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化杂谈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甲骨文字典说字——饮
844190

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甲骨文字典说字——饮

紫网2023-10-13 17:18:250

【甲骨文字典,饮】

今天学习分享的是饮水,对饮,饮食,饮酒,对饮,豪饮的饮字。甲骨文字典上的饮字它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有些就是一个人身体向前倾,突出了头,然后嘴往下张开露出了舌头,下面是象装酒的空器,整个字形体现出一个人俯身低头张嘴喝水或者是喝酒的样子。甲骨文饮也有就是右边是彡,左边是酉表示容器或酒樽。

甲骨文字典饮的解释:象人俯首吐舌捧尊就饮之形,为饮之初文,字形在卜辞中每有省变。

【饮,甲骨文字典收录的不同甲骨文写法】

就是把象一个人张开嘴露出舌头喝酒或喝水的这个字的字形省作为彡,也有左右互换,就是左边是彡,右边是酉,在甲骨文中左右字形互换意思没有变。饮的金文写法像是一个双膝跪坐的人,然后右边是昜,它都是从彡,那这个彡实为饮酒形之省,在《礼记·檀弓》:杜蒯扬觶。扬觶犹今言举酒干杯,彡与酉释为饮,通读所有卜辞,均无扞格。

【青铜礼器,斝】

【青铜器,觶】

杜蒯扬觶是一个历史典故,觶是古代酒器,一般是青铜制成,形似尊而小,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杜蒯是晋国的一名宰夫,就负责管理君主内务膳食的,当时晋国大夫知悼子死了,按当时的礼制规定君主在卿大夫丧葬之际要表示悼念,可晋平公却饮酒作乐,还让太师师旷、近臣李调陪伴侍奉,杜蒉觉得这样是不妥的,于是向晋平公进谏,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先后给师旷、李调、还有自己斟酒一杯,也相当于罚酒,喝完就走出去了,晋平公不理解又把他喊回问他罚酒的原因,杜蒯说师旷、李调身为臣没有尽到他们的职责,也包括他自己,因为他本只是膳食官,主要是管刀勺等内务事,却跑来劝谏君主,已经超出他的职责范围,因此罚自己喝酒。晋平公听了后醒悟,接受了杜蒉的劝谏,并且说自己也有过错,让杜蒯斟酒来罚他。于是杜蒉把酒杯洗干净后高高举起。晋平公于是对侍从们说: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酒杯啊。意在用这酒杯来警示后人,直到今天,人们敬完酒后,都要高举酒杯,叫作“杜举”。

【不同甲骨文写法,饮】

到了甲骨文三期以后的饮字,右边饮朝下的舌头形与人形分离演变成彡,并在酉的上边增加了A形,像一个房顶,春秋以后,又进一步把酒坛上方的A形讹变为今字,变成了饮字的声符;而右旁的张着大口的人逐渐演变为欠旁,隶定写作㱃。《说文解字》解释㱃是形声字,从欠酓(yǐn)声。酓字从酉今声,酓是㱃字的同义异体字,汉字简化时,㱃、酓等没用了,最终发展成简体饮字。

【饮,演变】

饮的本义指喝的意思,所饮对象可能是水、酒,还有茶。茶也为国饮,它最早被神农发现,据说神农尝百草中毒最后得茶叶而解。在《神农本草经》中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荼与茶同)而解之。茶后来兴于唐盛于宋,自此以后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变迁,茶成为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习俗在中国各民族传承已久,到了今天,现代人对茶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以茶敬客也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待客礼,每当家中有客人来,首先就为客人倒上一杯茶以示尊敬。

有一个词叫饮水思源,就是喝水时想到水的源头,意思是不忘本。我们生命也一样,都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比如我们通过家谱能知晓我们的祖先们,一直往上追本溯源可以知晓我们姓氏的始祖,今天的我们了解自己的姓氏源头,或者是了解古先祖们的生活,了解古时的历史,又或者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大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得知,文字本身就是经典,文以载道,文字中包含着宇宙世间的普遍规律,而且文字也一样都是有源头的。

