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的哲理
今日入伏。人们不得不随着季节进入伏天之中。未入伏时,人们谈“伏”色变,似乎伏天是炼狱,不好打熬的。不过,看今天人们的起居,好像并不以为然。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抱以平常心就是了。大街上照样人来人往。
“伏”,字典解释云:1、趴,脸向下,体前屈;2、低下去;3、屈服;4、隐藏。等等。“趴、低、屈、隐”为“伏”。联系“三伏”,这就是说,天气太热,容易中暑,还是趴在家里,隐在清凉的地方比较好。古人早就告知,今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观念变化的原因。你叫我趴着,我偏偏站立起来招摇过市;你叫我藏着,我偏偏要现身于大街小巷之中,露脸于光天化日之下;古时候要求“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现在我偏偏要穿一个超短裙或超短裤出来,不仅要露脐露皮,半个屁股露出来也在所不惜;过去讲“三从四德”,恪守礼法,今天偏偏我行我素,老娘我高兴了赏你一张笑脸,老娘我不高兴就啐你一口唾沫。时代变了,画风变了,伏天的一切美好都掺杂了太多的社会情绪,于是,外向者张狂,内向者抑郁,就成为了当今社会大众的通病。
其实,“伏”这个字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的。我们的老祖先之所以把“伏”字运用于暑天,其中就包含了令人钦佩的人生智慧。古往今来,人们都不愿意过夏天,天热难熬,再加上蚊虫叮咬,真的就如炼狱似的。但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使然,自然使然,天道使然。如今虽热,但是好过古时,甚至好过几年前、十几年前、几十年前。在我的印象中,有空调不过二十年的光景,享受电风扇也不超过四十年去。再早,四十年前,我老家农村甚至连电也没有,晚上还是点的煤油灯照亮。到了夏天,天也是这么的热,动不动就一身臭汗,乘凉的方法只有拿个芭蕉扇猛搧。想洗个澡也没有现在方便。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吃的水都是从二里地外的井里打回来的。尤其是晚上,你得拿扇子一直不停地搧,你不搧,就热;你不搧,蚊虫就咬。结果,一晚上,热得睡不着,蚊虫咬得睡不着,搧扇子累得睡不着。等好不容易合上眼了,那边也鸡叫天亮了。所以,比较起来,现代的人还是很幸福的。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现代的人反而觉得幸福指数很低,天天吃饱了骂娘,无事生非。看看古时候,在那样的环境下,人们还自得其乐呢。唐朝的柳宗元在《夏昼偶作》中调侃道:“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在南州待着,潮湿闷热,汗流浃背,应该是很难受的,但是柳宗元却说“醉如酒”。这里柳宗元可能真的喝酒了,也可能真的有点醉了,但喝酒却挡不住闷热的,也许会越喝越热,越喝流汗越多,越喝越难受的。现代的人喝酒都会找个凉快地儿喝去,没有空调的饭馆是不会有人进的。那时的柳宗元上哪找空调去?但是在柳宗元的诗中,却丝毫不见有难受的迹象,倒还觉得可乐有趣呢。喝多了,自然就想瞌睡,于是打开北面的窗户,让进一丝凉风,准备好好睡一觉。这个时候,四周静悄悄的,没有多余的声音,只有山童隔着竹窗在敲茶盅。敲茶盅的响声自然影响睡眠。柳宗元没有责怪山童,因为小孩子吗,淘气玩耍是天性。他倒觉得孩子是活泼可爱的。柳宗元不愧诗文的一代宗师,在那样应该是很让人难受的情况下,都没有开骂,这气度,这胸怀,这雅量,真是让人敬佩之至。现代人,你做得到吗?
