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将长城修到了大兴安岭,金朝为何没能征服蒙古高原?
846043

将长城修到了大兴安岭,金朝为何没能征服蒙古高原?

紫网2023-10-17 08:13:391

中国历代长城中,最靠北的就是金长城。金长城,又称为“金界壕”,从金太宗时期就开始修建,前后历经70多年,修建的时间长,规模大。这条长城最北已经延伸街到大兴安岭的北部,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修建到大兴安岭的长城。金朝大兴土木在此修建长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抵御蒙古侵犯。为什么金国只能用修建长城的方式来对付蒙古呢?

一,金国不懂如何治理游牧民族

遥想金兵起兵之初,那是何等厉害,堪称气吞万里。从1114年建立金国,到1125年灭辽国,再到1127年灭北宋,实现入主中原一共也就是14年而已。当时辽军流传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然而,如此强大的金国却在草原连连吃瘪。

由于契丹族是游牧民族的缘故,因此对于如何治理大漠南北是颇有心得的。《辽史》记载:“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也就说辽国用采取了因俗而治,采取了游牧民族的方式来管辖游牧民族。西北招讨司、东北统军司等机构就是辽国设置在北方草原的两大军事机构。

辽国末年,耶律大石带领辽国残余势力退守大漠,得到了1万精锐。1129年,耶律大石进攻金兵,夺取二方二营。次年,金兵出兵大漠讨伐耶律大石,结果诸部不从,征讨半途而废。当时,金国的中心任务是南征南宋,因而对漠北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实际上,漠南蒙古早在1122年就已经臣服金国,但金国并未深入草原,更别说去可敦城建立军事据点了。金国错过了一次接管漠北的机会。

金国灭辽后,对契丹族采取了严加防范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契丹人要么怀望西辽,要么聚众反抗。许多契丹人不堪其苦,纷纷流亡到漠北草原。契丹人和蒙古族同属于鲜卑后裔,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因此能够很快融为一体。契丹人又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高超的文化素养,这无疑会加快蒙古部落的进步。

另外一个加速蒙古崛起的事情是铁禁松弛。辽国时期,铁禁严格,也就是禁止将铁器交易到草原部落,以防止草原部落崛起。金国崛起后,铁禁松弛,蒙古和内陆的贸易繁荣,大量的铁器流向了草原。根据蒙古人的传说,蒙古的祖先正是因为学会冶铁才走出了大山,冲向了草原。

1135年,也就是金太宗去世之年,蒙古各部就纷纷反叛。1137年,金熙宗派遣金兵深入草原,誓要将蒙古部落斩草除根。然而,不可一世的金国部队到达草原后,根本就找不到蒙古人的影子。最后粮草耗尽,部队也疲惫不堪,只能返回。在返回的路上,蒙古人趁机追击,金兵惨败而归,狼狈不堪。

当时带领蒙古人追击的金兵的大汗是合不勒汗,是铁木真的曾祖父。他趁金国南下中原之际不断兼并各部,形成了北方一个不可低估的势力。1127年,蒙古一些部落推举他为“合不勒汗”。金国部队虽然百战百胜,但是他们刚从东北的林海雪原走出,对草原的地形还不熟悉,对游牧民族的战争方式也不太熟悉,因此盲目征讨蒙古,最终只能被蒙古的“游击战”拖垮。

二,金国的长城和减丁之策

见从军事上无法征服蒙古,金熙宗就给合不勒汗准备一场“鸿门宴”。征讨蒙古失败不久,金熙宗就邀请合不勒汗到辽地进行会谈,实际上则想设计将之杀害。合不勒汗也十分有胆气,直接赶到辽地赴约。结果金熙宗不仅没能杀掉合不勒汗,还被合不勒汗羞辱。合不勒汗逃后,金熙宗派人追杀,追杀之人又被蒙古护卫所杀,这让金熙宗十分恼火。

不久,金国发生了左丞相挞懒之乱,金国忙于镇压叛乱,无暇北顾。1139年,挞懒被杀,其子腾花都逃到辽东,并求援于蒙古。合不勒汗则趁机带兵进攻金国边界,金兵战败。为了报复蒙古,金国名将完颜宗弼亲自带领8万精兵围攻蒙古,但是战争持续了多年,却没有什么结果。

战争的持续进行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还加大了对国力的消耗。1147年,金国再次邀请蒙古进行谈判。在这次谈判中,金国割让克鲁伦河以北的二十七个团寨于蒙古,不仅如此,金国每年还要给蒙古大量的牛羊和粮食。实际上,这个条款对于金国是非常屈辱的,因为等于金国用金钱和土地买来了暂时的和平。

金国前期版图

此后,修建长城成为了金国防范蒙古的主要方法。早在1123年,金国就开始修建长城。金国的长城和历代长城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其他朝代的长城据险守要,主要修建在山脊之上,但是金国的长城则主要修建在草原上或者平缓的山坡上,这可能是金国的疆域已经深入草原的原因。

