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491:名气就是“实力”
845344

《资治通鉴》491:名气就是“实力”

紫网2023-10-15 13:43:160

学习内容:【原文】俄而杨佺期、桓玄至石头,殷仲堪至芜湖。元显自竹里驰还京师,遣丹杨尹王恺等发京邑士民数万人据石头以拒之。佺期、玄等上表理王恭,求诛刘牢之。牢之帅北府之众驰赴京师,军于新亭。佺期、玄见之失色,回军蔡洲。朝廷未知西军虚实,仲堪等拥众数万,充斥郊畿,内外忧逼。左卫将军桓脩,冲之子也,言于道子曰:“西军可说而解也,脩知其情矣。殷、桓之下,专恃王恭,恭既破灭,西军沮恐。今若以重利啖玄及佺期,二人必内喜。玄能制仲堪,佺期可使倒戈,取仲堪矣。”道子纳之,以玄为江州刺史。召郗恢为尚书,以佺期代恢为都督梁、雍、秦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以脩为荆州刺史,权领左卫文武之镇,又令刘牢之以千人送之。黜仲堪为广州刺史,遣仲堪叔父太常茂宣诏,敕仲堪回军。张骧子超收合三千余家据南皮,自号乌桓王,抄掠诸郡。魏王珪命庾岳讨之。杨轨屯廉川,收集夷、夏,众至万余。王乞基谓轨曰:“秃发氏才高而兵盛,且乞基之主也,不如归之。”轨乃遣使降于西平王乌孤。轨寻为羌酋梁饥所败,西奔海(1),袭乙弗鲜卑而据其地。乌孤谓群臣曰:“杨轨、王乞基归诚于我,卿等不速救,使为羌人所覆,孤甚愧之。”平西将军浑屯曰:“梁饥无经远大略,可一战擒也。”饥进攻西平,西平人田玄明执太守郭倖而代之,以拒饥,遣子为质于乌孤。乌孤欲救之,群臣惮饥兵强,多以为疑。左司马赵振曰:“杨轨新败,吕氏方强,洪池以北,未可冀也。岭南五郡,庶几可取。大王若无开拓之志,振不敢言,若欲经营四方,此机不可失也。使羌得西平,华、夷震动,非我之利也。”乌孤喜曰:“吾亦欲乘时立功,安能坐守穷谷乎?”乃谓群臣曰:“梁饥若得西平,保据山河,不可复制。饥虽骁猛,军令不整,易破也。”遂进击饥,大破之。饥退屯龙支堡。乌孤进攻,拔之,饥单骑奔浇河。俘斩数万。以田玄明为西平内史。乐都太守田瑶、湟河太守张裯、浇河太守王稚皆以郡降。岭南羌、胡数万落皆附于乌孤。西秦王乾归遣秦州牧益州、武卫将军慕兀、冠军将军翟瑥帅骑二万伐吐谷浑。冬十月癸酉,燕群臣复上尊号。丙子,长乐王盛始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段氏曰皇太后,太妃丁氏曰献庄皇后。初,兰汗之当国也,盛从燕主宝出亡,兰妃奉事丁后愈谨。及汗诛,盛以妃当从坐,欲杀之。丁后以妃有保全之功,固争之,得免,然终不为后。大赦。殷仲堪得诏书,大怒,趣桓玄、杨佺期进军。玄等喜于朝命,欲受之,犹豫未决。仲堪闻之,遽自芜湖南归,遣使告谕蔡洲军士曰:“汝辈不各自散归,吾至江陵,尽诛汝余口。”佺期部将刘系帅二千人先归。玄等大惧,狼狈西还。追仲堪至寻阳,及之。仲堪既失职,倚玄等为援,玄等亦资仲堪兵,虽内相疑阻,势不得不合。乃以子弟交质。壬午,盟于寻阳,俱不受朝命,连名上疏申理王恭,求诛刘牢之及谯王尚之,并诉仲堪无罪,独被降黜。朝廷深惮之,内外骚然。乃复罢桓脩,以荆州还仲堪,优诏慰谕,以求和解。仲堪等乃受诏。御史中丞江绩劾奏桓脩专为身计,疑误朝廷。诏免脩官。初,桓玄在荆州,所为豪纵。仲堪亲党皆劝仲堪杀之,仲堪不听。及在寻阳,资其声地,推玄为盟主,玄愈自矜倨。杨佺期为人骄悍,玄每以寒士裁之。佺期甚恨,密说仲堪以玄终为患,请于坛所袭之。仲堪忌佺期兄弟勇健,恐既杀玄,不可复制,苦禁之。于是各还所镇。玄亦知佺期之谋,阴有取佺期之志。乃屯于夏口,引始安太守济阴卞范之为长史以为谋主。是时,诏书独不赦庾楷,玄以楷为武昌太守。初,郗恢为朝廷拒西军,玄未得江州,欲夺恢雍州,以恢为广州。恢闻之,惧,询于众,众皆曰:“杨佺期来者,谁不戮力,若桓玄来,恐难与为敌。”既而闻佺期代己,乃与闾丘羡谋阻兵拒之。佺期闻之,声言玄来入沔,以佺期为前驱。恢众信之,望风皆溃,恢请降。佺期入府,斩闾丘羡,放恢还都,至杨口,殷仲堪阴使人杀之,及其四子,托言群蛮所杀。西秦乞伏益州与吐谷浑王视罴战于度周川,视罴大败,走保白兰山,遣子宕岂为质于西秦以请和。西秦王乾归以宗女妻之。凉建武将军李鸾以兴城降于秃发乌孤。十一月,以琅邪王德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征虏将军元显为中领军,领军将军王雅为尚书左仆射。辛亥,魏王珪命尚书吏部郎邓渊立官制,协音律,仪曹郎清河董谧制礼仪,三公郎王德定律令,太史令晁崇考天象,吏部尚书崔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渊,羌之孙也。杨轨、王乞基帅户数千自归于西平王乌孤。十二月己丑,魏王珪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天兴。