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古诗词日历 | 白居易《池上二绝·其一》
843977

古诗词日历 | 白居易《池上二绝·其一》

新用户3167a8id新用户3167a8id2023-08-10 12:54:470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两位山僧对坐下棋,竹林一片清幽,浓郁的林荫遮盖了棋盘。

隔着竹林看不见人,却时常听到他们落子时的声音。

注释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下子:放下棋子。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池上诗。池上诗,共二首,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就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两首诗的写作基础空间都落在“池上”二字。下棋是在“池上”展开的、偷采白莲也是在“池上”展开的。诗人赋予了“池上”静谧而诗意的寓意。人要有怎样的一种空灵的境界,才能写出如此大静之作来呢?是心静?心净?还是心境?只听见棋子的声音,却不见人。隔着竹林传来的这一声声落子声,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是的,是从佛家的世界传来的,因为首句说了“山僧对棋坐”。隔着一片竹林,就是隔着一个世界。那是一个与世无争,内心静谧,悠闲自得的佛家世界。而竹林这边,却一片喧嚣、人来人往、热热闹闹,是人间的名利场。这其实不就是入世与出世的区别。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正是此时白居易的心灵底色。62岁的诗人,担任太子少傅的闲职,分司东都,不问世事,将心灵归隐于佛门,将为元稹所写墓志铭六十万钱皆捐给寺庙,其心境已入佛境,才能写出于有声处听无声,于热闹处听大静,于入世处见出世之佳作。“时闻下子声”,正是一种博大的人生境界。无论世间有多少苦难,终究人生如棋,只是其中的一枚棋子。输赢又如何?不过大梦一场。能守得住内心的一份静谧与安定,悟得了“心处无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人生道理,才能真正超然物外,脱略世故,无往而不乐!正应了老子那一句,“恒无欲也,以观其妙。”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