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发鸡毛战争债券啊?俄国不是越打越有钱吗? | 循迹晓讲
847349

发鸡毛战争债券啊?俄国不是越打越有钱吗?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循迹晓讲2024-02-18 15:07:490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三喵先生的线下游活动

◇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线下游活动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战争的成本越来越大,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就是打钱。如今,俄乌双方陷入了消耗战,俄乌每天都在消耗数亿美元才能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

◇ 2022年11月16日,俄国在一天内就发行了价值136亿美元的国债

◇ 2023年12月28日,俄国计划在24年第一季度出售8000亿卢布(89亿美元)的ofz债券

◇ 与2023年计划相比,2024年“国防”部分支出将从6.4万亿卢布(约634亿美元)增至10.8万亿卢布(约1069亿美元)。军费支出增长会减少对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部分的拨款。经济相关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将从13.6%降至10.6%(从4.1万亿卢布降至3.9万亿卢布,即从约406亿美元降至约386亿美元)。

为了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战争中,俄乌双方都发行了国债券向全民融资。比如2022年年底,俄罗斯就发行了总价值为136亿美元的国债。这种国债本质上就是一种战争债券。战争债券有什么历史,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历史上政府借钱打仗有悠久的历史,但一般而言都是找银行家借钱,不会朝民众伸手。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奥匈帝国政府发现自己被排除在国际金融市场之外,没办法从银行业借钱,于是就面向老百姓筹集资金,发行了第一笔战争债券。这种债券十年期,利率5.5%,比定存利息高,德奥政府宣传机器全开,鼓动大家的爱国热情,国家危机时刻,民众要为国分忧。

◇ 一战末期,德国于发行的面值为200马克的战争债券

将来有更多的钱拿,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心,民众购买债券的热情还挺高,德奥也靠着这办法筹集到了大量的军费。有了这样的案例在前,其他国家也赶快跟进,到一战结束,英美加拿大等国也都纷纷跟进,发行了面向自己民众的战争债券。当然,战争结束之后,战胜国的债券也都慢慢偿付了,至于战败国,自己的战争赔款就还不过来,老百姓买的战争债券,也就当打水漂了。

到了二战时期,战争的规模和开销比一战更大,对于不同的参战国而言,解决经费问题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德日这种法西斯国家靠着掠夺以战养战,而英美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想要筹集军费,最现实的办法还是发行战争债券,但对于美国加拿大而言,他们发行债券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战争在欧洲和亚太进行,距离美洲遥远,再怎么对老百姓宣传,他们也很难觉得自己跟战争有什么关系。所以为了推销战争债券,加拿大煞费苦心地自导自演了一出“假装德军入侵”的把戏。

◇ “德军”占领加拿大温尼伯市并焚烧书籍

1942年2月18日,加拿大温尼伯市的市民还没起床,就遇到了大批“德军”的入侵,天上是涂着铁十字的飞机,地上是涂着铁十字的装甲车。这群德军在上午占领了市政府,升起了纳粹的旗子,并开始焚书和逮捕“异见人士”。与此同时,市民们也被告知禁止出入,德军占领的恐惧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到下午五点半,真相大白,原来这些德军都是加拿大军人假扮的。假戏真做,效果挺好的,温尼伯的市民终于有机会直面战争的现实,也能理解战争债券发行的必要,纷纷踊跃购买战争债券。事后统计,温尼伯一地的战争债券认购额就超过了三千万美元,这次煞费苦心的假装入侵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除了让军队自导自演之外,政府调动民众追星的本能,让明星们去代言战争债券,也能吸引民众的踊跃购买。

◇ 鼓励老百姓购买战争债券的宣传海报

1930年代,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业高速发展,也因此捧红了一批颜值演技俱佳的女明星。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这些女演员们有不少主动跟美国政府合作,去全国巡演,推广售卖战争债券。这些好莱坞的女明星的海报在全国到处张贴,她们也都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如今看到偶像在台上卖力表演,推销战争债券,那当然是要用真金白银支持梦中情人啦。

◇ 海蒂·拉玛(1914年11月9日—2000年1月19日),出生于奥地利,美国女演员、发明家

好莱坞著名女演员海蒂·拉玛曾经在一个晚上卖出过七百万美元的战争债券,而她在战争期间平均下来一晚上能卖出两万五千美元的债券。另一名好莱坞的当家花旦贝蒂·戴维斯也不遑多让,两天卖出了两百万美元的债券,相当于她出演一部卖座电影的片酬。

