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汉语对联汉字历史——自然篇(蘘)
844246

汉字历史——自然篇(蘘)

紫网2023-10-13 18:07:200

一种依附而生的植物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蘘”ráng,形声字,从艸襄声,'蘘’字目前最早见于包山楚简。艸,与植物有关;襄,头顶容器的人,此处引用'附着’的引申义。造字本义:一种依附而生的植物。

备注:汉代文献中的'蘘’字与'荷’合用,用来指代一种植物。蘘荷:似薑,似笋,似荷。

包山竹简140(凡)

扩展阅读:包山楚简,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战国楚墓。计有278枚竹简和1枚竹牍,包括司法文书简、卜筮祭祷简和遣策三种。'蘘’字出现在包山楚简第140片反中,与'溪’相连,此处作地名。此篇内容从属于《受期》。《受期》共61枚简。是受理各种诉讼案件的时间与审理时间及初步结果的摘要记录。多以一枚简,记一件事,所记内容主要为接受诉讼的官员姓名及职位,人犯姓名及身份,审问结果及审讯人姓名。《疋狱》即记狱,共23枚简。是关于起诉的简要记录。引起诉讼的事情有杀人、逃亡、反官、土地纠纷等等。《受期》与《疋狱》在内容上互为关联。

古文释义

【唐韻】汝陽切,音穰。

【說文】蘘荷也,一名葍蒩。

【本草註】今人呼赤者爲蘘荷,白者爲覆苴,蓋食以赤者爲勝,入藥以白者爲良,同一種耳。

【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

【急就篇註】蘘荷,莖葉似薑,其根香而脃,可以爲菹,又治蠱毒。

【柳宗元·詩註】蘘荷性好隂,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岳·閒居賦》曰:蘘荷依隂。

又【集韻】思將切。同葙。奴當切。同蘘。互詳葙、蘘字註。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艸襄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