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墓在河南出土,真实面目被揭开,竟然被冤枉了近千年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红颜祸水”、“女色误国”的说法,古人常把丢失江山的罪过归咎在女人的身上,像流传了数百年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就让陈圆圆背上了“红颜祸水”的骂名。
还有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被称为“四大妖姬", 她们个个美若天仙,妩媚动人,一国之君为博她们一笑,不顾江山社稷的安危,最终倾城亡国,美人们也因此也留下了“祸国妖姬”的骂名。
尤其是妲己,她“千年狐媚”的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连狐狸都背负了千古骂名。直到妲己墓在河南出土,真实面目被揭开,才发现原来我们冤枉它近千年。
-1- 纣王
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是帝乙的小儿子,由于兄长微子启和微子衍的母亲地位卑贱,而辛文武双全,又有远见卓识,能力远在两位哥哥之上,最终成为了帝乙的继承人,继位成为了商王帝辛。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评价过商纣王:“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其实商纣王是一个文武双全,才思敏捷,还有辩才的人。他也是一位开疆辟土的君王,他继位后,一直在扩张领土,把古代中国的疆域扩展到了江淮一带,国土面积也扩大到如今的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所以商纣王并不是一无是处,只知享乐的昏君。
像商纣王的70多条罪状,有一多半都是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添加上的,战国时添加了20项,西汉添加了21项,到了东晋又添加了13项。毕竟商纣王作为反面教材,罪过越多,越夸张则宣传越到位。
而且这些罪状也是越写越夸张,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只写了纣王自焚的鹿台,没具体写多大多高,写《烈女传》的刘向后来补充:“纣为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汉朝的千尺相当于现在的200多米,到了晋朝皇甫谧又夸张地说“鹿台高千仞”,古以八尺为仞,相当于1600多米。纣王为了淫乐,居然建了一个1600多米高的鹿台。
即便鹿台是为了向大家展示商纣王的暴政,也太过夸张了,但数千年来也很少人质疑这个问题,大家更在意纣王有多残暴、荒淫。
-2-妲己
史书中对妲己的描述极少,《国语·晋语》中记载: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进攻,首领只能选择屈膝投降,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在河南妲己墓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妲己确实是商纣王攻打有苏国时的战利品。
在《帝王世纪》中也有记载:“帝辛二年即纳妲己为妻。” 也就是说商纣王在得到妲己后,纳她为妻。
从此可见,妲己不过是有苏部落的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如果没有商纣王带兵攻打有苏部落,她可能终其一生只是个平凡女子。但她为什么后来会被妖魔化,成为了千年狐媚呢?
这还得从汉朝时刘向的《烈女传》说起,书中说妲己是个十恶不赦的女子,她唆使商纣王建立酒池肉林,还发明了极度残忍的炮烙之刑。
但汉朝距离商朝年代久远,刻画的这些人物和事件都有创作的成分在,而且《列女传》的创作背景,是汉成帝与赵飞燕姐妹整日在宫中嬉戏,而不理朝政,作为光禄大夫的刘向看不下去,又不能明说,只好搜罗古代那些贤后贞妇兴国保家的故事,以及祸国妖姬魅惑君王,倾城亡国的事,以古讽今,目的是想让汉成帝明白,贤妻可以兴邦,而妖姬则会灭国,于是写成了《列女传》。
所以刘向把妲己写成祸国妖姬,肯定是有些夸大其词的,甚至把商朝灭亡的大帽子直接扣在了妲己的头上。他还引用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妲己的一句话“(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创作出了一个魅惑君王,唆使他整日在酒池肉林中纵情享乐、不理朝政的一个鲜活的妲己形象。
-3-狐狸精
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了"狐狸精"一词,那时候并不是贬义词,而是男人们幻想的一种美丽妖娆、十分魅惑的女性形象。
在唐朝时期,因为武则天一个女人把持朝政,骆宾王愤而写就《讨武檄》,从此之后"狐媚"就成了魅惑君主的女人独有的标签,妲己、褒姒、赵飞燕姐妹,通通被贴了个遍。
到了明代时,许仲琳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更是把妲己彻底妖魔化了,说妲己是千年狐狸精,在她的魅惑下,商纣王对她言听计从,最终倾覆了天下,从此妲己的形象就与狐狸精绑在了一起,也不知是狐狸害了妲己,还是妲己害了狐狸,一人一狐绑定在一起,共同背负了祸国妖姬的千古骂名。
但从河南出土的妲己墓可以判断,妲己只是个美人罢了,她当初只是商纣王的一个战利品,甚至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
至于她有没有害得商纣王倾城亡国,结合商纣王文武全才,又有远见卓识来看,妲己即便有美色,也不足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亡,顶多像杨贵妃,间接地造成商纣王贪恋美色,疏于朝政。
妲己是不是被冤枉的,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但狐狸肯定是被冤枉的,就这样背负了千古骂名,被我们冤枉了近千年!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