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北宋一僧人写下一首诗,才女看后骂不正经,后世争论900年
845961

北宋一僧人写下一首诗,才女看后骂不正经,后世争论900年

紫网2023-10-16 16:12:500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有才华的诗僧,为诗坛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

像黄櫱禅师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江南名僧”皎然的“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 ,贯休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还有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些诗僧都在诗坛上留下了不少名句。

而北宋时期的侍僧释德洪,却因为写下一首诗,被一位才女批他尘缘未了,不正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释德洪,僧名慧洪,江西筠州新昌人,十四岁时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便出家当了和尚,但他天资聪慧,日记数千言,诗词、散文无一不精。十九岁时,他又在东京天王寺试经得度,这一时期他不仅广学经论,旁猎子史,还经常与京师中的达官贵人们诗文酬唱。后来释德洪又跟随高僧真净克文学禅,他虽是僧人,但在诗词创作上却不拘于礼法和佛法,洒脱随性,嬉笑怒骂。-2-

释德洪曾写过一首《上元宿百丈》

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

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春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

前两句诗词,描述了释德洪在上元之夜,独自一人在寒岩寺内,静静地卧在床头,透过薄薄的纱窗看着山下万家灯火,而山上却是一片孤寂,耳边只有猿猴哀啼,梦中却是月夜下梅花点点的醉人景色。

而从颈联“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春心未到家”开始,话锋一转给人一种身在寺庙,却心恋红尘之感。尾联一句“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更是写出了他开始怀念年少时的欢愉时光,和经历过的软红香雾...... 这首诗词到了最后,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宰相王安石的女儿恰巧读到了这首诗,读完后怒骂释德洪尘缘未了,就是个“浪子和尚”。从此这首“不正经”的诗被传开了,世人为此争论不休,很多人跟王安石女儿一样,认为诗中的春心指的是男女之情,觉得释德洪作为出家人,不应该再有眷恋红尘之心。但也有人认为释德洪只是在写诗,并没有做出什么有辱佛门清规戒律的事,不该仅凭一首诗就把他定义成尘缘未了的浪子和尚。-3-

释德洪一生的经历颇为坎坷,入狱两次,还曾被流放过,但他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都保持着洒脱坦然。他被流放海南时,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房子被大风刮破了,他却气定神闲地写下了一首七律,安慰了世人900年。

《抵琼夜为飓风吹去所居屋》

贪看长鲸吸舟楫,忽惊娇蜃吐楼台。朦胧醉忆王城别,汗漫游从海国来。

夜半飓风携屋去,朝来瘴雾放天回。会须横笛骑云背,笑响从教落九垓。

诗中前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写出了这场风雨来得有多大,但他却喝醉了,回想起当年在王城与友人匆匆一别的场景。

颈联写半夜茅屋被飓风吹破,屋顶都被吹走了,但诗人心中很安然,他认为“朝来瘴雾放天回”,就是今夜不管有多大的风雨,也终将有放晴的时候。

尾联更是开始幻想着,雨过天晴后,自己吹着横笛骑着云背,要让笑声传到九天之外的场景。

释德洪对人生风雨的看法,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不同,苏轼是无畏风雨,哪怕自己披着蓑衣一直在风雨里,也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所以无论是晴天雨天都无所谓了。

释德洪却是看透了人生风雨的规律,觉得风雨没有什么可怕的,早晚都会有放晴的时候,待到天晴时我还要吹笛大笑,让上天都能听到我的笑声。

从这点上看,苏轼是豁达,而释德洪骨子里却始终带着洒脱不羁,不然当年也不会不顾世俗眼光写下那首《上元宿百丈》,被才女批为“不正经”,还被后世争论了900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