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易经》笔记之夬卦
846237

《易经》笔记之夬卦

磐桓子磐桓子2024-01-30 22:31:100

第四十三卦

原文:

[guài]䷪: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释义:夬卦:张扬在王庭上,浮上位呼号,有危险,通告在自己的分邑,不利于立即兵戎,利于逐步前往。

彖传说:夬卦,就是决断的意思,阳刚决断阴柔。乾刚健兑喜悦,决断和合。张扬在王庭上,上六阴柔乘九五阳刚。浮上呼号有危险,它的危险在光明将失。通告在自己的分邑,不利于兵戎,所处上六穷尽了。利于逐步前往,阳刚渐长阴终退尽。

象传说:泽水在天上,这是夬卦的象。君子以此效法,向下施予恩泽,自居有德要戒忌。

要点理解夬卦,含有决、绝的意思,一阴在上爻,五阳居下,乘刚九五尊位,乾卦为王为扬,故说“扬于王庭”;上卦为兑为号,孚指浮在九五之上,阴终被决断,故说“孚号,有厉”,孚字释义为诚信难解易经之意,古通俘虏、莩、浮,《说文》孚,卵孚也,故取“浮”为象;兑为告,上卦对己通告,故说“告自邑”;全卦消阴是大势所趋,但需遵循时位循序渐进,故说“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传说:夬卦就是决断的意思,指五阳决上六之阴,故说“刚决柔也”;下乾为健,上兑为说(悦),夬卦的结果是阴阳和合走向阴尽阳升,故说“健而说,决而和”,和中有分之意;上六乘刚九五扬与众阳之上,五阳爻为乾卦为王庭,故说“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兑为号,上六浮与九五(五阳),九五进为退阴,上六有危险,将要阴消阳进,故说“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按照夬卦消息卦,阴阳消息天之道,光非光明指上六有空尽的含义;兑为告,可告上卦为兑为己,可告下爻为夬卦之消阴,阴阳交替为天地时序,不可逾越,上爻终极,故说“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九五爻上升势之所驱,四季之常,阴必消阳必涨,故说“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传说:泽水在天上,这是夬卦的象,即上卦兑为泽水,下卦乾为天;君子“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从卦象,阴消阳涨,这是退让与下,成美与下;乾为德,德无可居,不可据为所有,唯有谦下戒忌,合于时序,得于必然,德者得也,得无失无可得,得无可得即自得,天性本然之德;夬卦不在“与时偕行”,而在“受时而得”。

原文: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róng]勿恤,得中道也。

九三:壮于頄[qiú],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五:苋[xiàn]陆夬夬,中行无咎。《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释义:初九爻:壮健前脚趾,往前不能胜任,有为有过错。象传说:不能胜任的前往,这是错误的原因。

九二爻:戒惧的呼号,暗夜中有兵戎,不用忧惧。象传说:有兵戎不用忧惧,九二得中正之道。

九三爻:壮在面部,有凶祸。君子决绝独行,遇到雨淋湿衣服,有愠怒,没有过错。象传说:君子决绝,结果没有过错。

九四爻:臀部没有皮肤,行走困难。牵着羊向前走懊悔消失,听到言语不相信。象传说:行走困难,九四位不当。听到言语不相信,耳朵听不清楚。

九五爻:细角山羊在陆上决绝的样子,中正行动没有过错。象传说:中正行动没有过错,居中没有光大。

上六爻:没有呼号,结果必有凶祸。象传说:没有呼号的凶祸,最终不会长久。

要点理解初九爻“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初九爻,阳居阳位,与九四无应,初爻为足为趾下爻之象,乾为壮;初爻有消阴的行动,而无结果,故象传说“不胜而往,咎也”,初九爻有进取却无成,初始的本然,前往的过错;虞翻说:夬卦有大壮而来,上震为趾,合于消息卦顺序。

九二爻“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九二爻,阳居阴位,不当故说“惕”,与上兑九五无应,故有“惕号”之象,九五不应,故说“莫”,九二变阴,阴为夜,形成巽卦、离卦为戈兵为戎,故说“莫夜有戎”;九二爻居下乾卦中爻,故象传说“有戎[róng]勿恤,得中道也”;从夬卦理解九二爻,下卦乾为刚,有向上的动力,却无应,又阳居阴位,产生惧怕,暗夜遇到兵戎,不必惧怕,因为夬卦消阴是必然,九二只要安守本位中道即可。

九三爻“壮于頄[qiú],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rú],有愠,无咎”,九三爻,阳居阳位,正应上六,位处下卦乾之上爻,有决绝之心,却无决绝之位,乾为首为壮,故说“壮于頄[qiú]”;九三之凶在下卦,有决断的动力,决断不得时位,故说“有凶”;乾为君子,内有互乾,九三兑上六有决断,全卦唯有九三正应一阴,故说“君子夬夬独行”;上卦兑为泽为雨,乾为衣,九三临近上卦,故说“遇雨若濡”,因上六阴爻成雨,九三阳消上六阴不得,故说“有愠”;五阳独九三正应上六,下乾卦需有所决绝,这是合于卦辞,合于爻位,故象传说“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爻“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九四爻,阳居阴位,无应,处上卦初爻,故说“臀无肤”,虞翻说:二四易变,坎为臀,剥卦为夬卦错卦,上艮为肤为隐伏不见,故说“臀无肤”,夬卦有大壮而来,震为行,九四爻变为坎为难,故说“其行次且”;上卦为兑为羊为毁折,九四跟随九五向前决断上六为“悔亡”,故说“牵羊悔亡”;九四爻变,上卦为坎为耳为耳痛,上卦兑为口为言,故说“闻言不信”;象传说:九四爻在九三九五之间,向上消阴不当位,故说“其行次且,位不当也”。

九五爻“苋陆夬夬,中行无咎”,九五爻,阳居阳位,决绝是势在必行,上兑为羊,故说“苋陆夬夬”;尊位,上卦中爻,内互乾卦,刚健向上决阴,必然如此必须如此,故说“中行无咎”;象传说“中行无咎,中未光也”,夬卦,消阴成阳,光大是夬卦实现的结果,而非夬卦本身,彖传说“健而说,决而和”,夬卦中是无法实现。经文“苋”为萈[huán]意思为细角山羊,这较为合于兑为羊的象,有文将苋为草类之译,可自行比照取义。

上六爻“无号,终有凶”,上六爻,阴居阴位,正应九三,最终的决断,上卦兑为“号”,故说“无号,终有凶”;象传说:“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彖传说“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最终阳进阴消,这就是最终的凶,长无可长。

夬卦有扬于王庭的高光时刻,亦有终凶的必然结果走向,自有夬卦的六爻之象,即六爻“初爻往不胜,九二无恤,九三夬夬独行,九四不当位,九五中未光,上六终不长”;夬卦为消息卦春三月,

消息卦

卦名

泰卦䷊

大壮卦䷡

夬卦䷪

乾卦䷀

姤卦䷫

遁卦䷠

否卦䷋

观卦䷓

剥卦䷖

坤卦䷁

复卦䷗

临卦䷒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季节

消息

阳消阴息

阴消阳息

阳消阴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