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白居易《晚出西郊》:在秋天的傍晚里
845243

白居易《晚出西郊》:在秋天的傍晚里

紫网2023-10-15 12:05:070

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傍晚总能引起你我的无限情思,漫步于夕阳下,任思绪在空中飞扬,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某个黄昏,有感而发,写下了《晚出西郊》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

“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闲散的官吏清闲得如同宾客;这贫乏的州县清冷得如同村落。如今,诗人已步入老年,他虽然还担任着官职,但已几乎没有了公务,这让他失去了参与感,觉得自己在官府就像一个外来的宾客。更何况,任职的州县冷落贫乏,即使有大把的时间,也很难找到消遣之地,这更让人觉得孤独寂寞。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初秋的风吹过了湖的北岸;落日的余晖映着城郭的西门。于是,在一个初秋的黄昏,诗人独自外出散步,他来到城郭外的湖泊旁,望着湖面上的阵阵涟漪,感受着颇有凉意的秋风。此时,夕阳斜挂,金黄的余晖映照着城郭的西门。初秋的黄昏是如此静谧美好,而内心却为何会感到荒凉?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懒得用镊子拔掉便听任胡须变白;停止治疗只任凭眼睛变得昏花。诗人转而写自己的现状,如今,他已经接受了正在老去的现实,已不再用镊子拔掉变白的胡须来对抗时光,也不再治疗变得昏花的眼睛来使自己看得清晰。在匆匆而逝的时光面前,他决定认输,在人生的秋季里默默怅惘。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年老之后又有什么用呢?已很少觉到兴味并且沉默寡言。诗人不曾忘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的人生理想。如今,虽则年老,但仍希望能够老骥伏枥,却徒劳地发现,自己早已百无一用了,这该是一种怎样的落寞呢?于是,在这初秋的黄昏里,诗人沉默地面对一颗麻木的心灵。

你曾经期待过怎样的初秋?你曾经期待过怎样的傍晚?有金色的余晖,有凉爽的秋风,有高飞的归鸟,有黄绿的草树,有长长的影子……所有一切,都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灵来体会,一旦心灵麻木,那么,你我还能体会到其间的感动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