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启示录064:学者和智者最最本质的差别
导读墨家的信徒夷子,两次想要求见孟子,孟子为什么不见?又为什么隔空狠狠地教训了对方一顿?智慧通达的君子,和讲起来头头是道的小人,本质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说大学里面有很多学者,本质上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学者和智者最关键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黑色小三角我们今天一起精读《孟子·滕文公上》篇的第五章。01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02一位墨家的信徒,夷之,想通过徐辟的关系来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是愿意见上一面的,但是我现在还在病中,不方便见,等我的病好了再去见他。“夷子就没有来见孟子。过了一段时间,夷子再一次表示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和他相见了,不过,话不直来直去地说,道理可能就讲不清楚,我可就直接了当地说了啊!我听说夷子本人是墨家的信徒,而墨家办理丧事又以节俭为最高原则,夷子想用这样的原则来改变天下人,难道是认为不薄葬就不可贵,不值得提倡了吗?但是夷子本人却厚葬了自己的父母,这不等于是拿自己根本就看不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父母吗?“徐子就把孟子的这番话转告给了夷子,夷子对徐子说到:”按照你们儒家的学说,古时候的君王对待老百姓就像呵护婴儿一般,那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爱护别人应该没有等级上的分别,并且应该由自己的父母亲开始做起。“夷子的言外之意就是,这和我们墨家兼爱的主张不是一样的吗?徐子就又把夷子的话转达给了孟子。03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04孟子说:”那位夷子难道真的认为人们爱他哥哥的孩子,与爱他邻居的孩子会是一样的吗?他可能只是抓住了一点,婴儿在地上爬,很快就要掉到井里面去了,这当然不能认为是婴儿自己的过错。因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无论是谁的孩子,只要是赶上了,都会出手相救的。并且上天生育万物都只有一个根源,而夷子却非得认为有两个。大概上古的时候,曾经有过不愿意安葬自己父母的人。父母去世了,只是抬起来扔到山沟里面去。过了段时间,自己经过了那里。看见狐狸在啃咬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在叮咬。那个人的额头立刻就会冒出汗来,赶紧把眼光移开,只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他这个时候冒出的汗,根本不是为别人的原因而流的,完全是内心的惭愧悔恨在脸上自然的流露。大概他也一定赶紧回到家里面去,拿来筐和铁锹,把父母的尸体进行掩埋。如果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孝子仁人埋葬他们的父母,也必然有他们的道理了。“徐子又把孟子的这番话转告了夷子,夷子听完茫然若失,好久也说不出一句话,最后淡淡地说了一句:”他教导了我。“05读完了,也读懂了这一章,就会发现,很明显,孟子是隔空教训了这位墨家的夷子。夷子托人捎话,想面见孟子。我猜孟子十有八九是以生病为托词,不想见。因为儒墨两家很多主张是不同的,很多时候是相互攻击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孟子等于是委婉的拒绝了对方,没想到对方再一次找人稍话,想要见面。这次孟子索性就直来直去,指出对方言与行相背,指出对方的荒谬之处。用今天的话讲,对方的言行不一,自己已经打了自己的嘴巴,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君子,彼此好像也就没什么可谈的。06没想到这位墨家的信徒很不服气,拿儒家的观点委婉间接地批评孟子,强调自己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有历史依据,与你们儒家的精神是相通的。当中间人把夷子的话讲给孟子,老人家火力全开,几乎每个字都打到对方的七寸之上。先用一个看似简单但极有力量的反问,指出对方无差等兼爱观点的虚伪空洞,过于理想化,有悖于人性常理。然后再指出对方理解的“若保赤子”和儒家圣人主张的侧重点,核心意思完全不是一回事,基本上是在曲解。然后再举了一个非常符合人性的案例,指出对方的荒谬。这一段话内容不多,却字字有力,逻辑非常的严密,让人根本没有办法反驳。孟子的辩论功夫,驾驭语言的能力实在是让人佩服,等于又是一个脏字不带,把对方骂了个狗血喷头。更让我们领略到一位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霹雳手段的智者风采。07我们读完了,还有必要追问一下,这位夷子为什么会“怃然为间”呢?为什么半天说不出话呢?他说他得到了教导,那么他又得到了什么样的教导呢?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那位被孟子隔空训了一顿的夷子,会有怎样的醒悟呢?孟子的话,能照见我们自己什么样致命的问题呢?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本质上都是夷子那样的人,自以为是,自恃甚高。但是,看问题实际上只能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质;看得到眼前,看不到长远;能看到别人的毛病,却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看得清自己的优点,却看不清别人的长处。看到利益时,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风险;看到危机时,不能发现内在躲藏的机会。很容易站到道德的制高点上去看一切,去批评一切,过于理想主义,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现实当中的很多问题。08比较巧的是,昨天晚上在招待远道而来一位大学同学的时候,和在大学当教授的另一位同学探讨,现在大学中学术成果评定的问题。两位在大学中当教授的同学,都指出了高校中学者为了体现自己有水平,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毛病。很多论文写得很漂亮,所谓的专著,费了很大劲才写出来,出版出来。最后呢,只不过是束之高阁,成了摆设。我当时跟他们两位讲,学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一定把简单问题搞复杂。而智者因为有大智慧,有大慈悲,能够把最复杂的问题搞简单,让普通人也能够理解和明白。学者们往往只是会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往往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勇气与能力。而智者其所言即其所行,其所行即其所言。言行合一,知行合一,表里而已。而很多学者是做不到这个合一的。09孟子隔空教训夷子的这番话,就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这一点。作为我们普通人而言,没有圣人那样的大智、大勇和大仁、大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精读圣人的经典,也隔空去接受他们的熏陶和引导。今天的资讯越泛滥,我们就越需要放下手机,拿出一点点时间,去精读一下圣贤的经典,好能够一点点洗刷掉我们身上浓浓的虚荣、短视和浅薄。
点击下面#孟子可以阅读收听全部孟子启示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