【作者儿子在文字与书写亲子营上练习笔法】

在7月中旬赵文耕老师和李敬老师在西安举办了七天的游学,我带着儿子去参加了,这次参加的有五六个家庭组合,这也是两位老师引领大家一起敬天法祖,归根溯源的一次自然人文之旅,一开始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西安终南山地理环境和人文的一些相关介绍,后来赵老师教大家书法与文字,赵老师先是从文字的演变对练习的文字做一个分享,也就是说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还有隶书楷书一直到今天的简体字,这一路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个字它的本义引申义与这个字相关的一些内容做了详细的解说,文字是书法之本,它是书法的灵魂和主体,学习书法以文字为目标,文字与书法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听了老师的分享就会对这个字有更深的了解,那在练习的时候自然更能融入和体会。

在这一次游学中,两位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到半坡遗址博物馆参观了解早期先民们的生活的地方,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用简易的石制农具,种植粮食,而且掌握了制作陶器,里面展览了半坡人生活时用的一些陶器,有那种宽口的,也有窄口的,还有一种特殊的尖底瓶,瓶比较长瓶底是尖的,至于这个尖底瓶是打水还是用来存放酒,到目前没有具体定论。在博物馆一个展示馆将古时半坡人生活的那些场景还原了,古时人都是傍水而居,从半坡还原的生活场景来看,那时的人们住在离水源较近的山坡上,因为水是人们每天生活必备的,当时的古人们都已经会用陶器打水饮水或饮酒了,而且在半坡遗址中就已经出现简单的一些文字符号,有一些与甲骨文中的字符比较相似。

【文字与书写亲子营游学手册】

后来又去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欣赏中国历史上的有名的一些书法名篇佳作,后来又去到延安黄帝陵参拜人文始祖黄帝,黄帝陵中有许多上千年的柏树,其中有三棵有五千年了,据传是黄帝种的,在一棵五千年柏树前又生出一棵小柏树,大小柏树之间似乎在以它们的方式向人们演示着生生不息的命脉延续…最后又去到仓颉庙拜祭了字圣仓颉,看到字圣仓颉遗留下的一些文字,一共有二十八个字,被后人摹刻在石碑上,甲骨文文字与它大部分相似。而且在仓颉庙中还立有许多甲骨文字石碑,石碑二面都有文字,一面是文字的演变,一面是对这个文字的解释。赵老师看着石碑上的文字一路给大家做着文字讲解,大家听着老师的分享一起感受着文字的至简至美,同时也感叹古圣先贤的智慧。因此我在想着我们学习文字,学习经典传统文化,同饮水思源是不是也一样同理呢?

【仓颉庙甲骨文碑林】

不管是喝水,喝酒,都是把流体喝进腹中,所以把一种东西进入另一种东西之中也称为饮,比如身上中了子弹也称为饮弹。还有某些无形的事物隐藏在心中也叫饮,比如饮恨吞声,形容遭受迫害,忍受痛苦而又不能公开流露出来,只能把仇和恨咽到肚子里,强忍住悲痛。

饮是一个多音字,也读作yìn,引申给牲口喝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一片牛胛骨,上面记录了商王武丁占卜预测了灾祸,后来天上出现彩虹的事件。

卜辞内容:王占曰:有祟,八日庚戌有各云自东,贯晦,昃,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饮于河的那片甲骨】

卜辞大至内容说王占卜后说有灾祸,此后第八天是庚戌日,有乌云来自东方,天空晦暗,日往西落影斜时分,有虹出自北方,在黄河饮水。虹的甲骨文两端各有一个动物一样的头,我们看彩虹通常时雨后,傍晚出现的多,远远望着像一个有两个头的庞然大物在黄河饮水,古时认为这是不好的预兆。

以上是对饮的学习理解,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感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