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太上忘情——【轻煮●细品●生命】【21】
843550

太上忘情——【轻煮●细品●生命】【21】

新用户97560OBk新用户97560OBk2023-08-07 10:39:470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

【太上忘情】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中蕴含着人生之真正意义,欲想分辨,却不知如何表达。语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人从自然之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之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之恬淡心情。

“忘言”,非是把要说的话给忘了,而是默默的体味它的意思,不好用言语来表达。“太上忘情”的忘情,亦有如此意味。

“太上忘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太上忘情,并非无情。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

所谓太上,是最高明之人,是圣人。“太上忘情”,非是无情,而是有情,可是有情却又不为情所牵,不为情所困,把情处理得豁达洒脱,却把它放到好像忘了的层次。

俗语道,“天地无情,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一个“情”字,令无数英雄竟折腰,醉迷其中,不可自拔。

对于“太上忘情”,最好之解读,应该还是佛家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之核心智慧,亦是佛之最高智慧,传惠能闻此言而顿悟。

“无住为本”之概念出自《维摩诘经》。住即缚,无住即“无所系缚”之意。一般而言,人之本性是“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修为上,则要求修行者在每一时刻,于一切法,心上无所住,即远离一切系缚。但凡一念有住,则念念有住,即为系缚。

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比如镜子,无物所照时,如如不动;有物来时,笑脸来则照显笑脸,恶脸来则照显恶脸,不会因杂乱现象而使镜子失其本来之清净。正如庄子所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万物皆由情生,太上无情非无情;万物皆由欲起,太上无欲非无欲”。“太上无情”的真义涵盖二层,其一,真正的圣人有大情大爱。“我待万物皆有爱,我见众生以悲悯”;其二,真正的圣人,不拘于小情小爱,不执于相,不执于我,“见相不着相,对境不住境”。

“太上忘情”,应该是属于形而上的。正如哲学,周国平说过,“没有哲学色彩的人一生总免不了受束缚于种种偏见——由常识、由他那个时代或民族的成见、由未经深思熟虑而滋长的自信等等所形成的偏见”。

体悟了“太上忘情”,可以让我们站在上帝之视角,拥有宽广之胸怀,理解和包容不完美的自己、他人和世界,不再纠结于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不再为名利之一时的得失而痛苦,真正的达成和自己、他人及世界的和解。

“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真正的太上忘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风轻云淡,包容万物,优雅自得,自在自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