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小叔子搭台,老嫂子唱戏?|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52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在古代王朝,由于皇帝权力过大,导致人们对皇帝这个职位特别向往。但皇帝只有一个,不是随便一人就能抢到。于是,不少人退而求其次,皇帝虽然名分已定,但实权还是可以争一下的,尤其是在新皇登基之初,这种争斗尤其明显。再赶上新皇年幼,那争斗就可能升级成你死我活的较量,从而发生各种党争甚至政变。
今天讲得这场政变,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进程,这就是辛酉政变。
公元1861年,清咸丰11年,对于爱新觉罗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耻辱的年份。
一年前,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咸丰帝慌忙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名为北狩,实为逃亡。京城留下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全权处理跟洋人的谈判。
◇ 反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油画作品
◇ 李翰祥导演的《垂帘听政》中丽妃形象 周洁饰演
本身身子骨就弱,一路提心吊胆舟车劳顿来到承德后,咸丰帝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但这并不妨碍咸丰帝跟一个叫丽妃的鬼混,甚至连批阅奏折时也要她陪着。清代虽然名义上后宫不得干政,但实际上,妃嫔陪着皇帝批折子的事儿不少见。只不过咸丰帝干的有点儿过了,他不仅让后妃陪着,甚至有些奏折,直接让后妃批复。
比如说,咸丰帝会让懿贵妃把请安折挑出来,批复“知道了,朕安”这种不痛不痒的东西。毕竟奏折不仅仅是请安折,还有涉及军国大事的,谁保证后妃看不见?
皇帝这么搞,大臣们就不劝么?当然劝了,随咸丰帝来到承德的大臣中,为首的人叫肃顺。这人来头不小,肃顺祖上是清初铁帽子王之一,郑亲王济尔哈朗,肃顺的大哥端华继承了郑亲王的头衔。而肃顺一路当到军机首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的角色。军机首辅大臣相当于百官之首,还控制皇家安保。可以说,整个承德,除了咸丰帝就是肃顺最大。
◇ 爱新觉罗·肃顺,字雨亭,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咸丰帝原配孝德显皇后的舅舅。晚清宗室、权臣。
而肃顺又是咸丰帝的宠臣,大事小情都得肃顺经手。更是先后处理戊午科场案、户部宝钞案,手段非常狠辣,受牵连官员除了没死,什么罪都受了。此外,肃顺还是个另类满人,多次下令裁撤满八旗经费,主张重用汉人,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几位,都是肃顺一手提拔。虽然满人早就不堪重用,历代皇帝也都干过裁撤减员的事儿,但像肃顺这么直截了当的,不遭八旗勋贵恨就有鬼了。
虽然咸丰帝一直重用肃顺,但肃顺平日得罪的人太多,如果没了咸丰帝这棵大树,肃顺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言归正传,现在出了个懿贵妃干政,这懿贵妃又是咸丰帝唯一皇子载淳的生母。一旦皇帝驾崩,新帝登基,懿贵妃就成了太后。到时候难免对前朝指手画脚,影响肃顺的权势。杀肯定杀不了,但一定要想办法让她远离权力中心。
奈何咸丰帝受了10年刺激,早就有不理朝政的心思,罕见的无视了肃顺劝谏。这招不行还有别的。肃顺找到皇后,跟她说自己只认皇后不认别人,并且劝皇后,万一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只能尊一个太后,至于新皇帝的生母,最多来个贵太妃,不能跟皇后平起平坐。暗地里还鼓动大臣,让咸丰帝降下圣旨,把皇子给皇后抚养,这样就算新皇登基,也只有皇后一个妈,懿贵妃就当个贵太妃得了。
