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贾宝玉不爱读书,为什么北静王一见他,就十分赏识?
845045

贾宝玉不爱读书,为什么北静王一见他,就十分赏识?

紫网2023-10-15 09:06:040

秦可卿出殡一回,北静王第一次出场,他出场不只是为了给秦可卿路祭送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借此见一见衔玉而诞的贾宝玉。在此之前,北静王和贾宝玉从未见过面,但两人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尤其北静王,第一次见面,就十分赏识和看好贾宝玉,这是为什么?按理说,初次见面,很难真正了解一个人,看好和欣赏更谈不上,为什么北静王却当着贾政面夸宝玉“雏凤清于老凤声”,说他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呢?有人可能会说,这完全就是人情上的客套话,谁不会夸亲戚家孩子呀。但从原文来看,北静王并不是有意夸赞宝玉,那话也不像客套话。因为紧接着,他后面还说要邀请宝玉常去府上谈会,这样学问就可以日进。因为他的府上,有不少名士高人。一个王爷,借着秦可卿葬礼,向贵族公子发出常来常往的邀请,而且言辞恳切,不像客套。北静王为什么这么欣赏贾宝玉?

首先,贾宝玉衔玉而诞的传奇出生方式,早已传遍全城,北静王自然也知道,只是无缘一见。所以他在见宝玉之前,应该就已经因为好奇而有了几分好感。他见到宝玉之后,见宝玉面若春花,目如点漆,穿着也十分得体,就笑说,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也就是说,贾宝玉的名声早已传出去了,北静王也早有耳闻,不只是他衔玉而诞的出生方式。以前只是听闻,这次见了真人,而且与传闻是一致的,甚至真人比传闻还要好,北静王对贾宝玉的好感度自然增加了。其次,贾宝玉不只是长得如宝似玉,北静王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自然更加喜欢和看好他。一个人的学问、修养,通过语言、谈吐很容易就表现出来,这个是装不出来的,贾宝玉虽然不喜欢读正经书,但杂学旁收,有些歪才,况且本就是世家公子,学问和修养当然不会差。他不是薛蟠那样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性情奢侈,言语傲慢的纨绔子弟,也不是珍琏之流那种皮肤滥淫之辈,他是标准的贵族公子哥,无论穿着,言行,样貌,才情,都不差,北静王这样年未弱冠,形容秀美的王爷,自然喜欢。

如果说前面北静王见了宝玉,看了他的玉只是增加了好感,那么在与宝玉简单交流之后,北静王很快对贾宝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为他将来会有出息,所以从单纯的好感,变成了赏识和看重。因为宝玉谈吐不凡,如果他真的将心思用在仕途上,当然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这也是北静王看好宝玉的重要原因。毕竟过去,对男人来说,读书考功名是第一位的,尤其富家子弟,只有这样才能光宗耀祖,延续家族的富贵荣华,也才能够有资格出入侯门公府,与北静王这样的王爷结交。可能有人会说,北静王被贾宝玉的外表欺骗了,后人嘲讽贾宝玉的《西江月》里不是说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吗?不是说他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吗?这是曹公的反讽,贾宝玉只是不喜欢读正经书,并不是说,他没能力读正经书,或者说他读正经书,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他只是不屑于此罢了。

再次,北静王虽然是王爷,但是年轻王爷,还不到二十岁,比宝玉大不了几岁,可以算是同龄人,自然也会有更多话题。如果他是忠顺亲王那样的,或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王爷,即便再看好贾宝玉,估计也不会邀请他常去府上谈会,更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好感,甚至还将皇帝送的念珠转赠给了他。北静王府上不少能人异士,在他眼中,有着传奇出生方式的贾宝玉,应该也算一号人物,所以他简单与宝玉交谈后,很快对宝玉另眼相看,并发出邀请。因此,北静王看好宝玉,目的应该不是单一的,除了觉得贾宝玉前途不可限量,可以好好培养之外,他也想着借此与宝玉结交,让宝玉常去他府上,将能人异士都聚在他府里,以便充实自己的力量。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