命朝野皆束发加帽。追尊远祖毛以下二十七人皆为皇帝。谥六世祖力微曰神元皇帝,庙号始祖;祖什翼犍曰昭成皇帝,庙号高祖;父寔曰献明皇帝。魏之旧俗,孟夏祀天及东庙,季夏帅众却霜于阴山,孟秋祀天于西郊。至是,始依仿古制,定郊庙朝飨礼乐。然惟孟夏祀天亲行,其余多有司摄事。又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二千家于代都。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皆为畿内。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师以监之。己亥,燕幽州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尹张顺坐谋反诛。初,琅邪人孙泰学妖术于钱唐杜子恭,士民多奉之。王珣恶之,流泰于广州。王雅荐泰于孝武帝,云知养性之方,召还,累官至新安太守。泰知晋祚将终,因王恭之乱,以讨恭为名,收合兵众,聚货钜亿,三吴之人多从之。识者皆忧其为乱,以中领军元显与之善,无敢言者。会稽内史谢輶发其谋。己酉,会稽王道子使元显诱而斩之,并其六子。兄子恩逃入海,愚民犹以为泰蝉蜕不死,就海中资给恩。恩乃聚合亡命,得百余人,以谋复仇。西平王秃发乌孤更称武威王。是岁,杨盛遣使附魏,魏以盛为仇池王。【原文华译】1 不久,杨佺期、桓玄到达石头城下,殷仲堪军到了芜湖。司马元显从竹里飞驰回到京师,派丹杨尹王恺等征发京师士民数万人据守石头城,抵御西军。杨佺期、桓玄等上表,为王恭辩护,要求诛杀刘牢之。刘牢之率北府兵驰赴京师,驻军于新亭。杨佺期、桓玄见之失色,回军蔡州。朝廷不知西军虚实,殷仲堪等拥众数万,充斥京畿地区,朝廷内外忧逼。左卫将军桓修,是桓冲的儿子,对司马道子说:“西军可以靠一个说客就解决,我了解他们的内情。殷仲堪、桓玄敢于长驱直下,全是仗恃有王恭,王恭既已破灭,西军沮丧恐惧。现在如果以重利收买桓玄及杨佺期,二人必定暗暗欢喜;桓玄能控制殷仲堪,杨佺期则可以让他倒戈,自然可以生擒殷仲堪。”司马道子采纳,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召郗恢回朝廷任尚书,任命杨佺期替代郗恢为都督梁州、雍州、秦州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任命桓修为荆州刺史,暂时监管左卫将军府文武官属,又令刘牢之派军队一千人护送他。罢黜殷仲堪为广州刺史,派殷仲堪的叔父、太常殷茂前往宣诏,下令殷仲堪回军。2 张骧(故后燕辅国将军,中山陷落时,归降北魏)的儿子张超收留集合三千余户人家,占据南皮,自号乌桓王,在北魏诸郡抢掠。北魏王拓跋珪命庾岳讨伐。3 杨轨屯驻在廉川,收集夷人、汉人,部众发展到一万多人。王乞基对杨轨说:“秃发氏才高而兵盛,并且是我的主人,不如去归附他。”杨轨于是遣使向西平王秃发乌孤投降。不久,杨轨又被羌族酋长梁饥击败,向西逃奔海,袭击乙弗鲜卑部落,占据了他们的土地。秃发乌孤对群臣说:“杨轨、王乞基归诚于我,但在他们遭到攻击的时候,你们不速速相救,让他们被羌人击溃,我非常惭愧。”平西将军浑屯说:“梁饥没有经远大略,可以一战而擒。”梁饥进攻西平,西平人田玄明逮捕太守郭倖,自己取而代之,抵御梁饥,送儿子给秃发乌孤做人质。秃发乌孤准备救援,群臣害怕梁饥兵强,犹疑不决。左司马赵振说:“杨轨新败,吕氏方强,洪池以北地区,我们无法到手。而岭南五郡,却很有机会攻取。大王如果没有开疆拓土之志,我不敢说;但如果要经营四方,这就是机不可失。假使让羌人得了西平,汉人、夷人都人心震动,对我们不利。”秃发乌孤喜悦地说:“我也想乘时立功,怎么能坐守穷谷呢?”于是对群臣说:“梁饥如果得了西平,仗恃山河险要,就再也制不住他了。梁饥虽然骁猛,但是军令不整,容易击破。”于是进击,大破梁饥。梁饥退屯龙支堡。秃发乌孤进攻,攻拔,梁饥单骑逃奔浇河,部众被俘虏斩首的有数万人之多。秃发乌孤任命田玄明为西平内史。乐都太守田瑶、湟河太守张裯、浇河太守王稚都献出本郡投降,岭南羌人、匈奴人数万篷帐都归附秃发乌孤。4 西秦王乞伏乾归派秦州牧乞伏益州、武卫将军乞伏慕兀、冠军将军翟瑥,率骑兵二万人讨伐吐谷浑。5 冬,十月十四日,后燕群臣再次向慕容盛奉上尊号,十月十七日,长乐王慕容盛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段氏为皇太后,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当初,兰汗当国时,慕容盛跟从后燕主慕容宝逃亡,兰妃侍奉丁后愈加恭谨。等到兰汗被诛,慕容盛认为兰妃应当连坐,要杀她;丁后认为兰妃有保全之功,坚决反对,兰妃才得以免死。