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罪与罚》:伟大的作者,伟大的作品
848029

《罪与罚》:伟大的作者,伟大的作品

情感文摘情感文摘2024-03-05 10:06:280
《罪与罚》:伟大的作者,伟大的作品

合上这本大部头,心中着实难以平静,有些兴奋、有些感动、有些释然、有些向往,总之是那种只有文学经典才能引发的复杂心情,温润却又久久难以消散。

即便是几天后的现在,我依然能在脑海中清晰的看到:那个清晨6点钟的海边,拉斯柯尔尼科夫哭着抱着索尼娅的膝盖。索尼娅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眼中充满了爱怜。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折磨让他们身心俱疲,觉醒和爱情却让他们重获新生。《罪与罚》就是这么一本让人深陷绝望又让人重拾希望的经典之作。自1861年发表以来,已过了160多年,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文学巨著依然充满生机,其影响更是长久不衰。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内生力量,不受限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变;或者这就是经典大师的非凡能力,穿越现实社会的肤浅表面,直击人性亘古难变的本义。就此而言,陀神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实不相瞒,这已是我第二次读《罪与罚》,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可两次的阅读体验可谓天壤之别,相差甚远,后面我会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分享,现在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鼎鼎大名的陀神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

1. 陀神苦难而伟大的一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富盛名的大文豪之一,与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齐名,被高尔基称之为“最伟大的天才”,但就像所有最伟大的天才都是从苦难中凤凰涅槃一样,陀神的人生经历之坎坷原非我等常人所能想象,然而越是从非人的苦难中走出的作家,越能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深邃思想与深远影响,以至于在他逝世近150年后,他的作品依然深受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青睐,而他本人也已然封神,由陀思妥耶夫斯基化身陀神。

1821年11月11日,陀神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军医,虽然取得了贵族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小奴隶主,但生活依旧贫苦,只能勉强供其上学。青年时期的陀神就醉心文艺,在老师的影响下接触了俄国和西欧的文学,涉猎了许多西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的经典作品,为他后续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中学毕业后,他依照父亲的意愿,考进了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以求将来在军中谋职,但毕业一年后,他就毅然辞职,投身文学创作和翻译之中。彼得堡的生活扩大了他对俄国文化的了解,奠定了他一生的精神内核和创作根基——用一辈子探索“人和人性”之谜。

要了解一个作家,就不得不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陀神之所以能化身陀神,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封为神作,对他的研究之所以能持久不衰,都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由此产生的政治倾向和宗教意识有关。就此而言,陀神并非单纯的作家,清澈如简·奥斯汀,一生在英国乡村度过,远离政治,生活无忧,思想单纯,而是兼顾政治倾向、宗教意识、心理探索、文学创造于一身的社会家。文学作品更像是他的武器,表达着他的政治思想,宗教信仰以及对人性探索的成果。19世纪的俄国充满着变革和思潮,而这也造就了陀神思想的复杂性和作品的多样性。接下来我将陀神的创作经历与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并行梳理,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以及创作背景。

1845年,陀神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穷人》,开拓了“小人物”这一主题,随之引发了俄国文坛的极大反响。革命民主主义派和“自然派”都将其视为同道。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称该小说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但陀神却不满足于“社会小说”的界定,马上在1846年发表了第二篇小说《双重人格——高略德金先生的奇遇》,触发了“双重人格”这一创作主题,并在后续作品中对此不断深化。

在这部小说中,陀神将目光从社会问题转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解剖社会转为解剖人性,预示着他创作的多样化趋势,但这却遭到了革命民主主义派的反对。这种反对来自于文艺理论中政治倾向的差异。在那个变革思潮汹涌澎湃的年代,文学也难以脱离政治而独善其身。陀神更倾向于文学应注重文学本身,而后者则更侧重于文学的社会使命,应同专制农奴主义作斗争,应积极宣传革命和社会主义。

