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270:越嚣张的人,事到临头,肚子里面越没货
844243

《资治通鉴》270:越嚣张的人,事到临头,肚子里面越没货

紫网2023-10-13 18:01:580

学习内容:司马懿诛杀曹爽等人,史称“高平陵事变”【原文】初,爽以桓范乡里老宿,于九卿中特礼之,然不甚亲也。及懿起兵,以太后令召范,欲使行中领军。范欲应命,其子止之曰:“车驾在外,不如南出。”范乃出。至平昌城门,城门已闭。门候司蕃,故范举吏也,范举手中版示之,矫曰:“有诏召我,卿促开门!”蕃欲求见诏书,范呵之曰:“卿非我故吏邪?何以敢尔!”乃开之。范出城,顾谓蕃曰:“太傅图逆,卿从我去!”蕃徒行不能及,遂避侧。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范至,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发四方兵以自辅。爽疑未决,范谓羲曰:“此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于今日卿等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质一人,尚欲望活;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也!”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㹠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爽乃通懿奏事,白帝下诏免己官,奉帝还宫。爽兄弟归家,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四角作高楼,令人在楼上察视爽兄弟举动。爽挟弹到后园中,楼上便唱言:“故大将军东南行!”爽愁闷不知为计。戊戌,有司奏:“黄门张当私以所择才人与爽,疑有奸。”收当付廷尉考实,辞云:“爽与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阴谋反逆,须三月中发。”于是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并桓范皆下狱,劾以大逆不道,与张当俱夷三族。初,爽之出也,司马鲁芝留在府,闻有变,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有司奏收芝、综治罪,太傅懿曰:“彼各为其主也。宥之。”顷之,以芝为御史中丞,综为尚书郎。鲁芝将出,呼参军辛敞欲与俱去。敞,毗之子也,其姊宪英为太常羊耽妻,敞与之谋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以吾度之,太傅此举,不过以诛曹爽耳。”敞曰:“然则事就乎?”宪英曰:“得无殆就!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敞曰:“然则敞可以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从众而已。”敞遂出。事定之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先是,爽辟王沈及太山羊祜,沈劝祜应命。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沈遂行。及爽败,沈以故吏免,乃谓祜曰:“吾不忘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也!”爽从弟文叔妻夏侯令女,早寡而无子,其父文宁欲嫁之;令女刀截两耳以自誓,居常依爽。爽诛,其家上书绝昏,强迎以归,复将嫁之;令女窃入寝室,引刀自断其鼻,其家惊惋,谓之曰:“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自苦乃尔!且夫家夷灭已尽,守此欲谁为哉!”令女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前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不行,吾岂为乎!”司马懿闻而贤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何晏等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杰,人莫能及。晏尝为名士品目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选部郎刘陶,晔之子也,少有口辩,邓飏之徒称之以为伊、吕。陶尝谓傅玄曰:“仲尼不圣。何以知之?智者于群愚,如弄一丸于掌中;而不能得天下,何以为圣!”玄不复难,但语之曰:“天下之变无常也,今见卿穷。”及曹爽败,陶退居里舍,乃谢其言之过。管辂之舅谓辂曰:“尔前何以知何、邓之败?”辂曰:“邓之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此为鬼躁。何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此为鬼幽。二者皆非遐福之象也。”何晏性自喜,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尤好老、庄之书,与夏侯玄、荀粲及山阳王弼之徒,竞为清谈,祖尚虚无,谓《六经》为圣人糟粕。由是天下士大夫争慕效之,遂成风流,不可复制焉。粲,彧之子也。【原文华译】

