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以道为标准观阅众生,就是以人性观人,以万物的性质、本质观万物
844745

以道为标准观阅众生,就是以人性观人,以万物的性质、本质观万物

紫网2023-10-14 15:04:380

万古以来,万物生灭不息、轮回不断;众生熙熙攘攘,如享太宰、如春登台,直至尘归尘土归土。

一切终将逝去,万物可灭、人亦可逝。循环往复,又会有新的人与万物诞生。

人与万物虽然始终在不断改变、轮回,但是人性永恒,万物其质不变。

道便是代指人与万事万物的本源、本性、本质。道便是人与万事万物的本质。

以道为标准观阅众生,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不窥牖便可见天道。

什么是以道观众生?

以道观众生:就是以人性观人,以万物的性质、本质观万物。

万物可变,人可变,其性不变、其质不变。

什么是以人性观人?

以人性观人,就是不以外貌、长相、财富、地位、声望、亲疏远近等观人。

所谓人性,就是指:只要是人,得到就会喜、讨厌就会怒、失去就会悲、碌碌无为就会忧、抗拒就会恐,走神、分神、失神就会惊。

这些都是人类生存的底层逻辑,万古不变。无论轮回多少世,人还是这些性情,不会变。

所以众生都在拼命去获得、去索取,害怕失去,害怕忧愁,怯于反抗,惧于惊吓。

所以欢乐的人,得到的多;易怒的人,讨厌的多;忧愁的人,无所事事的多;悲伤的人,失去的多;恐惧的人,躲避的多;惊惧的人,分神的多。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是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本章主要论述了道的具体形象——恍、惚、窈、冥,说明了以道观世界,便可以知道众生的情况。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思就是说:道生之,德畜之;道生养万物,德畜养万物;大德之道包容万物的特性,是因为它紧跟道,丝毫不违背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意思就是说:如果把道比作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特性就是恍和惚。

道,就是恍恍惚惚、惚惚恍恍,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能看得到又好像看不到。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意思就是说:道在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之中,的的确确存在着类似于万物的表象与实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就是说:大道曲折深远、微小精妙、晦涩昏暗,其中存在着万事万物的精髓本质。这种精髓最重要、最根本、最真实。

这种道之精髓,才是最值得人们信赖的东西。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意思就是说:万古以来,大道之名从来不曾远去、不曾离去,道之精髓一直都在,可以用它来观阅众生的情况。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意思就是说:我是依靠什么知道人与万事万物的情况的呢?就是以此、以道,凭借道。

所以《道德经》本章就是介绍了老子自己以道观阅众生,以道观阅万事万物。

道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恍恍惚惚,好像不存在,但它代表着万物的精髓,代表着万事万物的本源、本性、本质。

以道为标准,观阅众生,就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

因为万古以来,人虽然在变,其本性不变;万物虽然个个不同,但其本质相同。

把握了本质,也就把握了道,把握了一切。

以道观阅众生,众生的情况就皆在你眼中。

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万物皆有道,人亦皆有道。只不过人之道,有大道有小道。

大道至简,小道繁杂;大道大而公,小道小而私。

世人大多被外物所扰、被私利所困,只能得小道而失大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