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行走丨杜甫草堂
843963

行走丨杜甫草堂

昵称45109175昵称451091752023-08-10 10:55:510

步行至古色古香的厚重之门,踏进草堂,一股清幽之气迎面扑来。是文化的蕴藉,历史的气息,还有诗人的婉约浩荡之气。是我喜欢的雅致之地,幽绵之境。草堂游人疏寥,若有若无的古筝曲丝丝缕缕地传来,更添静雅清宁之美。我来得正是时候,黄昏时分,是草堂最宁静最有味道的时候,美不可言。草堂多以红褐色为基调,无论是古朴仙阁还是秀朗亭台,都厚重浑然,或正或侧静静的端立于一隅空间里,显得肃穆庄严,古朴典雅。以工部祠等建筑为轴,两边是对称的回廊,再往里走,有萦回流水,石头小桥,秀颀竹林,幽谧的长廊蜿蜒伸展,说不定在旁侧就会又忽然旁逸斜出一条小径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别有洞天之感。

环顾四周,无论哪一处都是诗意所在。就说那篱栏吧,很多都是用木头建成,以其不规则的木条形显示出美感来,很原始,很诗情。草堂里随处都可看到诗,或把长诗雕刻于碑上,或把诗句大书于竖幅,或写诗配于图中,或联诗题于门楣,还有那墨色的竹,细瘦的树枝,弯曲成极其自然的线条,衬着天空,纵横有致又婀娜万千。

在这万绿丛中,盛开着几树不知名的粉艳花朵,一簇簇绽放于树枝之上,旁边衬有已经泛红的树叶,“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感赫然眼前。就仅仅这些草木,像极了水墨画,每一工笔细描,每一粗线勾勒,无一不显示着诗的性灵与优雅。还有诸多木桌木凳,看似不经意的随意闲置,透露着诗的雅致闲情。仿佛真的看到诗人们在此处喝茶下棋,饮酒作诗,其乐陶陶的和悦场面。

最让我惊喜的是看到一大池荷花,硕大的荷叶舒展着蓬勃如裙,深翠荷叶间亭亭几朵疏落的荷苞,含羞待放中,细长的茎托着粉嫩的花骨朵,出水芙蓉般的清雅。荷塘面积不小,荷叶挤挤挨挨紧密簇拥在一起,虽没有苏轼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浩渺,却小家碧玉般仿佛托起了一个巨大的梦境,煞是好看。只是很遗憾看不到它们盛开之景。

途中还遇到几只大小不一的猫咪,都很胖,有的寂寞于草丛里,有的奔跑在树林间,还有一只小家伙正忙着穿过那座亭苑,无论怎么呼唤,都不肯驻足,不肯回头,转眼就不见了。在我眼里,连杜甫草堂的猫咪都那么与众不同,步态更为优雅,神情更为安详,回首顿足间竟也荡漾着浅浅的诗意和温情。行至一草屋前,让我想起杜甫的那首“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落魄与不堪。当时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建起一座茅屋,却又在八月的某一天,被大风所破,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人们深重的灾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我仰慕杜甫的精神境界,我愿意到此处来缅怀一下诗人的风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诗人都曾踏足过,这里的一方天空曾被诗人驻足仰望,或许,这里的某一参天古木也曾被诗人凝视和抚摸过,他的一些诗句就在此酝酿,也曾挥毫泼墨写下千古之殇,之豪情。我愿意想象,就在这某一处的幽幽竹林中,诗人清癯瘦骨的身影是怎样定格在深邃时空里,吟念着高远的诗句,奔涌着万千诗情。其情,风雅了千古,其诗,浩荡了人间,其境界,荡涤了历史尘埃。

我喜欢杜甫草堂,一个我深爱诗人的家。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