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052 李商隐七律《对雪二首其一》读记
845905

052 李商隐七律《对雪二首其一》读记

紫网2023-10-16 15:04:210

李商隐七律《对雪二首其一》读记

(小河西)

对雪二首其一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原注:时欲之东。

大中三年(849)冬,李商隐东赴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此时辖徐州、濠州、泗州和宿州,治徐州)卢弘正幕。此组诗借咏雪而抒别妻之情。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玉女扉:画有仙女的门窗。借指闺室的窗户。《鲁灵光殿赋》(汉-王延寿):“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哀江南赋》(北周-庾信):“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凰楼柱。”(参见《和令狐八戏题》注。)

清光:雪的光亮。

省郎:指皇帝的侍从官;指中枢诸省的官吏。《入奏行赠窦侍御》(杜甫):“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唐-白居易):“今日闻君除水部,喜于身得省郎时。”

闱:可指内室。《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梁-刘孝绰):“浮光乱粉壁,积照朗彤闱。”

大意:先是感到雪的寒气从窗而入,马上就透过门看到了雪的清光。(白话:“寒气先入窗,雪色旋透门”。“玉女”、“省郎”言“你我”。)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唐代为通往广东的要道。张九龄曾开凿新路,岭上多植梅花,故大庾岭又称“梅岭”。

柳絮:此指大雪纷飞。《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章台街:汉代长安城有章台街。因道路两旁植柳树而闻名于世。《寄柳氏》(唐-韩翊):“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大意:就像大庾岭头梅花发,又像章台街里柳絮飞。(用梅花、柳絮作比,写大雪飞扬。)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曹植马:曹植有《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洛神赋》(魏-曹植):“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用“曹植马”言雪白,首创。)

谢庄衣:《宋书-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遂用为咏雪之典。

大意:雪要飞舞,定随曹植白马;雪似有情,应湿谢庄之衣。(还是写大雪飞舞。也似在说这次东行,骑马冒雪,白雪湿衣。好像也在以曹植、谢庄自比。是说这次东去远行要像“白马”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说要像谢庄一样在仕途腾飞?)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龙山:《大招》(汉):“北有寒山,逴(chuò)龙赩(xì)只。”东汉王逸注:“逴龙,山名也。赩,赤色,无草木貌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其土赤色,不生草木。”《学刘公干体》(南朝宋-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大意:我这次东行并不远,请雪不要再下了,要等我二月归来再下不迟。(也是对妻说,我很快就会回来的。用“龙山”这个意向,是说自己要“千里度龙山”了,似有壮志豪情。)

此诗写作时正开始一段新生活,作者的心情不错。首联说寒气袭窗,雪色映门。(诗是写给妻子的,所以说自家的窗是“玉女扉”,自家的门是“省郎闱”,显得幽默而高雅。)颔联用“梅花发”“柳絮飞”喻下雪。非首创。颈联用典。用“曹植马”,乃因曹植的《白马篇》,用的是一个“白”字。此联的意蕴丰富很多。不仅仅说雪。“欲舞”的是雪,也是自己。自己要如白马东行了。“有情”的是雪,也是妻子。妻子要送郎出发远行了。尾联更多的是说“东行”,但也紧扣“对雪”。是对雪说的也是对妻子说的。全诗前二联咏雪,后二联把雪和“东行”结合起来。从离开郑亚幕到现在已近两年,李商隐对这次东行还是抱有希望的。从“白马”“谢庄”“龙山”这些典看,李商隐是准备干一番事业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