这种分歧使得许多批评家认为陀神脱离了革命民主主义,但陀神的政治思想依然信奉着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并成为当时俄国著名的彼德拉赫夫斯基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1849年,他因在小组上朗读别林斯基那封反对农奴专制主义的公开信《致果戈里》而被判处死刑,并在临行前改为流放,这次生死命悬一线的经历,以及以后长达九年的苦役生活,结束了他最早期的创作生涯。这一创作时期,陀神还完成了《女房东》(1847)、《白夜》(1848)、《脆弱的心》(1848)等作品,创作主题涉及“小人物”、“双重性格”、“幻想家”、“罪恶与情欲本能”、“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表明其创作的真正着眼点并不在于社会写实,而在于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剖析人性,探索人生本意。

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陀神终于在50年代末回到了彼得堡,开启了新一阶段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中篇小说《舅舅的梦》(1859)、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1861)。这些作品不仅延续了40年代的创作风格,描写家庭和道德沦落外,还出现了宣扬从宗教中需求解脱,在受苦中净化心灵的思想,即所谓的“苦难救赎”主题。

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的长篇笔记小说《死屋手记》(1861~1862)和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1864),开拓出“地下人”这一创作主题,更将人性的剖析延申到了潜意识的深度。这些新主题的开拓以及相应的思想转变,让我们看到了那九年流放生涯对其身心的摧残,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的升华。凡是杀不死我的终究会让我变强,这就名言放在当时的陀神身上,不可谓不适用。确实那些濒临死亡的日日夜夜让他对人性、对苦难有了更深的感触,从而使他的笔锋更加犀利和切中要害。

当时正值俄国农奴制度改革如火如荼之际,陀神却在文学观念和政治主张两方面宣告了自己的主张。文学观念方面,明确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强调文学的主要本质是“灵感的自由”;政治主张方面,提出了“根基论”,强调人民信仰才是根基,是道德理想的根源。俄国的革命必需结合人民的信仰,寻找在君主和正教指引下的合理与团结,利用普及文化教育促使两者结合。

正是这种正面的宣告和直面的抗争,为陀神带来了无尽的非议和长期的政治攻击,从而使他的境遇更为糟糕,也使他的作品为承担了更多的政治负重。这不仅让我沉思,人类是如此的渺小,难以摆脱政治思想的洪流,但人类又是如此的强大,无论是像陀神一般在政治思潮中逐浪奋进,不断升华思想,创作作品,还是像陀神笔下的那些普通人,饱受迫害却依然艰苦谋生,人类都没有放弃自我,都依然存活至今,而且活得更好。

19世纪60年代中后期直到70年底末濒临80年代,陀神凝聚全力,先后发表了四部厚重却又影响深远的著作:《罪与罚》(1866)、《白-痴》(1868)、《鬼》(又称《群魔》,871~1872),以及最后的压卷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1879~1880),另有两部题材较小的长篇小说《赌徒》(1866)和《少年》(1775)。(在我看来,这两篇小题材作品,相当于陀神创作那四部大部头期间用于调整状态的“消遣活动”,同时,我也不得不折服陀神驾驱文学作品的能力,即便是消遣之作,也是很多作品所不能及的上等之作,不得不服呀!)。

《罪与罚》发表于1866年,为这四部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也是给陀神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一部伟大之作。其开创了文学评论界中所谓的“复调结构”,影响着以后一百多年长篇小说的结构发展。这四部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卡拉马佐夫兄弟》则是公认为陀神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涵盖了陀神文学创作的种种主题,并将生活生活、人物刻画、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等思考一并融入作品,涉及政治、社会、伦理、道德、人性、哲理等各个方面的讨论和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部披着小说外衣的综合性读物。它超脱了文学的范畴,延申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哲学,由此再次印证了上文的观点:将陀神单纯的定义为作家,文学家,着实有些偏颇和狭隘。

