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能力这么强,为什么贾府经济却每况愈下、渐近崩溃?
能力强不错,但王熙凤强的是管家能力,而不是挣钱能力。贾府的经济下行,原因是收入减少、开支增加,这可不是一个管家婆能解决得了的。
也许你会说,王熙凤不是放高利贷吗?还收受贿赂、干涉司法。张金哥的案子,一次就收了三千两。
这倒不错。不过这些收入,是进了王熙凤私人账户,不是荣国府的公账。虽然腾挪不过的时候,王熙凤也会用自己的体己钱赔出来——作品中三次写到凤姐当金项圈,至少第三次,是真的当了——但这毕竟是偶然。整体而言,贾府的经济漏洞,可不是王熙凤的那点儿私房钱能弥补的。
咱们可以算算账。张金哥的事,王熙凤收了三千两。虽然说是“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但也需要“有了这样的事”吧?得是有“这样的事”找上门来,不可能王熙凤自己、或者派人出去揽生意。可是深宅大院的住着,有几个净虚老尼进得去、说得上话?“这样的事”怎么可能想有就有?
至于放高利贷,最大的违规之处,在于挪用众人的月钱用本钱,至于收益倒并不是太多。平儿不是告诉袭人吗?“只他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一年也就千两多。
一千两、三千两,听起来很唬人,放到刘姥姥家也的确是巨款。可是在贾府中呢,根本不是一回事。贾琏借当时说:“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一个生日就花了几千两。
别人的生日当然没这么铺张,但是那次给王熙凤过生日,也凑了一百五十多两。这足够刘姥姥家好几年的生活费了,放在贾府,却是“两三日的用度都够了”,而且还是“既不请客,酒席又不多”的小宴!
元春省亲修大观园,单是采买小戏子、置办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这两项,就有五万银子的预算。当然省亲这样的盛典是很难得的。但是随之而来的,过年过节给宫里送礼,维护大观园的费用,再加上荣府的日常开销,绝不是王熙凤的“预算外收入”能够覆盖得了的。
林黛玉说:“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贾珍说:“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二年倒赔了许多。”结果就是贾母说的:“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