但是,终究不让她做皇后。6 晋国大赦。7 殷仲堪接到诏书,大怒,催促桓玄、杨佺期进军。桓玄等则非常欢喜,想要接受朝廷命令,犹豫未决。殷仲堪听闻这种情况,即刻从芜湖回军,遣使告谕蔡州军士们说:“你们赶紧各自散归,否则,等我到了江陵,杀光你们全家!”杨佺期的部将刘系率两千人先回。桓玄等大惧,狼狈西还,在寻阳追上殷仲堪。殷仲堪已经失去荆州刺史的职位,只能倚靠桓玄等为外援,桓玄等也要依靠殷仲堪的军队,所以他们虽然相互猜忌,形势上又不得不联合起来。于是互相交换子弟为人质,十月二十三日,三人在寻阳盟誓,都拒绝接受朝命,联名上疏,为王恭申辩,要求诛杀刘牢之及谯王司马尚之,并且上诉说殷仲堪无罪,为什么唯独他被降黜。朝廷深为忌惮,内外骚然。于是又罢黜桓修,把荆州还给殷仲堪,优诏慰谕,以求和解,殷仲堪等于是受诏。御史中丞江绩上奏弹劾桓修等人只为自己利益打算,疑误朝廷,皇帝下诏,将桓修免职。当初,桓玄在荆州,横行霸道。殷仲堪的亲党都劝殷仲堪杀他,殷仲堪不听。后来在寻阳,又要利用桓家的声望,推举桓玄为盟主,桓玄更加自矜倨傲。杨佺期为人骄悍,桓玄总是把他当寒门出身,轻视他。杨佺期怀恨在心,秘密游说殷仲堪,说桓玄终究是个祸患,请求在盟誓的祭坛上袭杀他。殷仲堪忌惮杨佺期兄弟勇健,担心如果杀了桓玄,就无法再控制杨氏兄弟,苦苦劝阻他。于是盟誓之后,各回自己镇所。桓玄也知道了杨佺期的阴谋,暗地里也对杨佺期起了杀心,于是屯兵于夏口,任命始安太守济阴卞范之为长史,做他的军师。当时,诏书唯独没有赦免庾楷,桓玄任命庾楷为武昌太守。当初,郗恢为朝廷抵御西军,桓玄没有得到江州,想要夺取郗恢的雍州,任命郗恢为广州刺史。郗恢听闻,惧怕,询问部属们的意见,众人都说:“如果杨佺期来,谁敢不勠力作战?如果桓玄来,恐怕我们难以与他为敌。”既而听闻是杨佺期来替代自己,于是与南阳太守闾丘羡商量,准备武力抵抗。杨佺期听闻,声言桓玄将从沔水西上,他只是先锋。郗恢的部众深信不疑,望风而溃,郗恢请降。杨佺期进入郗恢府,斩闾丘羡,放郗恢回京。郗恢一家走到杨口,殷仲堪秘密派出杀手,将他和四个儿子一并刺杀,托言是群蛮所杀。8 西秦乞伏益州与吐谷浑王慕容视罴战于度周川,慕容视罴大败,逃走,据守白兰山,派儿子慕容宕岂到西秦做人质,请和,西秦王乞伏乾归把宗室女儿嫁给慕容宕岂为妻。9 凉国建武将军李鸾献出兴城,投降秃发乌孤。10 十一月,晋国任命琅玡王司马德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征虏将军司马元显为中领军,领军将军王雅为尚书左仆射。11 十一月二十三日,北魏王拓跋珪命尚书吏部郎邓渊建立官制,制定皇家礼乐,仪曹郎、清河人董谧制定礼仪,三公郎王德制定法律,太史令晁崇考察天象,由吏部尚书崔宏总负责裁定,奠定永久不变的礼仪、法律和制度。邓渊,是邓羌的孙子。12 杨轨、王乞基率数千户人家归附西平王秃发乌孤。13 十二月二日,北魏王拓跋珪即皇帝位,大赦,改年号为天兴。命朝廷官员和平民百姓,都束起头发,戴上帽子;追尊远祖拓跋毛以下二十七人皆为皇帝;追谥六世祖拓跋力微为神元皇帝,庙号始祖;祖父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父亲拓跋寔为献明皇帝。北魏旧俗,每年孟夏四月祭祀上天及东庙,季夏六月率众到阴山祭祀霜神,孟秋七月祭祀上天于西郊。至此,开始依仿汉族儒家古制,制定郊庙及祭祀礼乐。不过,只有孟夏四月祭天,由皇帝亲自执行,其余多由有司摄事。又用崔宏的建议,自称拓跋氏是黄帝之后,为土德。迁徙六州二十二郡郡守、县令、豪杰二千家于代都。东至代郡,西到善无,南到阴馆,北到参合,都为京畿地区,京畿之外的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设置八部帅,分别监管。14 十二月十二日,后燕幽州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尹张顺被控谋反,伏诛。15 当初,琅玡人孙泰向钱塘人杜子恭学习妖术,士人和百姓多尊奉他。左仆射王珣对此非常厌恶,把孙泰流放到广州。而广州刺史王雅却将孙泰推荐给孝武帝司马昌明,说他懂得养生之道。孝武帝将孙泰召还。孙泰累积升迁,做到新安太守。孙泰知道晋朝将要灭亡,借着王恭之乱,以讨伐王恭为名,聚集军队,敛财巨亿,三吴之人大多跟从他。有见识的人都担忧他将作乱,但是因为中领军司马元显和他关系友善,没人敢说。会稽内史谢揭发他的阴谋,十二月二十日,会稽王司马道子派司马元显诱捕孙泰,连同他的六个儿子一起斩首。孙泰哥哥的儿子孙恩逃入海岛,愚民们还认为孙泰只是像蝉一样脱壳而去,并没有死,继续给躲藏在海岛的孙恩供应物资。孙恩于是聚合亡命之徒,得一百余人,准备复仇。16 西平王秃发乌孤改称武威王。17 这一年,之前归附晋国的杨盛遣使到北魏,请求投降北魏,北魏封杨盛为仇池王。