金国后期版图

其次,其他朝代的长城主要是垒砌砖石,而金国长城又要挖界壕,还要修墙体,王国维在《金界壕考》中提到:“界壕者,掘地为沟堑,以限戎马之足;边堡者,于要害处筑城堡以居戍人。”这样修建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地抵御骑兵进攻。

1161年,金世宗即位,这个皇帝被称为“小尧舜”。他在位期间,金国国力达到了鼎盛状态,史称“大定之治”。为了解决蒙古问题,金世宗推行了“减丁政策”,“极于穷荒,出兵剿之每三岁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也就是每三年北伐一次,通过大规模减少蒙古部落的人口来减少蒙古的威胁。

不过,此政策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而在唯一的记载是《心史》,其中又相互矛盾(前文说金世宗减丁,后文又说他废除减丁,莫衷一是)。我认为,金世宗早期实行过“减丁”,后来又废除了减丁政策。减丁政策废除后,蒙古各部的人口迅速恢复和增长,“鞑人孳育丁壮甚盛。”

金世宗还在金国北方边界线增加了边堡七十处,驻兵一万三千人。金世宗对北方民族采取了分化的政策,让一些游牧民族帮助金国守边,实现“以夷制夷”。在金世宗时期,蒙古对金国的威胁减轻,北方稳定了下来。但金世宗采取了过于残酷的政策,使得金蒙之间形成了世仇,这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三,以夷制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189年,金章宗即位,金国开始走向衰落。当时,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侵扰金国边界,金章宗则下令重修长城,服役者三万人,连年不成。但是金章宗下令开挖的壕堑很快就被沙尘暴填平了,这项巨大的工程最终是空耗国力。后来,北方边界不稳,金章宗也不敢到金莲川(滦河上流之地)景明宫避暑了。

金长城遗址

金章宗对付各部的叛乱,唯一行之有效的政策就是“以夷制夷”,也就是挑拨各部关系,并使其相互斗争。1194年,金章宗命令金国上京的部队和边界各部酋长一同进攻草原的叛军。第二年,夹谷清臣带领大军向草原推进,金军旗开得胜。但是其中的塔塔儿部却擅自携带战利品而归,遭到了夹谷清臣的处罚,塔塔儿部因此反叛。

塔塔儿部和蒙古同属于室韦后裔,但两部因为各种原因而成为了仇敌,金国就是利用这种关系,让塔塔儿部征讨蒙古。这次塔塔儿部叛乱让金国损失很大,金章宗认为是夹谷清臣处置不当,于是又派遣左丞相完颜襄统领军队。

1196年,金国大军征讨塔塔儿部,并号召蒙古各部一起出兵。当时,漠北各部为了瓜分塔塔儿部,许多部落都响应出兵了,其中包括蒙古部的新领袖铁木真和克烈部的脱斡邻勒也参与了。此战对塔塔儿部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铁木真被封为“扎兀惕忽里”,脱斡邻被封为王,因而被称为王汗。

这一年,草原的广吉剌部在大盐泺(今东乌珠穆沁旗达布苏诺尔)击败了金兵,金章宗于是派遣完颜襄、宗浩等将领第三次北伐。金朝大军深入漠北,广吉剌部惨败而投降。随后,金军又和广吉剌部等草原部落进攻其他部落,许多部落选择了投降,其中一些部落被金国迁徙到了内陆。

金章宗的三次北伐,给蒙古的塔塔儿部、广吉刺部、合答斤部、撒勒只兀惕诸部等形成了巨大的打击,使得北方边界暂时安定了下来。但是金章宗的北伐又给铁木真的崛起扫清了障碍,此后铁木真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统一蒙古各部。在统一大漠之前,铁木真一直对金朝称臣,以解除后顾之忧。而金国三次北伐后,国力衰落,再也没有能力北伐了。

在最后的时间里,金国依然大规模地开壕筑堑,但是这些防御工程最终还是被风沙填平,大工程只能加速金国国力的消耗。在阴山一带,金国将防御蒙古的重任交给了沙陀族汪古部,然而汪古部在1206年就投降了蒙古,蒙古骑兵就可以顺利地翻越壕堑,金长城沦为了摆设。1211年,成吉思汗第一次出兵中原,而带路之人正好就是汪古部之人。金国的“以夷制夷”,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人收集了大量的地图资源,包括中国历代古地图和世界古地图、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地理地图、中国各省的地图大全等,总量达到了300G。如果需要可以加我(QQ:1545806589)(微信:BDWZ1990)了解,地图是有偿资源,多谢理解。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 抢沙发,发首评,稳占C位!
0
10
  • 10
  • 20
  • 30
  • 40
  • 50
  • 100
条/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