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桃花源和江湖,文学美化的外衣下藏着什么?专家:其实类似黑社会
843812

桃花源和江湖,文学美化的外衣下藏着什么?专家:其实类似黑社会

浩然文史浩然文史2023-08-08 16:27:410

并星标我们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五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跟今天的现代国家管理的高效化不同,古代的中国经常存在一些地区,政府管理不到。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和人们心心念念的江湖。那这些地方是怎样形成的?官府为什么管不着呢?

一、化外之地

中国古代,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早期,因为国家治理能力有限,总有一些无法纳入国家统治或者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在春秋时期,两国边界处常有这种地方,那就是隙地。

如《左传》中说,宋国和郑国之间本来存在一块隙地,两国曾经达成协议,双方都不侵占这块地方。后来,宋国内乱,一支贵族逃亡郑国,郑王便把这支贵族安置在这块隙地上,结果引发两国战争。最后,两国签订和约,继续维持双方都不占有此地的约定。

既然两国都不管,这就意味着生活在这个地区的百姓,既不用上户口,也不用纳税,不用服从任何政府的政令。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大分裂时期,战乱不休,很多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逃到山林或者边境地区,这就形成了一块块大大小小的不服王化之地。逃难的不光是各国老百姓,甚至还有世家大族,他们不愿意屈从于任何一个政权。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就是对这种化外之地的美好想象。

桃花源

不止战乱年代,哪怕是在统一王朝里,也存在这样的地方。唐朝天宝年间,江西采访使节上奏说,当地距鄂州崇阳县600百里处,有一个叫“梓洞”的地方,那里生活着2000多户人家,不受政府管理,希望政府能管管这个地方。官府接到诏书后,便在此地设置了唐年县,就是今湖北省崇阳县西南。

就算到了距今只有四五百年的明代,仍存在这样的地区。明成化年间,湖北荆襄一带,山林深险,各地的流民和僧人等,都逃到这里,用暴力强行在这里建寺院,立田产,当地的官员都不敢来征税,也不能给他们派遣任务。很明显,政府对这些山区的控制依然十分薄弱。

哪怕是到了民国时期,在一些山势险峻的地方,往往聚居着大量的土匪,甚至一些土匪势力极大,还有大量的民众前来投奔,祈求庇护。

那么,是什么导致中国古代长期存在这样的地方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大山腹地,丛林密布。生活条件虽然恶劣,但是自然资源绝对丰富。土地开发难度大,农业发展有限,但提供了多样的生计方式。对于官府而言,要开发这些地区,就需要花大力气,投入巨大的开支,往往得不偿失,因此选择性地放弃。

在统一的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往往是一些被视作蛮族的人群。政治黑暗时,一些百姓会进入山林,融入蛮人,躲避徭役和赋税。到了战争年代,就会有大量的汉族百姓涌入山区避难。

南蛮孟获

当然,即使在和平年代,这里也有人光顾,那就是亡命之徒,他们都不为正常社会所认可,所以落草为寇,以侠义为名建立一个共同体,他们称这样的地方为“江湖”。

二、化外之地与秘密社会

这种化外之地往往是中国诸种社会动乱的策源地,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动乱,大多起源于这样的地方。这里也很容易容纳新生的社会力量和新的社会思想,例如,一些不被社会认可的会党和宗教教派。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着一些与正常社会迥异的秘密社会。我们可以把其理解为武侠小说中的“江湖”。

《倚天》中的明教,就是一秘密宗教

早在元代,湖北西北地区就有大量的异端宗教活动。元代地方官曾向上级汇报,当地有一个袁普昭的僧人,自称“无碍法师”,自己住的寺庙为无量寺,开宗收徒。政府将其视为异端,并抓捕袁普昭,但没有消灭这股秘密宗教势力。到元末大起义时,当地纷纷响应,都是以“烧香礼弥勒佛”为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信过弥勒佛,当过和尚,参加过反元起义。

元末朱元璋当过和尚

明代建立后,对这一山区封山处理,禁止流民进入。但到了明中后期,由于法令的松弛,这里又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自然也成为了像白莲教这种秘密结社频繁活动的场所。

白莲教作为一种秘密社会的典型,教徒们以官方和世俗不认可的异端宗教为信仰,在宗教的吸引下,形成了一种结构松散、但是内部凝聚力很强的团体。他们大多以师徒关系而维系社会关系,安排社会生产。化外之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空间。

白莲教在影视剧中常以反派面目出现

文史君说

中国古代政府是以道路维护统治的,道路体系之外的空间,形成了向正规体系挑战的一个集团,这样的地方就是“化外之地”。这里的地理环境极为特殊,所以,官府的统治势力很难深入其中。正因为这样,这里能为流民提供庇护,也能容纳正常社会所不容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思想,形成了一个个反政府的秘密社会。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些秘密社会与现在讲的黑社会,是差不多的意思。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往往就是从这个区域发生的。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由于政府统治能力不断增强,这些化外之地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监管力量也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