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珐琅彩瓷——雍正的完美主义
雍正皇帝,由于康熙身体太好,他45岁才上位,然后就开启了工作狂模式,恨不得把前二十年皇上的活儿也都干了。他不喜欢运动,也不需要娱乐,要说爱好除了炼丹、玩狗也就剩瓷器了。
工作狂雍正
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的热爱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每天工作18个小时的他还不忘去巡视珐琅彩的制作,并且亲自设计制作珐琅彩,对它的颜料、绘画图案、器型尺寸都要过问,不放过每一个生产环节,说他是“珐琅彩厂厂长”也不为过。
胭脂红地开光珐琅彩花鸟纹碗
有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四日,烧造得一件进呈,奉旨:“此瓶釉水比先虽好,但其瓶淡红地,深红花,淡绿地,深绿花,太碎小不好看,嗣后不必烧造此样。或锦地或大些树叶花样,用心造就,钦此。”
还有:雍正十年六月十三日,太监传旨:“今日呈进画珐琅藤萝花磁茶圆,再画珐琅时不必画此花样。其百蝶碗画的甚不细致,钦此。”
雍正还很喜欢珐琅彩中的墨彩山水,经常嘉奖擅长珐琅彩山水的画家。因此,由于雍正皇帝的偏爱,珐琅彩瓷和制作珐琅彩的匠人在当时紫禁城的地位很高。
木纹墨彩山水图笔筒
就这样,雍正还是不放心,又派他的弟弟怡亲王统负责管理造办处,可真是操心的命。当然,怡亲王允祥也是康熙儿子中少数几个不务正业,醉心于艺术的王子。在怡亲王的直接领导下,造办处的珐琅彩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并且成功炼制了国产珐琅料,颜色还多了9种,这样一来,就不必依赖进口色料了。
只有颜色丰富的色料,才能将重彩工笔画用珐琅彩表达出来,也让珐琅彩瓷逐步脱离铜胎画珐琅的影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雍正珐琅彩瓷的造型有盘、碗、杯、碟、茶壶、瓶等,于康熙时期一致,还主要是小型器物。早期的雍正珐琅彩瓷的纹饰还是沿袭康熙时期的特点,比如色地上画花卉的技法。到了雍正后期,这个时代的珐琅彩瓷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比如在白地上绘画山石、花鸟等,其精湛的绘画技法,达到了雍正谕旨中注重的“内廷恭造之式”排除“外造之气”的要求。
雍正珐琅彩瓷的款识一般都是用蓝料珐琅彩书写,四字双框楷书“雍正年制”的比较多,还有一种青花六字楷书款的“大清雍正年制”比较罕见。
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款
到了雍正时期,珐琅彩瓷胎就不用“反瓷”了,都是用景德镇的薄胎白瓷。这种白瓷,胎质十分细密,无论是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瓷。
有一件松竹梅纹橄榄式瓶,胎体轻薄达到半脱胎状,迎光就可以透视看见外壁的松竹梅纹饰。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雍正特别注重珐琅彩的画工,算得上是细节狂魔。比如山脉走势、石块纹理、 水面波纹、鸟的羽毛、花瓣边缘、枝干尖刺都得画地逼真而细腻。有一件雉鸡牡丹碗,纹饰中有一只浑身披着各种颜色羽毛的雄雉鸡在石头上休息,它的每一根羽毛都画地十分细腻,而且在放大镜下笔触依然精致。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局部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容得下整幅层峦叠嶂的山水,也能展现春色满园的万紫千红。所以,大家普遍认为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完美地融合了中国工笔画和陶瓷工艺,并且将二者推向了极致。其中有一件蓝料山水纹碗,画中崇山峻岭、苍松翠柏、仙台楼阁、沧海茫茫等景色栩栩如生,我经常看这个碗的画篇到入迷,而且题诗:“翠绕南山一色,绿园沧海无边。”更将人带入到它所表达的意境中来。
蓝料彩山水图碗
蓝料彩山水图碗
后人评价雍正珐琅彩瓷有四绝:“质地之白白如雪,一绝也;薄如卵幕,嘘之而欲飞,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珠,鲜艳纤细,蝶有绒毛,且颈颈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有蝇头,四绝也。”
画工精湛是雍正珐琅彩的成功所在,当时,瓷器上的彩绘装饰融合了各种传统绘画的特点,从图案化逐步转变为写实化,凡是生活中可以描绘的内容都可以成为陶瓷装饰的题材,而且还有不少名家的书画作品。像清朝初年很多书画名家的笔法都曾出现在瓷器画篇上,比如画坛“四王”的王时敏、王鉴、王原初、王翚(huī)的山水画;恽(yùn)寿平、邹一桂的花鸟画;仇英、费晓楼的人物画等等。
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雍正还有一批翰林出身的画师为珐琅彩提供画稿,比如山水高手唐岱、花鸟高手戴恒等,他们之中很多人在出名前都曾供奉宫廷画过珐琅彩瓷,正是不计成本的高手云集,外加雍正皇帝的酷爱和指导,才将珐琅彩这种陶瓷艺术上升到了完美主义的段位。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