1881年1月28日,陀神在彼得堡逝世。俄国最富盛名且最有争议的一代文豪结束了他充满悲剧和传奇的一生。人虽已逝,但影响永存。从此至今的近150年来,针对他政治倾向、宗教意识、甚至生活习性(陀神曾嗜赌如命,《赌徒》即取材于他的那段人生经历)、健康状况(陀神患有严重的癫痫)的评论或非议从未中断,但他在文学世界的崇高地位,在小说文体的开拓贡献,却无可撼动的被一直推崇。他的众多著作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饱经风霜,愈显芳华,影响着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热爱文学的人们。生命短暂,精神永存,用在陀神身上,似乎也不可谓不恰当。

回顾陀神的创作生涯,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1845~1849,陀神初入文坛到流放之前;

中期阶段:1859~1865,陀神9年流放后,文学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阶段;

晚期阶段:1866~1881,文学观念和政治主张深化成熟阶段。

除了早期相对好一些的生活之外,其一生可谓磨难不断!相比于同时期其他俄国作家相对优越的生活,陀神不仅经济窘迫、疾病缠身,还深受政治迫害,而这都影响着他的写作风格。为了尽快拿到稿费维持生计,他不可能对作品精雕细琢,而他也确非那种具有稳健性情的人。陀神是那种冲动型激情型的作家,创作中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不加掩饰内心的激动,而这激动的情绪又反过来推动着思想的倾泻,犹如黄河决堤,汹涌澎湃,滔滔不绝。

对于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内心的剖析,不加掩饰而又深入骨髓;对于现实的展现,同样不加掩饰,不做评判,从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或许也是不同时代的无数读者为其作品所倾倒和醉心的原因吧。诚然,那种时常振聋发聩、直击内心的思想冲击,可以自由的在不刻板不局限的思想空间中横冲直撞,可以让读者肆意追寻心之共鸣、情之回响,试问谁能对此无动于衷,谁又能对此不钦佩有加呢?

2. 书籍内容概况与思想解析

《罪与罚》是陀神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故事内容简单的讲就是一个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残害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莎及其妹妹丽扎韦塔,从而制造了一起震惊俄国的凶杀案,此后经历了一系列内心的挣扎和忏悔后,在善良姑娘索尼娅的感召下投案自首,流放西伯利亚,最终重获新生的故事。

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如下:

姓名

角色关系

拉斯柯尔尼科夫

男主角

杜尼娅

拉斯克尔尼科夫的妹妹,女二号

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

男主角和女二号的母亲

维斯德里加依洛夫

贵族,杜尼娅的做家庭教师的男主人,家财万贯、情人无数,恶贯满盈、不断骚扰杜尼娅

卢仁

维斯德里加依洛夫的小舅子,杜尼娅的未婚夫,律师,自私阴险

索尼娅

女主角

马尔美拉多夫

索尼娅的父亲

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

马尔美拉多夫的妻子,索尼娅的继母

阿廖莎

心狠手辣的老太婆,放高利贷,被拉斯克尔尼科夫杀害

丽扎韦塔

阿廖莎的妹妹,无辜愚蠢,同时被男主角杀害。

拉祖米兴

男主角的同学,后于杜尼娅结婚,成为男主角的妹夫

波尔菲里

警察局侦察科长,识破了男主角就是杀人犯

具体情节:

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自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可以无视府法律,主宰一切庸人的超人,但贫困潦倒的现实状态——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因交不起房租而被断食催债,加上虚弱的身体和近乎神经质的精神折磨,又让他对此深表怀疑,怀疑自己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任人摆布的庸人中的一个。他思想矛盾,酝酿着要做些事情去证实自己,但又踌躇不前,以致于万念俱灰,生无可恋。恰在此时,他意外的遇见了自甘堕落、贫苦潦倒的九等小官马尔美拉多夫,听到了他的悲惨遭遇——事业困苦、自甘堕落、嗜酒如命、频临绝境。自己有家不能回,已在涅瓦河上的干草船上过了好几天;长女索尼娅为了全家的生计被迫当了街头的妓女;妻子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疯疯癫癫,受人欺辱,孤苦着拉扯着三个孩子。

