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红楼梦:贾府的富贵兴衰史,用《易经》中的四个字就概括了
845240

红楼梦:贾府的富贵兴衰史,用《易经》中的四个字就概括了

紫网2023-10-15 12:04:510

始通和正,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原为《易经》中乾卦的卦辞。“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万物和谐,各有其利,固贞得终。

“元”者,领天道自然,为万物本源。贾府之“元”即为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他们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建立功勋伟业,给子孙打下鲜花锦簇,烈火烹油的泼天富贵。但不得不提的是,宁荣二公与皇室的关系很微妙:既非皇亲国戚,又非文武举试入朝为官。因此贾府的荣华没有牢固的基础,全在君上的一念之间,这也为后期抄家埋下伏笔。

“亨”者,亨通,即需云行雨施,足以合礼,方可通达。“亨”为“元”的发展,若说“元”可以代表四季中的“春”,“亨”则为“夏”,是“元”的发展。自然,贾府省亲时的繁华已极即为“亨”。

元妃省亲一回将贾府的富贵风流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元妃省亲的大观园,贾政带着众多清客相公走了半日,“才游了十之五六”,然而这么大的园子,最热闹时也才住了贾府三姐妹、宝黛钗、李纨,史湘云只是偶尔来,且多时与贾母住一起,至于后面的邢岫烟,薛宝琴等人,皆为匆匆过客,暂住于此。

曾有人推算过,大观园占地约在千亩以上,其建造之耗时伤财可想而知。就连长住宫中,见惯皇家富贵的元妃都觉省亲大观园奢华过费。在繁华之后,盛极转衰,省亲过后,贾府的各种问题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加剧了名门望族的幻灭。

与此同时,贾府所布恩泽,也不过接济刘姥姥而已。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金钏被赶出贾府后跳井,贾赦想要强娶鸳鸯,撵走晴雯,用土和马粪填满焦大的嘴等,一切不人道的行为,都违背“合礼”的准则,行善者寡,逆施者众,因此,贾府的覆灭在道义层面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利”者,各正其命,保合太和。即精神和物质都能够按需分配,持盈保泰,在利益面前要维持义礼,符合义礼则取,不符则弃。文中提到,宝玉和黛玉的月钱基本为每月二两,并且时常有贾母和王夫人怜爱增加,大致为五两左右,与王熙凤持平,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小姐大概四两,二两月钱,还有额外的二两脂粉钱,几个通房大丫头们的月钱为一个月一吊钱至一两不等,小丫头们则为一个月几百钱。

与固定月钱相对应的,还有主子的上级的赏赐。宝黛和三位小姐有贾母、元妃等人的赏赐和体恤,大丫头们与上级关系好的也会得到额外的赏赐,比如贾宝玉房里的几个大丫头就时常能吃到宝玉留的好的吃食,那些嫲嫲们替主人跑腿办事也会得到吃酒钱,但是小丫头们通常没有地位,也得不到这些赏赐,稍有姿色的如柳五儿、小红、龄官等,便招来非议,结局凄惨。

在等级分明的社会,只有掌权者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并非勤劳致富,在大观园也不例外。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掌权者,灰色收入不可谓不多,挪用公款放贷,弄权铁槛寺,将利益统统收入囊中,贪心不足,反而落得草革裹尸,潦草而终。

而贾府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的不止王熙凤一人,比如周瑞争买田地,贾珍为儿子和儿媳妇买名位等。贾府开销无度,奢靡的生活需要巨大的开销,只靠朝廷的俸禄和赏赐,还有收租的钱是远远不够的,当利欲熏心,便会投入这些灰色产业。但不合规、不合义的收入很难在手中留存,不正之利终会招来祸害。

“贞”者,善始善终,持之以恒。贾府从第一代祖上的战场拼杀,才有了名爵,戚序本有批语:“大凡有势者未尝有意欺人。奈群小蜂起,浸润左右,伏首下气,奴颜婢膝,或激或顺,不计事之可否,以要一时之利。有势者自认豪爽,斗露才华,未审利害,高下其手,偶有成就,一试再试,习以为常,则物理人情皆不论。又财货丰馀,衣食无忧,则所乐者必旷世所无。要其必获,一笑百万,是所不惜。其不知排场已立,收敛实难,从此勉强,至成蹇窘,时衰运败,百计颠翻。昔年豪爽,今朝指背。”此语贴合王熙凤至矣,想一展才华,却枉害性命,衰败时运。按照王熙凤管家的才能,如果不贪,不逞,作长久计,贾府未必覆灭如此。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从贾源贾演的创业,到贾蓉辈的败业,非一日之寒。元亨利贞为一个轮回,那个年代的贾府被抄了,在别的年代的望族未必就能谨记教训,人心向来贪欲,如果能够明理,知义,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那么像这样轰然的悲剧自将减少。

作者:江海逢,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