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副才情飞扬的极品长联,对联字数多,对仗好工整,值得收藏
第1副对联: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孰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幸南楚故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这是纪念贾谊的名联。贾谊少年成名,代表作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不过,贾谊怀才不遇,担任长沙王太傅,后来又担任梁怀王太傅,因为梁怀王坠马而死而自怨自艾,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三岁。
此联夹叙夹议,回顾了贾谊的成就,哀叹了贾谊的命运,怀古而写今,具有一种时空交融感。
上联的“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指的是贾谊少年时所写《治安策》:“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西京就是长安,与东京洛阳相对。这是说,在西汉大臣中,贾谊的治国对策,只有后续提出“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董江都)可以超越。
上联用贾谊和董仲舒进行对比,两个人同为不世之材,而命运却大相径庭。
董仲舒深受汉武帝宠信,风光无限,而贾谊英年早逝,只落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下场。
对比之间,自然见出作者对贾谊命运的哀叹,自然见出作者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悟。
“痛哭流涕”者,不只是贾谊文章的内容,更是贾谊人生的写照。
贾谊之失意,在《史记》等书的记载下,在千百年的失意文人共情中,已然成为了一种共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千秋共感的文化奇迹。
下联是说,长沙作为贾谊故里,长沙人为贾谊修建了祠堂,让贾谊与屈原待在一起,接受百姓的万古供奉。
自从《史记》把屈贾并列,贾谊在后世基本与屈原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两人同样的惊才绝艳,同样的怀才不遇,同样的命运坎坷,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千年后的屈贾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愤恨,更多享受着平和,感受着“太平天下”的美好生活。
下联联系古今,把过去之贾谊与今日之长沙今日之天下结合起来,既表达了贾谊流芳千古之意,也具有一种怀古的喟叹。
第2副对联: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岂徒月夕风晨,煮酒湖滨开社会;抽帆离宦海,笑太守春婆一梦,赢得棕鞋芒袜,扶筇花外听书声。
此联作者是清代才子薛时雨,此人文采风流,尤以对联著称,乃是一代楹联圣手。
对联是写杭州西湖的崇文书院的。
在对联流传过程中,此联有一些文字上的差异,如有的版本“与诸君夏屋同居”写成了“与诸君夏屋同栖”,“棕鞋芒袜”写成了“棕鞋桐帽”,“煮酒”写成了“扫榻”。个人觉得,原来的版本最佳。
此联采用自对手法,即“月夕”对“风晨”,“棕鞋”对“芒袜”。
由于长联文字很长,所以薛时雨在写作的时候加入了文章的写法,使得文气连贯,流畅自然,而文字上典雅清丽,令人一见忘俗。
上联“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是照顾书院而言。“煮酒湖滨开社会”,因为书院在西湖边,“社会”就是社里的聚会,即师友相聚一堂,高谈阔论,饮酒为欢,其乐何如。
下联用苏东坡的典故,因为苏东坡在杭州当过知州,又是大文豪,自然与西湖边的“崇文书院”联系起来。
春婆一梦即春梦婆的典故。苏东坡在昌化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老妇人。
苏东坡就问她:“世事如何?”老妇人回答说:“世事如春梦耳。”苏东坡继续问:“怎么说?”老妇人回答说:“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苏东坡点点头。从此,人们就把这个老妇人称为“春梦婆”。
“春婆一梦”也就是看开功名富贵的意思,体现出苏东坡对山水自然的喜爱。
“棕鞋芒袜”,化用了苏东坡名句,自然接上此种看淡名宦之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下联主要写远离名缰利锁,感悟自然美好,获得心灵安宁,于书院日常生活的诗情画意中获得一种精神自由。
当然,薛时雨之所以会这么写,是因为他也曾担任过杭州知府。在担任杭州知府任上,薛时雨遭同僚诋毁,调任乡试主考官,辞官不赴,随后答应浙江巡抚马新贻的邀约,担任崇文书院的主讲。
换言之,薛时雨之所以写下这个下联,不但有类似苏东坡看破世情的一面,也有自比苏东坡之才华的小心思。
结合整个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薛时雨清丽文字下的激荡,感受到他得到自然风光治愈的心情。也因此,此联可谓情文并茂,耐人寻味。
第3副对联:北宋负孤忠,春梦一场,忘记翰林真富贵;南荒留雅化,清风百世,辟开瘴海大文章。
这是海南儋州东坡书院的对联,也用了春梦婆的典故。
对联点明了苏东坡一生坎坷的命运,赞颂了苏东坡对海南文化做出的贡献,文字概括力很强,对仗很工整,当真令人拍案叫绝。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