当初,曹爽认为桓范是家乡人,又是长辈,在九卿之中,对他特别礼敬,但是,也并不太亲密。等到司马懿起兵,以太后诏书名义召桓范,想让他代理中领军(禁军统领),桓范准备应命,他的儿子制止他说:“皇帝车驾在城外,不如出城。”桓范于是出城。到了平昌门,城门已闭。守门将领司蕃,是桓范举荐的官吏,桓范举着手中版牍晃一下说:“皇帝有诏书召我,赶紧开门!”司蕃要求看一眼诏书,桓范呵斥说:“你不是我的部下吗?怎敢如此!”司蕃于是开门。桓范出城,回头对司蕃说:“太傅谋反,你赶紧跟我走!”司蕃徒步跟随,赶不上,于是躲在道旁。司马懿对蒋济说:“智囊去了!”蒋济说:“桓范确实是智囊,但是驽马恋栈豆,曹爽一定不会听他的。”桓范到了皇帝行在,劝曹爽兄弟带天子到许昌,征发四方军队勤王。曹爽犹疑不决,桓范对曹羲说:“这事情十分明显,你们平时读那么多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呢?以你们今天的门户地位,还能做一个平民百姓吗?况且匹夫手里扣得一个人质,他还要搏一搏,而你们有天子相随,号令天下,谁敢不应!”两人都不说话。桓范又对曹羲说:“你在城南还有一支部队,洛阳农垦部队的治所也在城外,征召他们十分方便。如今去许昌。许昌有兵器库,足以装备部队。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粮食,而大司农的印章在我身上。”曹爽兄弟还是默然不语,从初夜一直到五更天,曹爽投刀于地,说:“不当官也没关系,我也不失为一个富家翁!”桓范哭道:“曹真一代英雄,生下你们两个如猪如牛的兄弟给人宰啊!想不到我今天要陪着你们一起被灭族!”曹爽于是向皇帝汇报司马懿的事,请皇帝下诏将自己免官,奉帝还宫。曹爽兄弟回家,司马懿征发洛阳官兵将他们家宅包围,四角搭起高楼,令人在楼上察看曹爽兄弟举动。曹爽拿着弹弓到后花园,楼上便高喊:“前大将军向东南行!”曹爽愁闷,不知所谓。正月十日,有司上奏:“黄门张当私自挑选宫中美女,送给曹爽,怀疑有奸情。”将张当逮捕,交付廷尉审讯,查实,供词说:“曹爽与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阴谋反逆,计划三月中旬发动政变。”于是逮捕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下狱,弹劾他们大逆不道,与张当一起,都灭三族。当初,曹爽出城,司马鲁芝留守大将军府,听到政变消息,率所部骑兵砍开津门,投奔曹爽。等到曹爽解下印绶,将要出门时,主簿杨综制止他说:“你手中掌握天子,握有兵权,为什么要抛弃这些,走向刑场呢?”有司奏请逮捕鲁芝、杨综治罪,太傅司马懿说:“他们也是各为其主,赦免!”不久,任命鲁芝为御史中丞,杨综为尚书郎。鲁芝将要出城的时候,呼喊参军辛敞同去。辛敞,是辛毗之子,他姐姐是辛宪英、太常羊耽之妻。辛敞跟姐姐商议说:“天子在外,太傅关闭城门,有人说他将不利于国家,事情会是这样吗?”姐姐说:“在我看来,太傅此举,不过是要诛杀曹爽罢了。”辛敞说:“能成功吗?”姐姐说:“怎么会不成功!曹爽的才干,不是太傅的对手!”辛敞说:“那我不出城行不?”姐姐说:“怎么能不去!职守,是人之大义。陌生人有难,我们还要出手相助,更何况你身为别人的部属,还不尽忠职守,那是不祥之至。不过,普通人做到尽职而已,私人亲信才会为他牺牲,你看看大家怎么做,从众而已。”辛敞于是出城。事定之后,辛敞叹息说:“我如果不是和姐姐商议,就有亏于大义了!”之前,曹爽延聘王沈及泰山人羊祜,王沈劝羊祜应命。羊祜说:“委身去侍奉别人,谈何容易!”王沈就自己去了。等到曹爽败亡,王沈因为是他的人而被免职,对羊祜说:“我还记得当初您跟我说的话。”羊祜说:“今天这个结果可不是我所能想到的!”曹爽的堂弟曹文叔的妻子夏侯令女,早寡而无子,她的父亲夏侯文宁要她改嫁,令女用刀割下自己两只耳朵,以明心志,平常依靠曹爽。曹爽被诛,夏侯家上书,与曹氏断绝婚姻关系,强迫接她回家,又要她改嫁,令女把自己关在寝室,引刀割下自己鼻子。家人惊骇痛惜,对她说:“人生在世,如同小草上的一粒微尘罢了,何至于这么自讨苦吃!况且夫家已被灭族,你为谁守寡呢?”令女说:“我听说仁者不以盛衰而改节,义者不以存亡而变心。曹氏之前兴盛之时,我尚且要守节;如今他衰亡,我何能忍心将他抛弃!这禽兽之行,我岂能为之!”司马懿听闻,敬佩她的贤德,不干涉她领养孩子,作为曹氏后裔。何晏等得志用事的时候,自以为是当世才杰,谁也赶不上自己。何晏曾经品评当时名士,说:“思虑深远,就能了解天下大势,夏侯玄是这种人;洞察几微,就能总理天下事务,司马师是这样的人;至于说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神人,我还没有见到。”他的意思,自己就是那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神人了。选部郎刘陶,是刘晔之子,少年时有辩才,邓飏之徒称他为当世伊尹、姜太公。刘陶曾经对傅玄说:“孔子也算不上什么圣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智者面对群愚,就像在手里玩泥巴一样容易,而孔子不能得天下,怎么能算圣人呢!”傅玄也不反驳他,只是说:“天下之变,变化无常,今天看来,你已经穷尽其变,无所不知了。”等到曹爽败亡,刘陶退隐里舍,为自己当初的狂言,深感羞愧。管辂的舅舅对他说:“你之前怎么能预知何晏、邓飏之败?”管辂说:“邓飏走路,姿势松懈,筋束缚不住骨骼,脉把不住肉,无论起立倾倚,都像没有手脚一样,这种骨相,叫作'鬼躁’。何晏看东西的时候,好像魂不在身上,面无血色,精神飘忽,面如槁木,这种面相,叫作'鬼幽’。这两者,都不是有福之相。”何晏性格自恋,粉白从不离手,随时涂脂抹粉,自恋到什么程度呢?走路都爱惜自己的影子!尤其喜欢老子、庄子的书,与夏侯玄、荀粲以及山阳人王弼之徒,竞相清谈,崇尚虚无,说六经是圣人糟粕。于是天下士大夫争相仰慕仿效,成为一种风气,无法制止了。荀粲,是荀彧的儿子。

