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381-400)
845244

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381-400)

紫网2023-10-15 12:05:110

收集人:潘长宏

2023年10月4日

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下了好多的古人说的话语,有的都是人生的经典之语,我把这些话语原文与译,与朋友进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381(子曰:)“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处于危险地步,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

382·苟利国度,不求富贵。

[译文]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会去贪图金钱和地位。

383·(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译文]孔子说:“推荐人才时对内不避自己的支属,对外不避曾经恼恨过自已的人。”

384·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飞蛾扑火。

38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纠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8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快,只有勤奋生计就不会困倦。

387·《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恃无恐。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泰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防备就没有了祸患。

38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建学说。即使过了良久也不会被放弃,这就叫做不朽。

389·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译文]我据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威望来避免怨尤。

390·临患不忘国,忠也。

[译文]面临祸害仍不忘国家,这是虔诚的表现。

391·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译文]所谓孝,就是上天的标准,大地的准则,人的最根本的品行。正确而不可改变的道理,民众以此为法则。

392·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色是从蓝草中提掏出来的,可是它比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结成的,可是它比水还要严寒。

39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译文]沉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在这里发生起来;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蚊龙就在这里生长起来;凑集起善行养成崇高的品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惟就具备了。

39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持之以恒,金石可镂。

[译文]雕刻如果中途而废,连腐败了的木头也弄不断;雕刻如果坚定不移,金属和石头也能刻得动。

395·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译文]见到善良的行为,必定端端正正地反诘自己;见到不仁慈的行为,必定引起忧惧,认真地检查自己。

39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译文]做人不讲礼仪,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节,就不会胜利;国家不讲礼仪,就不得安定。

397·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出生惑。

[译文]公正产生光明,偏私产生黑暗;端庄产生通达,诈伪产生闭塞;诚信产生神明,夸诞产生惑乱。

398·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媚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译文]君子尊崇别人的德行,赞赏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出于献媚;依照正义的尺度,直接举出别人的过失,也不是毁谤抉剔。

39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译文]正义在先私利在后的,光彩;私利在先正义在后的,耻辱。光荣的,常常灵通;羞辱的,常常途穷。

400·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译文]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施,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