懿贵妃跟肃顺的梁子,这算是结下了。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都想要扳倒对方。
◇ 李翰祥导演电影《垂帘听政》中肃顺引汉武帝诛杀钩弋夫人故事劝谏咸丰杀掉懿贵妃
懿贵妃得知此事,肯定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也找到皇后这里,天天哭诉,说丽妃怎么勾引皇上,怎么让皇上身体变坏,应该怎么规劝皇帝,表现出一副很关心皇帝的样子。肃顺不可能像懿贵妃一样天天见皇后。而懿贵妃天天这么声泪俱下的表演,皇后一来二去就认定懿贵妃是个好人。日久天长,皇后渐渐把懿贵妃当做自己人,有什么事儿都跟懿贵妃商量。慢慢地,皇后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懿贵妃了。
搞定皇后还不够,重要的是搞定皇帝。咸丰帝正跟丽妃腻味,眼看没两天活头了。那就直接越过咸丰搞定下一任皇帝——载淳。这会儿载淳刚要上学,懿贵妃通过皇后向咸丰建议让李鸿藻当老师。李鸿藻明白这是懿贵妃抬举自己,自然对她心存感激,言听计从。懿贵妃顺势暗示李鸿藻,多跟皇子说母慈子孝的故事,让载淳时刻都得感恩自己这个亲妈。这样一来,等到孝顺的新皇登基之时,当然会把自己这个慈母加封为太后。
◇ 《大公主大阿哥荷亭晚钓图》,大阿哥即后来的同治帝载淳
懿贵妃做完这些其实还不保险,一定要除掉肃顺这个心头之患,甚至废掉大臣辅政制度。否则就算小皇帝登基,这帮人再对懿贵妃杀个回马枪。
不过,懿贵妃想扳倒军机首辅的肃顺还是太难,因为所有旨意都要经他之手,而且承德安保是肃顺负责,想要计划成功,手里必须有军队撑腰,而现在承德都是肃顺的人马,要想调兵,就必须联系外援。那么怎么联系外面的援军?懿贵妃想到了小安子安德海。
这天,懿贵妃回到后宫,听见一阵吵闹,一看安德海正在调戏皇后身边的主事宫女。懿贵妃大怒,下令打安德海20板子,发回北京内务府严惩。这其实是安德海配合懿贵妃演的一出苦肉计,挨了板子的安德海拿着懿贵妃密信回到北京,马不停蹄的就找到留京军机大臣文祥。安德海拿出密信,让文祥跟恭亲王奕䜣商量,如何里应外合除掉肃顺。
◇ 恭亲王奕䜣
好巧不巧,肃顺也是恭亲王的一块心病。原来当年道光帝驾崩,奕䜣本是继位热门人选,奈何咸丰命好,未能承继大统。而咸丰五年后,奕䜣被咸丰帝踢出权力中心,肃顺则踩着恭亲王的肩膀上位,并愈加受咸丰帝重用。只有留守北京跟洋人谈判这种擦屁股的烂事儿,咸丰才想到用这个弟弟。恭亲王也明白,如果肃顺不除,这辈子也别想出头。于是和懿贵妃的想法一拍即合。
恰巧此时,噩耗传来,咸丰帝驾崩了。
◇ 同道堂和御赏印章
当然了,咸丰帝在驾崩前还是做了政治部署。让肃顺,载垣,端华等8个人为顾命大臣。但咸丰不放心,肃顺手握大权,完全可以废了皇帝自己来。于是咸丰让皇后和懿贵妃各拿一印,御赏、同道堂。只有这两枚印同时出现,旨意才能生效。这相当于授予顾命八大臣票拟权,两宫太后批红和掌印权。让三者互相制衡,谁也别想一家独大,顺利让载淳接班。
不过,这份政治遗嘱里提都没提自己的弟弟奕䜣。而身在北京的奕䜣得知哥哥驾崩,可能也不会太伤心,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政变。
要想政变成功,首先就是自己亲自去趟承德看看情况。谁知肃顺拦着不让奕䜣来,理由是不能耽误北京工作。懿贵妃此时已经是尊号“慈禧”的西太后了,但名分却在东太后慈安之下。
◇ 李翰祥导演电影《垂帘听政》中慈禧和慈安商议情景
◇ 慈安太后画像
慈禧找到慈安说:肃顺不让六叔来,说是不能耽误工作,其实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先帝跟自己的弟弟关系不好,连死了都不能来吊孝。慈安这会儿早就对慈禧言听计从,于是找到肃顺,让他务必让奕䜣来吊孝,要不有辱先皇名誉。慈安太后都亲自出面了,肃顺只能让奕䜣来承德。
奕䜣来承德后,相当低调,除了吊孝谁都不见。肃顺一看也放心了一点。此时之前的密信发挥作用,在文祥的暗示下,有个官员建议废掉大臣辅政制度,恢复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个肃顺肯定不能忍,当着小皇帝的面破口大骂,史载“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直接把小皇帝吓得尿了裤子。