【学以致用】看这一段,感触有三01,越嚣张的人,事到临头,肚子里面越没货小时候越富有的人,意志力越差(不说全部,很多现象都是如此)范谓羲曰:“此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于今日卿等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质一人,尚欲望活;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也!”俱不言。

桓范对曹羲说:“这事情十分明显,你们平时读那么多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呢?以你们今天的门户地位,还能做一个平民百姓吗?况且匹夫手里扣得一个人质,他还要搏一搏,而你们有天子相随,号令天下,谁敢不应!”华老师对曹爽用了一个词语:选择困难症什么样的人才会遇到“选择困难症”呢?大部分是意志不坚定,或者习惯于做事纠结的人但其实很多人,对这个点的认知有个偏差这压根不是选择A与选择B的问题,而是选择与不选择的问题对于曹爽兄弟来讲,要么挟天子平反贼,要么不干等死,哪还有第三条路可选明明知道行动了才有生机,等待就是死亡,但是他们就是行动不了,好像胆气都没有了, 还自我安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他是不知道对手有多坏。对于这一点,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曹爽这样的人,这样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假如你是曹真,知道自己的儿子临到这种关键时候,一点魄力都没有,你会怎样办?这种人最好当个普通人才能活的更长久,越有钱越有地位,反而加速他的灭亡他看不看书,这个不好说,但是不能学以致用倒是真的但根本的原因还是跟志向有关系。没点政治觉悟当年早就有人提醒他们兄弟,让他们不要一起同时出宫,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防止有人叛乱,关闭城门。但曹爽压根不听,还来了一句:谁敢啊...他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他这个位置...所以,他这种情况也属于身处高位,却不为自己排除安全隐患,自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02,职守,是人之大义有的时候,不是你想要安定就能安定得了的, 周边的环境不知不觉中就裹挟着你前进然后,逼着你做决策, 你站在哪个立场?选择A队立场,万一B队胜利了呢?押注B队,万一另一方胜利呢?怎么办?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守大义,按照本职工作,把活干好...其他的就听天由命了,还能咋地所以,辛敞姐姐这样的人是真有智慧,不仅把事情看的很清楚,在决策上也能够找到一条脉络出来这看似也是在赌,但是成功的概率更高人只要在大道上,大义上面,就算输了也无所谓,何况还不一定呢。

03,履霜坚冰至中医里面有个八纲辨证讲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通过看外面,就能够知道人体里面的臓腑是什么情况根据一些现象就能够推演出这个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有的时候,可以看看相书,医书,多去验证一下,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决策上的失误整个《资治通鉴》里面,记载了很多这样的小故事,都反映了“履霜坚冰至”这句名言,我们可以多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