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复一重,遥遥有青山
年岁不大之时,曾仰望过门前万古青山,见其形似波涛绵延不断,便无法理解为何山要用“一座”来形容,明明似极长的巨型屏障,明明宽大的似围困猎场,却以“一座”来形容,实在是很不形象。
想要认识一座山,便要走出那座山。等真正站在山巅之时,再俯瞰那片山,便知道为何以“一座”来形容了,因为群山绵绵真的是由一座山一座山组合起来的,翻过一座山其后还有一座山,重重叠叠的山峰坐落,才汇聚了这连绵青山。
千仞山头更有山,一山去后一山还。
林峦有路春回绿,仙洞无人夜启关。
——宋·袁说友《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其一》节选
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中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这首诗倒解了我为何连这种常识都没有的尴尬。看山当如此,从山的正面来看它,这山便似走蛇般横亘在眼前,终日以此角度望山,自然而然便将这无穷群山串联成一脉,那么将山之形当作连绵的波浪状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而生活在群山侧面的人户,开门就能见山。山之大,将旁侧的山峰悉数挡去,这里的人们便不知其后有山,山在他们的眼里便更显嶙峋更显陡峭,高峰如箭般拔地而起,危险而不敢攀。
当然,宋人写诗讲究个哲理性。苏轼明面上确实在说庐山,但是他却是在借看山的角度来阐明人生的道理。我们生活在熙熙攘攘的尘世里,会遇到很多事情,有时候很幸运,我们可以做个旁观人,清楚的洞悉事物的本质。有时候却很不凑巧,成了当局者,前途朦朦似迷障,此时,我们便要跳出这个圈,以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所在,这样才能不被事物所迷惑。
等我能够跳出这个圈时,我才知道原来家乡的山是如此的多样。
宋僧释文珦有首诗挺有趣的,诗名《水西》,原文如下:
水西多好山,山光足娱人。
一重复一掩,比比如鱼鳞。
居来三十年,仙佛皆其邻。
鱼鸟不忘情,朝暮长相亲。
遁世乃吾性,非因来避秦。
曾不事缘饰,庶事全天真。
早尝知梦幻,视身若无身。
无生以为乐,此乐难具陈。
他说重重叠叠的群山如同鱼身上的鳞片,将重掩的群山比成鳞片倒是有趣,他的思维一定很发散。这样的描写角度绝对不是将自己放在山前或是山侧看的,而是直接将自己与天齐,站在天上去俯瞰大地。这般看,才能看出重山似鱼鳞。以前去过桂林,我觉得诗中描写的山很像桂林那边的山,那里的山极其秀美,群山绵绵坐落于曲曲折折的水边,墨绿色的山头如同水墨画里跳出一般,远远望去小巧可爱。待日暮时分,霞光投射在群山和水面上,碎金跳跃,真的和鱼鳞一模一样。
以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这重山复岭,会收获很多山野之趣。若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又能收获什么呢?
如果我们站在高人雅士的角度去欣赏这绵绵青山,那么山里的一切都是值得欢喜的。
新秋一雨洗林关,晚色清澄满望间。
风静白云横不断,山前又叠一重山。
——宋·徐玑《新秋》
山里落了一场雨,林间积留的尘埃散失于倾洒的雨水里,余下的只有无尽的清新。
“晚色清澄满望间”,我们可以猜测,傍晚时分,雨停了下来,清莹的月光将山林照亮,月色入林,空山静籁,这样的场景是符合“清澄满望间”的。
不过第三句“风静白云横不断”与标题所取的《新秋》又不能让我们这般曲解原意。仍能见白云飘飘,那么这场雨应该早就歇了下来,此时虽已接近日暮时分,但却是刚刚入秋,天色还未完全暗沉下来,仍能见夕阳大好。白云从山谷中升起,披上晚间的霞衣,穿梭在重重青山里。
入秋的那场雨,承载着多少欢喜。王维也爱那场雨,于是便有了《山居秋暝》中所描绘的惬意舒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果我们站在路人的角度去攀爬这起伏高山,那么便会陷入一场人与山之间的僵局。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这简直是山的骗局。满心欢喜走入山路里,却不料是走进山的圈套里,一重山便是一重关,根本走不完,根本没有尽头。
不过杨万里的这首《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用极为平淡的语言便将山的特点极为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全文似没有雕琢般,尽显天然。而且他也不是让我们从横看侧看的角度去观看这千山万壑。他让我们走进这大山,置身其中,待我们被奇峰罗列的群山折磨得不成样子后,方告诉我们“一山放出一山拦”。
几年前,我也攀爬过我们这里的一座不知名野山,硬生生走了四万多步。见过峰巅的林间积雪,原以为才爬一座山,回首望去,殊不知早已攀爬了几条山脉。阳光照在林间的积雪上,如同置身在北方的广袤森林里。
站在群山之上的我,俯瞰山脚的我,一览众山小的我,有一首诗可以来表达当时情景。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
——唐·秦系《题茅山李尊师山居》
其实这首诗的作者仍然存疑,这里虽标注的是秦系作,不过还有另一种记载,认为此诗乃是严维所创,都写出来是因为以防大家被误导。
“回看云壑一重重”,只有足够高时,才有资格“回看”。大步向前,不管背后,当走不下去的时候猛然回首望去,原来万壑千岩皆在脚下。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此写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无数的青山便似无数的剑阁险关,初时觉峥嵘崔嵬,畏途巉岩不可攀,待走过去时,便都化为沿途风景了。当我们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将我们重拳击碎。当我们埋头向前无视深渊的时候,等那时再回头,那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若山真只似波涛缠绕,没有那一重一重乃至无数重的阻隔,人们便也不会借山高山远来表达思念了。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五代十国·李煜《长相思》
年少时,走不出那座山。年长后,重重叠叠的山遮掩住儿时的净土,便再也走不回山了。
-作者-
盈昃,一个爱诗词、爱江南的人。幻想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愿望是“一生好入名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