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分二至”: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尧典中说“分至四神”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羲和(或羲氏与和氏)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历法,确定农时,随后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个官员,分别“以殷仲春(春分)”、“以正仲夏(夏至)”、“以殷仲秋(秋分)”、“以正仲冬(冬至)”,即“四神”管理“二分二至”。
现代考古发现,在最可能是尧都平阳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考古发现一座观象台,学者何驽等发现该观象台可测20个节气,其中包括二分二至(陶寺木胎圭尺上也有相关节气的标记)。换言之,4200多年前的中国,肯定已有二分二至的认知。
但问题是,陶寺遗址的“二分二至”文化源头何在,帝尧“分至四神”的原因何在?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6500余年,在该遗址45号墓墓主周围,除了摆放着蚌塑青龙、白虎、北斗(斗柄是两条胫骨)星象之外,三具殉人摆放位置极为奇怪。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冯时指出:45号墓的南边半圆的墓边就是盖图(盖天说模型)春分和秋分的日道。而在日道之外,摆放了三具殉人。
三具殉人的年龄,都位于12—16岁间,头部都有刀砍痕迹,分别被摆放在东西北三处。在日道外侧,正东、正西葬着两个殉人,分别应该代表春分、秋分之神;但正北位置的殉人,头部的角度是指向东南方,恰好指向濮阳地区的冬至这一天太阳初升的方位,因此此人应是冬至之神。
但问题是:夏至之神何在?在与45号墓相隔两组遗迹的同一条子午线上,考古发现的31号墓葬中,学者取得了重大发现。31号墓位于45号的正南方,墓中只有一个少年的尸骨,与其他三具殉人一样,但他的胫骨被用于45号的北斗斗柄,这也证明45号与31号墓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这位少年应是夏至之神。
至于夏至之神为何被埋在较远的位置,学者研究指出45号墓南方的圆形墓边象征天位,墓主灵魂由此升天(即驭龙飞天),但如果夏至之神放在边缘,则会阻挡45号墓主升天。冯时指出:《尧典》中关于帝尧分设四方之官唯独南方有缺文,即与西水坡45号墓表现出来的上古时期的信仰有关(位于南方的夏至之神不能阻挡升天通道)。
以此来看,西水坡遗址四个殉人代表“四神”,表现了尧典中的“分至四神”,无疑反映出当时古人已经掌握二分二至,否则不会如此巧合。
其实,一些学者研究湖北秭归柳林溪(文物见下图)、安徽双墩遗址时,发现了7000年前的洛书,其中的“子午线”和“卯酉线”,古人称之为“二绳”,认为“二绳”反映出古人已经掌握“二分二至”。换言之,中国古人掌握二分二至的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早。
值得一问的是,秭归柳林溪这件陶器上的符号,刻写的极为工整,肯定表达了相关意思,那么它们算不算文字?
问题在于,西水坡先民如何知道二分二至的呢?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依赖圭表测影。
上文谈到西水坡45号墓中的北斗图,其中北斗斗柄为什么不用蚌壳去堆塑,而特意使用31号墓的胫骨?原因就与古人圭表测影有关。
周髀算经记载,中国最早的测影工具为周髀,即“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表垂直于平方于地面上的圭尺,两者形成直角,于是就构成了直角三角形,日影在圭尺上“勾”出长度,这就是“勾股”称呼的来历。
圭表测影是在白天进行,观察二十八星宿等是在晚上进行,因此北斗斗柄用胫骨表现,显示了古人白天测量日影与晚上观测北斗等的综合关系,或者说6500年前中国已有较为系统的天象观测体系。
通过漫长时间观测积累,使用圭表测影很容易确定二分二至的时间(见上图),当然不可能太过精确。
总而言之,现代考古表明中国的“二分二至”文化,至少已有6500余年的历史,通过未知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其中以四个殉人代表二分二至的文化,或许在帝尧时演变为“分至四神”,到商朝时演变为四方风神,甲骨文“四方风”中有相关记录。
耐人寻味的是,按照西方通常的历史叙事,往往是谁最先、谁是起源地,那么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二分二至文化是不是都起源于中国呢?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