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高树蝉声入晚云,古诗里的蝉声,唱出人生悲欢
843712

高树蝉声入晚云,古诗里的蝉声,唱出人生悲欢

绿窗花影绿窗花影2023-08-08 09:48:580

文/绿窗花影

在烈日下,晚风中,响彻云霄一般的乐曲,从四面八方纷纷传来,那是夏天的精灵,蝉儿们在高声鸣唱,仿佛倾尽了一生的激情。

蝉声如雨的盛夏,一起来欣赏咏蝉的古诗。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阵阵蝉声里飘散着他的闲情逸致。王摩诘,终年茹素,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如同世外高人。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托物寓意,彰显人格的力量与美感。体现出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没有高度自信,与卓尔不群的才华,写不出如此得意之作。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树无情而人有情。蝉的悲鸣,诗人当然懂得。诗中有些悲伤的情绪,却也感染人心。大抵是托物言志,流露郁郁不得意之语。

李商隐的《蝉》,是一首经典好诗。唯其真实,更能打动人心。

然而天底下的悲喜,并不相通。至于无情无常,翻云覆雨,也属正常。

诸多的世态炎凉,人间凉薄,在花好月圆,春风得意之时,是容易被忽略的,只有在伤心落魄之际,才能深切体会到个中滋味。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大抵都是自我慢慢消化,所谓冷暖自知,悲苦自渡。

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通俗易懂的诗,自然也是好诗。贵在真切传神,妙趣横生。天地万物,仿佛赋予了情感,蒙上了浪漫主义色彩。寻常之景就不再寻常。

晚唐诗人雍陶的《蝉》,算不上经典之作,读来却也别具一格。

高树蝉声入晚云,

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

每到闻时似不闻。

雍陶的《蝉》,与唐朝诗人来鹄的《闻蝉》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听蝉而愁。

绿槐阴里一声新,

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

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听蝉,风吹过翠色的树丛,蝉声一浪高过一浪,热闹喧嚣之极,明明很令人兴奋。怎么会听出愁绪来呢?

写诗,一般都是寄托情怀。只有失意的人,才会写出失意的作品。雍陶当时的情形,可能是被科举考试深深困扰。

他曾屡试屡败。由于落第无奈,他只好长年漂泊在异乡。羁旅之苦,壮志难酬,困顿落魄,处境堪忧,种种情思牵牵绊绊。

他在蝉声中听出了忧伤与愁绪。奇妙的是,蝉声也在慢慢平息他的愁绪。诗人不由得盼望,什么时候我们都能轻轻松松,无事一身轻?不受俗世功名利禄的羁绊?

世间事纷纷扰扰。你越在乎什么,什么就来折磨你,你就会越痛苦。只要放下内心的执念,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闲愁淡绪。

诗人来鹄的遭遇,也是屡试落第。难免有怀才不遇之感,也曾辗转飘泊,尝尽羁旅之思。因而,敏感的心灵,也会被一声蝉鸣而惊动。惆怅如雾也似的,弥漫心海。

蝉声响起,有人欢喜有人愁。拂不去的是心底的感慨。

人生的路,总是这般坎坎坷坷。有成功也有失意,风雨兼程。走过去,就好。总有云开日出的一天。

另外,雍陶曾写一首《题情尽桥》,很有意思,在此也欣赏下。从诗中可见,他蛮洒脱的,很看得开。世事浮云,情事缠绵。唯有看透,方能自在。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