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无国界医生:这群人为啥不顾生死也要救人? | 循迹晓讲
845768

无国界医生:这群人为啥不顾生死也要救人? | 循迹晓讲

紫网2023-10-16 12:13:480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进入19世纪后期之后,世界上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武器的破坏力越来越强,由此不可避免地,平民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越来越大。

在如此战乱之中,指望交战国政府对平民进行救助显然不现实,那么出于人类对同类受苦的怜悯,一些非政府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其中有些影响力非常大,比如著名的红十字会,而到了1970年代,一群来自红十字会的医生脱离出来,成立了“无国界医生”组织,这个组织在后来的战乱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荣获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

那么,无国界医生组织为什么要从红十字会独立出来?他们又做了哪些贡献?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犹太人

在二战中,向交战各国受苦受难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的主要机构是红十字会,但是战争结束之后,随着纳粹德国大屠杀的真相被逐渐揭露,红十字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种种证据表明,红十字会知道大屠杀的发生,但他们却在保持沉默,这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毕竟,在人道主义危机的情况下,选择模棱两可的态度,自己就会是邪恶的共犯。

◇ 1967-1970年,尼日利亚的“比夫拉之战”,导致超过200万人死亡。图为行进中的尼日利亚政府军

◇ 尼日利亚内战中不幸的儿童

1970年,类似的事情在尼日利亚发生了,该国爆发了内战,东南部的比夫拉地区试图脱离尼日利亚独立,旋即遭到残酷镇压。当时除了法国,世界各主要大国都站在尼日利亚政府军这边,而政府军也有比比夫拉地方叛军更好的武器,更充裕的资源。

他们出动购自苏联的伊尔-28轰炸机对比夫拉地区无差别狂轰滥炸,并派兵封锁比夫拉一切的交通要道和港口,这里的民众每天都在流血死亡和饥荒当中挣扎,惨剧持续了三年多,当时有一名叫库什内的法国医生通过法国红十字会志愿前往比夫拉地区照顾受苦受难的妇女儿童,临行前,法国红十字会要求比夫拉他们签署一份协议,要他们对看到的一切保持沉默,如此来确保红十字会的中立。

◇ 库什内(1939年11月1日-)医学博士、胃肠病学医生、政治家、外交家。无国界医生(MédecinssansFrontières)和世界医生(MédecinsduMonde)组织创始人之一。曾任法国卫生部部长,现任法兰西共和国外交与欧洲事务部部长

而等到库什内到了比夫拉,他们看到的惨剧超出了自己最悲观的想象,比如垂死的儿童被乱枪打死,缺水的村庄被轰炸机蹂躏等等。而尼日利亚政府军还在每天给这样的人间地狱添油加醋。而面对此情此景,法国红十字会竟然要自己保持沉默,是可忍孰不可忍,回国之后,库什内联系了其他的法国医生,把自己在比夫拉所见的一切报道给媒体,让世界关注这里发生的惨剧,在他看来,中立绝不是沉默,而是原原本本地把发生的事情给呈现出来。

当然,如此一来,库什内自己肯定是没办法在红十字会继续呆下去了,于是他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非政府国际救援组织,这就是无国界医生了,法语是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英语是Doctor without Borders,简称DWB。

◇ 无国界医生组织标识

无国界医生的宗旨是不分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为天灾人祸和武装冲突的受害者提供援助。这个组织非常坚持独立自主,不受任何政府和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干预。

当然,任何加入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成员必须是志愿者,对于将要面临的危险非常清楚,并且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不要指望天价的赔偿。这些宗旨和理念相比于其他非政府国际救助组织,尤其是红十字会,要更加受欢迎,因此无国界医生组织成立之后响应者甚众,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国纷纷成立分部,1982年,新的会长布劳曼借助邮件在全球广泛募捐,并宣传无国界医生的理念,这使得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经济来源。

◇ 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治疗阿富汗儿童

在此之后,无国界医生组织广泛地投入到世界各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无国界医生组织立刻展开行动,给阿富汗游击队提供药品。当时苏联指责他们是在拱火捣乱,而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回应是自己只是救死扶伤,苏军作为正规军,理应有完善的医疗体系,与他们相比游击队缺医少药,出了事情他们一定要去干预,这没毛病。

与此同时,柬埔寨发生了人道主义危机,无国界医生组织派出成员前往制定医疗救助计划,他们公开指责柬埔寨过去红色高棉骇人听闻的人类灭绝罪行,这让柬埔寨大屠杀的真相逐渐暴露。1984年,无国界医生组织开始救助埃塞俄比亚的饥荒,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发表声明,说埃塞俄比亚政府在滥用援助,贪污掉了不少本该帮助灾民的物资。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期间,无国界医生组织深入该国,尽力救助,很快得出结论,光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济于事,公开呼吁军事干预。

凡此种种,救援行动让无国界组织名声大噪的同时,也让一些国家或组织对他们恨之入骨。为了向全世界明确报告人道救援的紧急状况,他们会在每一次任务中都会统计相关数据,尤其是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这个数据可以间接用来衡量整体族群营养不良率,并因此得知每个供给中心所需的粮食量。当然,对于那些声称一切都安好,就算有了灾难也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全不依赖外援的政府来说,这是赤裸裸的侮辱和挑衅。

在战争期间,无国界医生组织坚持对于弱势的一方进行更多的人道主义救助,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偏不倚,而在战争当事人看来,这被解读为帮助敌方,为此,无国界医生组织们没少被绑架和袭击。

◇ 相关新闻截图

比如在2002年,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不明身份”的人绑架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派驻这里的代表,一直把他扣押两年作为人质。再比如说,2004年,五名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在阿富汗遭遇塔利班埋伏身亡,为此无国界医生组织特地发表声明,说自己在阿富汗坚守二十四年,已经牺牲三十位同仁,虽然救助苦难是自己的义务,但还是忍痛决定撤出阿富汗,把医疗救助的使命交给阿富汗当局,在声明中,无国界医生组织同时谴责了塔利班和美国,说前者拒绝接受中立的人道主义救助,说后者在利用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名望来赢得民心,这破坏了他们的中立原则。

怼天怼地一通下来,无国界医生组织该做的救援还得做,而他们凭借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名望,尤其是忠实报道当地情况的名头,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深入战区灾区,赢得当地人的信任。而无国界医生组织也成了最重要的非政府国际救援组织之一,并且因为他们勇敢揭露真相,所做的比红十字会多得多,因此他们曾经获得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

◇ 相关新闻

进入21世纪之后,哪里有战乱灾祸,就几乎一定会有无国界医生到场。比如2023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前,一名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皮特利德深入乌克兰最危险的巴赫穆特战区帮助疏散平民,就不幸被导弹击中身亡。

当然,无国界医生组织也不是毫无缺点,毕竟是人组成的,而且规模大了,有些大组织的通病就会如影随形,比如有些管理层对员工的性骚扰,在非洲所谓的“以药换性”,等等等等。但总体而言,面对这些丑闻,无国界医生组织还是基本保持了透明,并且继续在国际救援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其实,只要是人成立的组织,根本没有完美的,而这样的不完美,根本不是一个号称全知全能的政府拒绝多元化的理由。正是因为有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全世界不断奔走,战乱地区也才有那么一点点慰藉,这点最起码的慰藉,正是这个国际无政府组织成立的初衷。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