◇ 图为二战时期,美国人战争债券购买量(A)、志愿参军率(B)、战争勋章获得率(C)、新政中获得的投入量(D)

当然,要想推销战争债券,最好的办法还是得让战争英雄现身说法。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也有了自己的战争英雄,而他们有相当多的人都曾经被请到国内巡回演说,推销战争债券。

这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一位国会勋章获得者约翰·巴斯隆。此君在1942年瓜达卡纳尔岛的战斗中在夜间率领一个小队防守至关重要的亨德森机场,当日军大部队如潮水般涌来时,巴斯隆不断地用机枪还击,并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弹药短缺,机枪故障等困难,凭一己之力击退了日军,并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国会勋章。

◇ 复原巴斯隆军士长坚守阵地的画作

◇ 战争债券上的巴斯隆

在被授勋之后巴斯隆立刻成了美国的英雄,他的照片被各大媒体转载,用来推销战争债券。而到了1943年,陆战队更是命令巴斯隆在后方以战争英雄的形象推销战争债券。远离战场,在聚光灯下一遍遍回忆自己的光辉事迹,走到哪里都有政客记者追捧,还有民众崇拜的眼光,巴斯隆一开始非常享受这一切,但什么好东西过多了都会厌倦,没多久巴斯隆觉得这样的生活索然无味,给上级申请重返前线,高层屡次驳回他的请求,表示国内推销债券的战线更需要他。

就这样,巴斯隆一直忍到了1944年,才最终找到机会重返前线,并最终在1945年于硫磺岛战役阵亡。对巴斯隆而言,战争随着死亡结束,但战争债券的销售还没有结束。

◇ 二战中标志性的照片

◇ 电影《父辈的旗帜》的截图

硫磺岛战役留下了一张最著名的照片,那就是几名美国士兵升起国旗,这张照片发回国内之后,几名士兵立刻被命令离开前线,参加新一轮战争债券的发售工作。前线少几个人打仗没问题,战争债券卖的不好,仗就真的打不下去了。

到了1945年5月,虽然德国已经投降,美军在太平洋也在压向日本本土,但什么时候能获得胜利还不好说,预计日本最后的抵抗会非常穷凶极恶,而美国也需要更多的资金去瓦解日本最后的抵抗,所以战争债券的售卖还得更上一层楼,政府也急需新的战争英雄现身说法。

◇ 正在遭受日军自杀式攻击的拉菲号驱逐舰

◇ 遭到重创的拉菲号驱逐舰

这时候返港维修的拉菲号驱逐舰成了最好的道具。这艘军舰在冲绳战役中被日本神风特攻飞机命中多次,却顽强地不肯沉没,军舰上伤痕累累,诉说着前线的残酷,并时刻提醒人们战争还远没有结束,要获得胜利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战争债券的活广告。拉菲号进入干船坞后,立刻开放报社记者参观,舰上的官兵们也被安排四处巡回演讲,售卖战争债券。

在如此榜样激励下,美国的民众直到战争最后认购战争债券的热情都非常高,整个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主导了八轮战争债券认购,销售金额高达1700多亿美元(按1944年1美元合现在16.02美元计算,销售金额相当于27200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超政府税收,是美国能够打赢二战的最有力保证。

从这个角度看,当年巴斯隆上级说“销售债券的战场更需要你”也还真没说错。

到了战后,美国陆续偿付战争债券,但也再没有机会发行新的战争债券了。冷战期间美军卷入的几次战争,尤其是越南战争,在正义性的问题上都有极大的争议,指望民众不反战就不错了,想要发行战争债券那是异想天开。也因为这个因素,美军都会很刻意地控制战争规模,因为没了战争债券,自己再也打不起二战时候那样的战争了。

◇ 相关新闻截图

如今,在战场没有明显变化,俄乌陷入消耗战的阶段,每天的金钱消耗更是天文数字,这不仅要看两国对内筹钱能力,也要看盟友的“钞能力”。前一阵,美国甚至和欧洲盟友计划“没收”俄罗斯央行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用来援助乌克兰。按某些南斯拉夫专家“俄国越打越有钱”的说法,俄国应该看不上这区区3000亿美元,不过从俄国财政部长的应激反应来看,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 相关鸡血文截图

不过,这个计划如果真能付诸实施,那么我们即将看到乌克兰把俄国的钱变成一颗颗射向俄国人的子弹,这3000亿美元以这种方式回到俄国人手里,还真是赢麻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线下游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