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学方法——读《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二)
DUSHU
读书
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当作作者思想的跑马场,
而是要把自己带到思想的远方。
MINIMALIST
——成尚荣
为什么要重构教学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以下简称“《报告》”)第二部分“教育革新”第3章“团结合作的教学法”中指出,“我们对教学和促进人权做出了一个基本的承诺,意味着我们必须尊重学习者的权利。”《报告》认为,“尊重人的尊严,意味着教育要教会人们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或如何思考。这表示,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让他们自己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是丰沛的。”事实上,“尊重学习者权利”和“教会人们进行独立的思考”仍然是今天教育需要不懈努力的工作,尤其是后者。
《报告》认为,“学习以真实性(理解所学内容与我们居住的世界的关系)和适切性(理解我们所学内容与我们的价值观的关系)为强大动力”,并基于此提出重新构想教学方法——团结合作的教学方法。“团结合作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合作和团结为基础的几种可能的教学法,包括写作、跨学科、提出问题的教学法,珍惜并保持多样性的教学法,鼓励学生摒弃偏见和分歧的教学法,疗愈不公正多带来的创伤的教学法,以及运用有意义的评价发挥教学优势的教学法。
这是站在人类命运高度的思考,对当下的教育教学极具指导性。
一是关注价值追求。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超越国家、阶级立场,教育首先应关注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因为“同理心作为一种关注他人、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连同道德一起,是正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体到学校教学中,“教学应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知识自由,这就包括允许学习者犯错和从错误中学习。这些环境有时甚至是混乱的,而允许和支持这种学习环境,对于发展真正的理解、同理心、伦理框架,以及接纳和认同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给我三点启发:“知识自由”,即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程序性知识”,不局限于“事实性知识”,不盲从于教师、教材。“允许犯错”,即“学习”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试错”的过程,“犯错”是“学习”的题中之义。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一味追求“正确”的回答。“价值观教育”,即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展真正的理解、同理心、伦理框架,以及接纳和认同不同的理解和观点”。这是当前教育严重缺失的部分,也是通过教育化解社会戾气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教学应欢迎学生加入教育的共同体,帮助他们发展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尊严的能力。”
二是坚持开门办学。连续三年,且仍在肆虐的新冠疫情,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性与相互关联性。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不确定的世界给人们带来新的问题和机会。因应这些变化,我们要打开学科之门。“许多具有高回报率的教育形式,都产生于超越明确的学科界限、不断通现新思想的充实的环境中”,《报告》指出,“教学法需要反映跨学科性,因为地球上的问题和谜团也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学科界限之内。”这两句话浅显而深刻地阐述了“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那么如何做呢?《报告》给出的策略是,“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把世界将继续变化的意识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当中。提出问题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加入需要发现和合作的项目、倡议和活动中来。”“关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项目,可以让学生落脚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是多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积累知识,锻炼洞察力,发展读写能力和有意义表达的能力。”对人们普遍担心的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中的知识学习问题,《报告》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通过强调如何共同发挥自主性,强调知识自身的多样性和相互交织的向度,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得以扩展。项目式和基于问题的方法不会减少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而是将知识放在动态和应用的领域中。”我们要打开学校之门,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报告》指出,“服务式学习和社区参与减少了教室与社区之间的隔阂,使学生能够质疑他们的假设,并将他们与超越自身经历的更广泛的系统、过程和经验联系起来。学生脱离家长式专制的桎梏、乘持谦逊精神服务于社区,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与可能生活在不同境况中的人打交道的时候。”
三是注重评价导向。《报告》指出,“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评价是一个自然地过程,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面临的挑战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的实证观察。”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效的“晴雨表”、推动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如何做好评价?“衡量和评价,对于人们理解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但其指标必须是适当的、有意义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私人家教——通常被称为'影子教育’——的全球扩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狭隘地关注有限的教育成就(通常强调短期回忆和低阶认知技能)的衡量标准会如何削弱有助于学生实现更丰富的个人和社会目标的必要课程”,《报告》认为,“所有的评价决策都基于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必须与它们所遵循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法的设想协调一致。”针对高厉害性考试常常破坏人的成长规律及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报告》特别强调,“我们必须顶住压力,抵制把具有高度厉害关系的考试制度推向年级越来越低的学生这一做法,因为这会限制学校和教师的教学选择,加剧竞争,减少学生合作和共建的机会。”
《报告》这一部分的信息量巨大,还包括教学关系问题,学生在幼儿、青少年和高校等不同阶段的教学法建议。“人类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进行的。”“教学是关系性的。”“教学总是发生在一个新兴的、内在异构的、始终处于建设之中的时空里。”“幼儿能以改变世界的方式见证这个世界。成人很少能以孩子的方式重新看待事物。”“年轻人往往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他们能敏锐地意识到成人的虚伪。”这些判断,都给人以深深地启迪,促使我们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深入反思。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团结合作的教学法,旨在倡导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能力,以促进人类和谐发展。阅读《报告》,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们不能真正预知未来,但通过教育可以“教会孩子保持应变能力和心智平衡,保持火炬不灭和热血不凉。”
盐读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