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尚勇乎(17-23)
智、仁、勇为君子三达德。孔子强调“尚勇”要受“义”的约束。没有“义”的约束,“勇”可能就会成为“乱”的根源。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注释】尚勇:崇尚勇敢。上:上位,最重要的位置。【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作是最重要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成为盗贼。”孔子曾多次论述“勇”。孔子所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不断瓦解,孔子对此深感担忧,因此对“勇”同样有着更多担心,而不是盲目地崇尚。孔子认为,不能无原则地提倡“勇”,“义勇”相比,“义”远比“勇”重要,一旦没有道义约束而滥施勇力,君子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就敢偷盗抢劫。只有在“义”的约束之下,“勇”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生乱。荀子《荣辱》对“勇”作了更加详尽的论述,将“勇”分为四等。“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现实生活中不乏为了名利争斗的人,有的甚至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与禽兽没什么两样。“义”即“宜”,也有“循理”之意,合乎天理、合乎良心、合乎道义。凡事该做的则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子路是一个果决勇敢之人,在一般人看来他非常勇敢、临危不惧,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值得称道。但在孔子看来,仅仅做到这些还不符合君子的标准,因为缺乏仁义。所以,当弟子子路问到“君子尚勇乎”,便当即施以教化,通过“勇”和“义”的关系说明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应首先崇尚“义”,同时也是规劝子路要多行仁义。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