虽然提议被驳斥,但慈禧跟慈安借口此事大做文章,说肃顺今天能吓皇上,明天就能废了他,此人不臣之心已现,需要早日除掉。两宫太后统一思想,就等外援奕䜣到来。
随后,奕䜣借口向太后请安,见到了慈禧和慈安。因为是请安,时间不能太久,几人很快决定如何去做。首先,要赶在肃顺回北京前动手。一旦回京,就要举行登基大典,到时候新皇即位,名分已定,再除掉肃顺就难了。同时,小皇帝一定要先于肃顺回北京,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不臣,万一事情败露,手里有皇帝也有翻盘可能。
◇ 影视剧中僧格林沁形象
最重要的是要找个人带兵控制肃顺。三人商量一下,这事交给七王奕譞和兵部侍郎胜保。与此同时,密调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带兵进驻京城,控制北京城防。
就在三人密谋之时,肃顺正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眼见自己当庭把小皇帝吓尿了,慈禧都不敢闹事儿,奕䜣也没有造反动作。自己手握先皇遗诏,身边还有几个人帮忙。就等回京新皇登基,自己这个首席辅政大臣简直是尹霍在世。
随后,肃顺上书将新皇年号名为“祺祥”,寓意所有事都吉祥了。也因此,辛酉政变,也被叫做祺祥政变。殊不知,觉得“一切吉祥”的肃顺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 恭亲王奕䜣
此时的奕䜣为了不让肃顺起疑心,在承德待了几天后就先行一步回京了。同时肃顺命令先皇灵柩起驾回京。走到半路,慈禧以准备登基大典为由带着祺祥帝先走一步。肃顺也没拦着,只是让同是顾命大臣的载垣和端华陪着回京,作为监视。自己则陪着先皇灵柩慢慢跟在后面。
正当奕䜣还在承德的时候,京城里也没闲着,除了忙着调兵遣将,奕䜣密友文祥也在四处奔走。利用信息差,在京城官员之中大肆宣扬肃顺吓哭小皇帝的事。留在京城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咸丰帝逃命的时候都没带着的人,肯定不跟肃顺一心。本来肃顺人缘就不好,这样一来,留守京城的官员更加支持恭亲王。
没多久,先回到京城的慈禧立刻着手政变。先是派兵秘密包围载垣和端华的家,截获所有往来书信。其次让胜保和奕譞以吊孝的名义,带兵前往先皇灵柩。胜保此时正在处理捻军的事儿,随身带了500兵勇也算正常,肃顺没有任何防备,谁知当晚就被胜保派兵抓了。
◇ 李翰祥导演电影《垂帘听政》中处死肃顺场景
在京城的载垣,端华眼看几天没收到肃顺的来信,知道情况有变,但为时已晚,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可以调遣,只能等待命运的审判。控制住这三人之后,恭亲王奕䜣下令抄家。这一抄家不要紧,抄出了不少罪证。多年来肃顺等人吐槽先帝某些政策的信件被抄出来。这可都是十恶不赦的罪过。随着这批书信被发现,也带来个问题,人心不稳。现在肃顺被抓,底下的官员谁知道自己会不会被牵连。这些官员里有很多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这帮人要是闹事可就不好办了。
恭亲王奕䜣深知这个道理,一把火烧掉信件,并且表示绝不追究之前的行为。只是将肃顺斩首弃市,载垣端华这俩铁帽子王也被下令自尽。其他五个顾命大臣,虽然没死,但政治生命就此结束。
◇ 同治帝画像
1861年10月9日,就在处理掉顾命八大臣后,“琪祥帝”载淳在京正式即位,改年号“同治”。一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就这样过去了。
笔者觉得辛酉政变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咸丰帝临死前没让恭亲王奕䜣这个重要的政治势力参与进来。看来在咸丰帝眼中,重要的威胁并不在外面,而是自己的亲兄弟。这屁股下的皇位比时局和国家都要重要。而西太后慈禧经此一役,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靠着权谋手段,帝王之术,一步步成为大清帝国的实际控制人。
◇ 慈禧太后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