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梅尧臣的一首冷门七律,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令人涵咏不尽的画意
845501

梅尧臣的一首冷门七律,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令人涵咏不尽的画意

紫网2023-10-15 16:39:550

安徽宣城,自古以自然风光优美著称,李白称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敬亭山,就在城北,另外还有陵阳山、谢朓楼、句溪、宛溪等名胜。

宛溪因水势宛转曲折而得名,源于皖南峄山,流经宣城城下,“滔滔北去斜”。沿溪景色宜人,杜牧曾以雄浑的笔描绘说:“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

宋代诗人梅尧臣是宣城人,下面他的这首诗围绕宛溪看水,抓住景物的细小特征,描绘了一幅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又抒发了一个恬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的人物心情。

《东溪》

梅尧臣〔宋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这首诗的大意是:

我来到东溪边观赏溪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

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

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累得精疲力衰。

东溪,即宛溪,在尧臣故乡宣城县。溪发源于天目山,至城东北与句溪合,宛、句两水,合称“双溪”。溪中多石,水波翻涌,奇变可玩。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开篇擒题,直取“东溪”。宛溪环绕城东,当地人呼之“东溪”。春日回暖,雨水充沛,溪水暗涨,诗人兴致勃勃地行至东溪,专意来看春水。

溪中露出一个孤岛,诗人小舟为之停留,迟迟不行。诗出语淡淡,然而一行一坐,一看一迟,已暗中揭示出诗人情趣盎然的游春心境。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数只野鸭,懒洋洋地掩颈卧眠岸上,人近不惊; 不远处,一株枯老的树,枝条上绽出几朵照眼的春花。

“野凫眠岸”,“老树着花”,景也平常,语也平淡,但一经诗人与“有闲意”、“无丑枝”联用,便觉境界顿出,精神毕现

此二句,历来受诗家称道,方回云:“三四为当世名句,众所脍炙。” ,纪昀评:“此乃名下无虚。”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诗人的视线转向溪边清新明净的风物: 初生的蒲草毛茸茸的,密密麻麻地长满水边,软嫩短小; 水下沙石平展展的,明净可见。

一句写春草,一句写春水,这两句注重于细致逼真的景物描摹,与“野凫” 两句的写意之笔全然不同。写得很有工细,却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风景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情虽不厌”回应了首句的“发船迟”,天色已晚,“住不得”说出了心中的无奈。

薄暮归来,车马疲人更疲。这种疲惫,是一种美的失落,心灵的失落,又是回到喧嚣的纷争群逐的官场的疲乏和颓丧。

这首诗没有丽辞壮语,没有奇章硬笔,只是淡淡叙来,平平写出,但却能“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