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化杂谈商朝迁都足足13次,如此频繁是在躲什么?
845687

商朝迁都足足13次,如此频繁是在躲什么?

紫网2023-10-16 10:33:140

艺述史官方原创

什么商朝要频繁迁都呢?

在古代,都城就相当于国家的中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因此统治者对定都和迁都会谨慎选择,一旦选择后也不会随意搬家,但是商朝却是个例外,频繁迁都足足13次,直到盘庚迁殷后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也称殷商。为什么商朝要频繁迁都呢?

1

《西京赋》记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商朝迁都13次,商朝建立前迁了8次,汤建立商之后迁了5次。如果说在商朝建立前,迁都是为了躲避夏军的进攻,那建立后的几次迁都又是在躲什么呢?

不少史学家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多猜想。其中认可度最高的当属水患说。

在盘庚之前,商朝的都城位于黄河下游,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但是黄河经常水患泛滥,

据《尚书》记载,盘庚曾劝说百姓迁徙,说:“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

这里的“大虐”,应该就是指黄河水灾。但是古代农业生产对于水源的依赖性比较大,也不能离黄河太远,所以盘庚迁都到殷,今天的河南安阳,西靠太行山,东临黄河。既有黄河水环绕,也能免受洪水袭扰。

2

这一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是如今的考古发现,没这么简单,洪水只是天灾,商朝内部的人祸才是主要原因。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就是皇帝死后,他的弟弟继承王位,如果没有兄弟或者兄弟都不合适,才由皇帝的儿子继位。这就在商王室之间引起了王位的争夺。

在商朝第四位君主商太甲去世之后,商王的兄弟和儿子之间开启了王位争夺战,一共经历了五代九王,《史记·殷本纪》里称为“九世之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商王之间忙着争斗,贵族的势力却逐渐膨胀。后来商王发现,迁都之后,贵族离开原有的土地到了一个新地方,需要重新发展,能有效制约他们的势力,所以新商王继位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地方搬家,但是频繁迁都也不利于国民休养生息。

盘庚认识到了频繁迁都的危害,所以他仔细挑选了殷作为都城,持续百年的九世之乱结束。此后270多年里商朝再也没有迁过都。

停止迁都之后,商朝开始稳定发展,实现了复苏,可见,古代都城的确是一个王朝的命脉所在。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