟裕的意见了。

陈宋致电张邓谭并报中央、刘邓并告,认为全军战略仍应向西向南,不宜在东面贪念。陈毅、宋时轮坚持自己意见,再次强调华中主力去淮南作战。

陈宋上报军委,当前之敌一为桂系,一为蒋5军,一为薛岳部99军(不久前在苏中被歼灭其99旅)、60旅,均系硬货,决心消灭泗县桂系7军172师2个团,调动其援军逐次消灭两三个团,并下达了攻击泗县的命令。军委没有批复,陈宋为何就开打了?

8月3日,军委收到陈宋7月31日打泗县电文,复电指示,凡只能击溃不能歼灭的仗不要打,主要主力在手,总有机会歼敌,过于急躁之意见并不恰当。这里军委批评的,不是陈宋要打击溃战,而是他们沉不住气,不能忍耐待机,一看北面蒋军不好打,就要去打南面桂系。

8月4日,军委致电陈毅、宋时轮,指示叶飞、赖传珠1纵南调决定不变,粟裕部是否调动各有厉害,待考虑再告,认为陈宋有5万机动兵力在手,只要耐心、不性急,总可找到各个歼灭敌人的机会,除了灵璧、泗县之敌分散孤立外,双沟之敌再向东进,就可找到打好仗的机会,如能打三四次歼灭仗,每次歼敌两三个团,就能转换局势,并询问攻打泗县结果如何。电文中还说明,由于收发电报慢,之前他们的电报收阅迟了。军委因为接到陈宋的电文晚了,得知他们决定打泗县后,才询问战果如何,并指出应忍耐待机,待中路之敌再进就有机会了。

8月5日,粟裕复电军委询问并告陈宋、张邓谭,说主力各级战斗组织已整理就绪,疲劳亦已恢复,兵员补充续增,在5旅增加到苏中的条件下,8月内再歼敌人2个旅是有把握的。如5旅不来,仅以现有兵力作战则感到吃力,对9月份战斗也将有影响,且苏中局面不能得到较快好转,因此斗胆直陈,坚决要求5旅和特务团仍东调参战,以期早日改变苏中战局,以使主力西移,否则淮南、苏中均成僵局,对整个战局不利。粟部3万多人,一个月再歼灭2个旅,这个任务有点重,因为是全歼,不是靠打消耗战后报歼敌多少人。后面就知道要歼灭国军1个正规旅有多难。

8月6日,军委复电陈毅,认为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再打一仗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也将早日跟随西调。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无论胜负,然后西调,各方均无话说。中央考虑同意粟裕意见,并告知陈毅。

参加泗县战役的是山野2纵、7师、8师和华中野9纵,共7个旅19个团,打桂系在泗县的7军172师2个团,符合以少胜多的原则,应该是有把握的。只是当时正值暴雨季节,泗县地区河多沟深,部队在齐腰深的水里艰难行进,拉炮的车无法跟上,弹药也大多受潮,部队相当疲劳。

图片

张震率华中野9纵开进时,受暴雨影响,4小时才走了7里路。他将情况发电文报告了陈毅宋时轮,并通报了2纵和8师。8师从鲁南长途跋涉去淮北参战,路途更远。

此后,张震又与山野参谋长宋时轮通电话,提出现在这种情况,是否此仗可以不打?宋时轮认为,如果拖下去等北面敌人过来,就更不好打了,坚决要打。宋参谋长也是铁了心了。抓战机是一回事,是否是良机又是一回事。

张震认为敌人以逸待劳,我们在泥泞里奔波后去攻城,此仗没有把握,考虑后直接发电给陈毅,建议暂不攻击泗县,但一直未接到回电。陈司令为何不回电?因为他把战事指挥都委托给宋时轮了。

图片

8月7日下午,攻击泗县的战斗打响。9纵的79团和81团参加城西和东南的阻援,只有3个团参加攻城,从东面进攻。张震以77团从东关攻东门,75团从城东南角攻城,一部兵力向南攻击,73团进攻东关三里湾之敌后转为预备队。

由于连日下雨,泗县护城河暴涨,四周积水很深,原来准备的攻城器材失效,战士们靠泅渡进攻,被敌火力封锁,仅有一部突上城墙,但被反击下来,伤亡严重。泅渡攻城,进攻速度多慢可想而知,差不多就是敌人的活靶子。

8师从城北攻击,他们善于爆破,以5个营兵力连续爆破,不到10分钟就突破了北门和西北门攻入城内,与守敌展开巷战,但未能发展打通2个突破口的联系,又缺乏后备队和炮火支援。8师攻城还是有一套的。

桂系守敌善于防守,拼死抵抗。

天亮后,桂军以猛烈炮火轰断城内外联系,先对突入西北门的2个营连续攻击,8师部队没有工事依托,伤亡惨重,阵地失守,伤亡和溺亡的很多。

桂军又集中炮火、飞机轰炸加步兵攻击北门8师2个营,该处部队经顽强拼杀守住了阵地。

当晚,8师投入3个营的预备队入城接替,但因力量不足形成对峙。机会挺好,就是攻城兵力弱了,无法扩张战果。

9纵在城东连续攻城也未奏效。2纵因河水阻隔,无法攻入西门,也无法支援北门。大雨大水的影响确实很大。

陈毅深夜2时接到8师报告,非常焦虑,派宋时轮去前线处置,同时发电询问具体战况。

9日,桂军一部从五河增援,被7师击退,但更多援敌正赶来。

上午,桂军集中兵力向8师反扑,占领了北城门楼,切断了8师入城部队的后路,情况危急。担负阻援任务的2纵、7师等部也为大水阻延,无法迅速增援。8师攻入城的部队被包围在里面了。

中午,赶到前线的宋时轮召集8师和9纵干部研究情况,决定救出城内8师部队,然后撤围。9纵77团参加策应8师城内部队突围,75团求歼城东北八里桥之敌,当晚在强攻八里桥的战斗中,75团团长张永远中弹牺牲。

当晚,陈宋令8师撤出,主力转至睢宁以北休整。

由于泗县攻坚受挫,伤亡很大,打了一个消耗战,部队情绪受到很大影响。

张震认为:此仗失利,客观原因是大雨导致部队机动和转移困难,弹药受潮失效,电话难以架设,译电又慢,无法及时沟通情况;战役指挥上,兵力不够集中,特别对攻击重点使用兵力单薄,作战准备不够充分,对7军的作战特点也缺乏研究,对其防御能力估计不足。

8师损失很大,士气严重受挫,干部战士讲怪话的很多。有的说:上级老说要集中兵力,临到打起仗来,却让敌人两个打我们一个。当时参战的有20来个团,但攻城的部队只有6个团,还要分一半去打外围据点,这个布置看来很差了。城内2个团防守,每个方向都只用1个团,共3个团去攻,结果自然不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