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天下平等,万物同源(第五章 )
【原文分析】:
本章字数不多,层次有三:先说“平等”,再说“虚静”,最后说“慎言”。这三段文意不一,相互间缺乏关联性,不知为何成一章。
【现实意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一句也是《道德经》的名句之一,但对它的理解却有分歧。分歧主要是对“不仁”和“刍狗”这两个词的理解。
自然和谐
仁,就是仁者爱人,亲也。老子在这里讲的仁与孔子讲的仁,意思是一样的。
老子主张道,不主张仁。道是道家最高的行为原则。仁排在道、德之后(见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要大力提倡仁,到处宣传仁。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和核心的思想体系。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不但讲仁还讲义,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这里的“不仁”就是不亲,也可以说不偏心,或者说“麻木不仁”也对。但“不仁”不能从贬义去理解,不能说残暴,不体面,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也不要往“不仁不义”去理解,就是中性词——不偏心。
天地管万物,圣人管百姓,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仁。不仁的体现就是拿万物和百姓当“刍狗”。何谓“刍狗”?
“刍狗”是草扎的狗,近现代学者几乎形成共识。主要依据是《庄子·天运篇》:“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刍狗扎好后而未祭献陈列时,用盒子小心盛装着,上面用精美的绣巾覆盖,主祭人还要斋戒才能送它到祭坛上。等到祭祀完成以后,就废弃不用了,过路的人就有可能践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用它来烧火做饭。
这样的解读看似合理,实则问题多多。首先,老子说的“刍狗”就不是一个词。《道德经》是先秦古汉语,基本上是单字单词。就像“学习”一词,古代汉语“学”是求学,“习”是复习。《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刍,就是喂牲畜的草。狗就是狗,《说文》解释:“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小狗(网络图片)
其次,“刍狗”一词虽在《庄子·天运篇》中出现,但相距老子时代起码有几百年。因为,老子时代与庄子相差大约有两百多年,而且《庄子·天运篇》很明显不是庄子自己写的,是他的崇拜者挂名而作,距庄子时代又有几百年。所以,《庄子·天运篇》中的刍狗不是老子说的“刍狗”。
其三,“刍狗”的作用是祭品,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文意不关联。如果翻译为“天地不偏心,把万物当成祭品”,说不通。“刍狗”既然是祭品,与“不仁”(无所偏爱)没有任何关系。特别是“刍狗,用前珍贵,用后丢弃”的解释,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其四,河上公认为“刍狗”就是刍草和狗畜。王弼的注认为“刍狗”也不是一个词,“刍”是刍,兽吃的草料;“狗”是狗,看门的狗。
综上所述,“刍狗”正如河上公、王弼所注,不是一个词。“刍”就是牲畜爱吃的遍地都是的自然小草;“狗”看家护院十分平常普通的小狗。这两样东西十分平常,自然存在,毫不珍贵。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翻译:
天地没有偏心,把万物看成是遍地的小草和普通的小狗;圣人也没有偏心,把老百姓看成是遍地的小草和普通的小狗。
社会平等(网络图片)
这一句的现实意义就是天下平等。不管你是小草还是大树,高官还是平民,富贵还是贫穷,在天地之间和圣人眼里都是一样的。
附: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新译】:
天地没有偏心,把万物看成是遍地的小草和普通的小狗;圣人也没有偏心,把老百姓看成是遍地的小草和普通的小狗。
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吗?虚静不动,空气在风箱内充盈无穷,越拉动风箱,风输出就越多。
瞎折腾就会气数穷尽,不如守住丹田保持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