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261:不要把本职工作当功劳
844201

《资治通鉴》261:不要把本职工作当功劳

紫网2023-10-13 17:24:090

学习内容:卷第七十三,魏纪五(公元235年—237年,共3年)主要历史事件:曹叡任命司马懿为太尉杨仪居功自傲,刘禅罢其官,杨仪自杀曹叡大兴宫室,群臣谏阻韩龙刺杀鲜卑轲比能,边境安定吴铸大钱,一枚值五百钱司马懿举荐兖州刺史王昶为德才兼备者魏第二次讨伐公孙渊诸葛恪平定山越,孙权嘉奖其功劳刘劭作《都官考课法》【原文】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而亮平生密指,以仪狷狭,意在蒋琬。仪至成都,拜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事昭烈帝为尚书,琬时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谓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汉主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原文华译】蜀汉杨仪杀了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应该由他来替代诸葛亮秉政。但是,诸葛亮生前已留下秘密指示,说杨仪心胸狭隘,着意于让蒋琬继任。杨仪回到成都,拜为中军师,但是没有实际部属,只是悠闲度日而已。当初,杨仪是刘备的尚书,而蒋琬不过是尚书郎,后来虽然他们都做到丞相府参军、长史,但是每次都是杨仪跟随诸葛亮出行,负责繁重的工作。杨仪认为自己资格比蒋琬老,才能更是超过他,于是怨愤不平,形于声色,叹息叱骂之声,发自五脏之内,以至于大家都害怕他言辞激烈,不敢接近他。后来,后军师费祎去安慰他,杨仪对费祎发泄心中怨恨,一一数落前前后后的事情,又对费祎说:“假如丞相死的时候,我举军投降魏国,岂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如今真是追悔莫及!”费祎秘密向上汇报了他的言论,汉主刘禅将杨仪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汉嘉,又上书诽谤,指斥激烈,于是蜀主刘禅命当地郡府逮捕杨仪。杨仪自杀。


【学以致用】01,当一个人“悟”了的表现,是既知道自己了不起,同时也知道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该需要“了不起”的时候可以出神入化,上九天揽月, 在不需要自己“了不起”的时候,也能混迹于鱼鳖很显然,杨仪离这一点差得远

02,杨仪有什么了不起的?一切不都是本职工作嘛错把平台当能力,就会不满,就会怨恨,就想索求更多何况,他跟魏延的关系,原本就像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但是很显然,他们都没有这样的觉悟,都没有人是站在国家,站在组织的高度来看问题,都是站在对自己有没有利,你服不服我的角度看问题这对于我们组织来讲,是极其不利于团结的, 领导人要重视这个现象,尤其是处在在小公司,小团队开始裂变成大团队的时候当年打天下的一、三军团就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三军团经常把缴获的武器都对半分给一军团的兄弟,彭老总都号召三军团的战士向一军团这个“老大哥”学习,可是,咱们的林元帅领导的“老大哥”一军团,在缴获武器之后,把好的留给了自己,剩下的再分给三军团。 三军团的战士们有没有意见呢?有的人还是有的,但都被彭老总压下去了后来这个事情被教员知道了,然后在思想上给纠正过来了所以,不管你在什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理所应当,如果遇到利益冲突,那么,就得考虑一下“公”的立场,公司的立场值得思考的是,领导者本人要能发现这一点,不能偏私,偏哪个都会让人感觉不公平,那么,偏“公司”的立场,大家都没什么好说的了

03,人会不自觉的过高的评价自己,没有我的什么什么,就没有他的今天,或者没有你的今天我们要时刻警醒这种“念头”这种念头一起,要立马止住就像我们帮了一个人,这都要感谢别人把这个“帮忙的机会”给到了我们,否则,我们怎么有一展身手的机会?就像我们捐款,你冒然去捐款,别人都不需要,你哪有机会?这得感谢腾讯或者支付宝有这样的公益通道在我服务的企业落地股权激励过程中,他们变得更好了,内外部机制落地,你说是我的引荐,辅导的功劳吗? 这点算什么,变好是企业本身的事情,我们的工作最多起到20%-30%的作用,就像这次“阳转阴”,主要还是身体素质。所以,千万不要夸大自己对别人的恩德,最好忘记,否则又多了一丝挂碍。像杨仪这种就更要不得了“假如丞相死的时候,我举军投降魏国,岂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如今真是追悔莫及!”他居然把这种事情当自己的功劳,简直不可思议人的嫉妒怨恨一旦充满心中,那就离下台不远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