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与庄共舞——超越有待求无待【《齐物论》14】
845394

与庄共舞——超越有待求无待【《齐物论》14】

紫网2023-10-15 14:33:330

生命本真,活出真我。

【原文】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fu)蜩(tiao)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译文】

影子的影子责问影子说:“刚才你走动,现在你又不动了;刚才你坐着,现在你又站起来了;你怎么这样没有独立的操守啊!”影子回答说:“我是因为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对象也是因为有所依凭才那样的吗?我所依凭别的,也正如蛇依靠腹鳞才能爬行,知了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一样吗?我怎么知道所以要这样,所以不这样呢!”

【悟读】

相由心生,意随心动。

“人身小宇宙,宇宙大天地”。人身虽小,暗合天地。宇宙中,有一个秘密就是,你看到的世界是由你自己的心所造,正所谓“境由心生”

一般而言,做最好的自己,方能遇到最好的别人以及最好的生活;而最理想之人生,其实就是实现与这个世界及自己身心之和谐统一。

倘若你喜欢与烂人烂事纠缠,势必牵扯其中而无法脱身;假如你常与优秀为伍,与正能量相处,那么你便会越来越阳光,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之“罔两”,代表的是无待,即顺应大道;而“影子”则做不到无待,故而焦躁不安。庄子借助这一寓言,强调的是,超越有待,追求无待。

世人往往生活在一个圈子里,被裹挟着前进。于是,众生往往也就活在了假相之中。

生活是用来体验的,打破认知的牢笼,体验生命的本质。活出真我,是生命真正的本质。无奈世人往往以假作真,活在了无明之中,因而痛苦不已。

探寻生命之苦乐真意,或许如林中觅师,云里雾里,不知其所。

世间之人,多在避苦逐乐: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相处中的谈笑风生,问候时的风轻云淡……然而,生命之底色,究竟是苦还是乐?佛教之结论是人生有八苦,指的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

生命的本质固然是苦的,可里面还是有真乐真心。如果找到这个真心,带着觉悟之心态去经历世俗之“欲乐”和“苦难”,那么,无论顺境逆境,皆会自在自得。

叔本华有言, “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如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

究其原因,人皆有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之本能,而此等本能往往受欲望驱使。而人类之欲望即不满足感,恰恰来自大自然之进化机制。这种机制又会让人类不停地追求快感或满足感,哪怕是瞬间之满足。正是这种不满足感,造就了人类永恒之痛苦。

一言一蔽之,人类对于物欲之追求,蒙蔽了人类的双眼,总是有所待。佛陀曾深刻的体悟到,人类有两种毒箭即身受与心受(执念),交叉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让世人在得到和失去中徘徊。因为凡人的无知无明,当他快乐时,会被快乐所牵绊;痛苦时,会被痛苦所牵绊;不苦不乐时,亦会被不苦不乐牵绊着。此乃深陷贪瞋痴,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牵绊之芸芸众生。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此为拆字联。“若”字的“丿”,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丶”,守住了,便是“名”字。红尘滚滚,繁华万千,若不及时撇开和捺住,受苦受难的终是自己。放下过度之欲念,守住人生之底线,方显英雄本色。

弘一法师曾对丰子恺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这是人生的“三层”境界,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皆挣扎在第一层。只有少数的觉者,放弃世间之浮华,选择艰难修行之路。

佛教认为,世间之一切存在皆苦,并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在佛教看来,快乐也是苦的,因为快乐之本身是易逝的,有生有灭,并非实有,更不是永恒不变的。

自在自如自主,是人类最宝贵之精神财富。“活在了他人的世界里,就一定会迷失自我”,这是一种人生的规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