【学以致用】政治,就是博弈,在斗争与妥协中前进。谁会在博弈中成为牺牲品呢?看运气。

01,“盛以妃当从坐,欲杀之。丁后以妃有保全之功,固争之,得免,然终不为后。”慕容盛如果没有他老婆兰妃的求情,他早就被兰汗给杀了所以不让兰妃做皇后也是政治考量,但要杀他,应该是“装”的,演给大家看的。一个复国皇帝,不至于一上来就顶一个"忘恩负义”的帽子

02,关于桓修被免职这也是博弈中的代价殷仲堪退兵,是桓修的建议,他立了大功但是,朝廷需要平衡各方力量,于是又把他撸下来,给殷仲堪一个交代。这种事情很常见,历史上太多了如果换作其他人,有可能就是“借人头”的代价了所以这算不算运气好呢?但细看之后,或许还有一点桓修的老爸桓冲,可是与桓玄的老爸桓温,是兄弟关系,所以呢?又不完全是运气。

03,名气就是“实力”就跟品牌影响力一样"既而闻佺期代己,乃与闾丘羡谋阻兵拒之。佺期闻之,声言玄来入沔,以佺期为前驱。恢众信之,望风皆溃,恢请降。"桓温打下的名声,到了他儿子桓玄这里就是妥妥的实力,桓玄还没打过一仗,就被殷仲堪推举为盟主,郗恢的部众也望风而溃。他们是怕桓玄吗?只不过是怕桓温的威名而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