和柳宗元同时期的诗人白居易在《夏日》一诗中说:“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在此诗中,诗人说“无热”,现代人或许不信,因为天热热大家,不会有人幸免的。在当今有空调电扇的情况下,还天天吵吵太热,古人无有乘凉设备还不热死人啊?白居易之所以说“无热”,并不是天真的不热,而是他做到了“心静自然凉”。后两句说“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其意思就是,你心中装着事情放不下,担忧、烦躁、抑郁,那么,你即使一天不出门,也跟出门一样感到热。现代人之所以动不动就骂娘,就是因为名利思想太盛,一旦稍不如意,就大动肝火,如此,还怎能不感到热呢?学学古人,把名利看轻,减少一些欲望,自然就感到“无热”了,即使大太阳白花花的直射下来,你的幸福感也是源源不断的。
当然,有人好动不好静,喜欢逛街,喜欢出游。有的人是为了看风景,夏天的风景也是别具一格的;有的人是为了看女人,女人也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夏天的花开得最美的,可能就是荷花了。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就写出了夏天的荷花那美丽迷人的景色:“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人观荷赏荷,能观出诗情画意的会有几人呢?顶多看到荷花,惊叹地来上一句:“啊,真美啊!”究竟美在哪里,又有几个人能说得清道得明的呢?杨万里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诗句不多,一个“碧”,一个“红”,就把莲叶的铺天盖地之多,荷花的别具特色之美,画龙点睛,给勾勒了出来,让人叹为观止。能写出诗情画意的才叫诗人,只能发出“啊”的感叹的那叫傻子。既没有诗情画意,又不会发出“啊”的感叹,只会一味地把眼光往女人的裙底下钻,那就是色魔加流氓了。
“伏”的意境就是静,伏着,趴着,隐着,心静了,没有烦躁了,自然就感到凉了,在柳宗元和白居易的诗中,突出的其实都是静。抛去一切烦恼,在大夏天感受到的也是快乐。杨万里选择了出游,但是在他的诗中,却写了美得炫目的静景,以静景衬托了他的心静。然而静中又有动,“莲叶”的“接天”,“荷花”的“映日”,写出了动感和生机勃勃。这就是说,静不等于不动,更不等于死,看似静止,却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这就告诉我们,“伏”静中有动。有时候静是为了整装待发,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能由静而动,出奇制胜。这就是“伏”的哲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蹦高之前,都要先蹲一下。蹲一下的目的就是为了蹦得更高。而这个蹲就是哲理中的“伏”。“伏”是酝酿情绪,增加爆发力,不“伏”就没有高度。蹦起来之后要落地的时候,还要蹲一下。这个“伏”是为了缓冲,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同理,我们在工作中,有时需要低调,低调就是“伏”。懂得“伏”的人,才不会遭人嫌,才会明哲保身,才不会作为出头鸟被人打掉。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有一个谋士,三人谋略相当,只因为其中一人善于“伏”即低调,结果笑到了最后。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吴国的周瑜血气方刚,不善于隐藏机锋,年纪轻轻的即走上了黄泉之路;蜀国的诸葛亮,智慧过人,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虽号称“卧龙”,却一辈子不“卧”不“伏”,最终被活活累死,连杜甫都为他悲叹,“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魏国的司马懿善于隐藏机锋,装疯卖傻,又不计较当下之得失,所以三国之后,司马氏的晋一统天下。“伏”不是窝囊,也不是委屈,因为窝囊是假的,委屈是暂时的,而“伏”却是放长线钓大鱼。这就是“伏”的哲理。
走向田间,我们会看到青纱帐在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此起彼伏,才意味着有风;有风,才不会让人感觉到那么闷热。看到眼前景象,我们会体会到,是三伏天的热让庄稼快速地拔节生长。虽然人们停休了田间管理,但是庄稼的生长夜以继日,一刻不休。这就是静中有动。待到伏天尽了以后,我们会欣喜地看到,迎接我们的是秋季的大丰收。没有夏天的“三伏”,哪有秋天的累累硕果;没有静态的孕育生命,哪有丰收季节的欢乐律动?一“伏”一起,一静一动,一弛一张,形成自然的生命循环,才使得天地之间蓬蓬勃勃,欣欣向荣。这就是“伏”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