马尔美拉多夫一家的遭遇让他坚定了证实自己是主宰一切超人,而非任人宰割的庸人的决心。于是在一个夜晚,他实施了蓄谋已久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的计划——杀死放高利贷的恶毒老太婆阿廖莎。当他用斧头砍死阿廖莎,慌乱的搜索财物时,阿廖莎的妹妹丽扎韦塔的闯入,让他不得不继续行凶。在艰难的逃出作案现场之后,他却陷入了矛盾的内心煎熬之中——对被逮捕受刑的恐惧;对采取行动后依然未能达成自己预期目的的困惑;对辜负母亲妹妹期望的悔恨恼怒,无法为她们提供养护的愧疚,以及自己良知的谴责,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败。

期间,马尔美拉多夫被马车撞死,他慷慨解囊,从而结识了善良的索尼娅,并被她的宗教信仰所感召,吐露了自己遭受的内心折磨,承认了杀人的真相和行凶的动机。他硬抗阴险自私的律师卢仁,不仅解救了妹妹杜尼娅免于陷入一段绝望苦难的婚姻,还在马尔美拉多夫葬礼上当面揭穿卢仁陷害索尼娅的无耻罪行,还索尼娅一个清白,同时也让索尼娅视其为唯一的依靠。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他的状态引起了公安局侦察科长波尔菲里的注意,经过两番斗智斗勇,依然被对方认定是杀人凶手,要求限时自首。另外,他向索尼娅忏悔和吐露心声时,不幸遭到了维斯德里加依洛夫的偷听,从而遭到威胁。如此一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自己内心的折磨、索尼娅的感召、以及波尔菲里、维斯德里加依洛夫的外部压力下,主动投案自首,并在流放过程中,完成了思想的解脱和精神的重生。

整个故事的情节紧凑,并不曲折,但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陀神对主人公行凶前后心理与人性的深入剖析和细致刻画。这其中充满了矛盾,明显带着“双重人格”的主题标签。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方面善良孝顺,慷慨大方,视金钱如粪土,一方面又阴沉孤僻、神经质,甚至凶恶残暴;一方面想要做个可以主宰一切的超人,但又不愿与自私阴险的卢仁、为非作歹的维斯德里加依洛夫同流合污;一方面同情马尔美拉多夫的悲惨结局,但又不甘沦为如他那样任人宰割的庸人。他的思想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以他去杀人,又去自首。借用豆豆《背叛》中的一句名言,则为: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届狼性不足,难以在一条道上走到黑,或者说难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极端的矛盾如何救赎,作者给出了答案——宗教和爱。在宗教的精神感化下自我救赎,在爱的心灵感化下重拾希望,最终实现重生。

整部小说一方面描述了俄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权贵社会的罪恶,一方面也宣扬了逆来顺受,从宗教中寻求解脱的思想。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特征,而对诉诸于宗教以求精神与心理解脱的思想,又反映出唯心主义的特征,这种一部作品中贯穿着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不禁让人感叹陀神的超凡能力,也让人隐约感受到他的内心挣扎与矛盾。或许正是这种挣扎矛盾的思想,才成就了陀神和他作品难以企及的文学地位和日久弥新的生命力吧。

3. 读书感悟及收获

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这是我第二次读《罪与罚》,但两次阅读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这其中或许与所选的翻译版本有关:这次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岳麟老师翻译的版本,而第一次读的应该是译林出版社的版本,但相信更多的原因在于自身的变化所致。

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哪年的事情,是否已经工作,但毫无疑问比现在要年轻,生活更惬意,思想更单纯,阅读的意愿更强烈并且读得更认真。之所以敢断言当时读这本书的意愿更强烈,是因为我清晰的记的为什么要读它。

原因有三:

1)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读了陀神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译林出版社的小本本书,字很小但很清晰,书很密实,质感很好,也是因为这本书我才对译林出版社的世界名著充满好感),被其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深深触动,为此我还写过一篇读后感记录我的感受,也是通过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陀神,并对其推崇有加,进而引发了读他其他作品的想法。

2)这本书的名字结构——“XX与XX”的结构形式,让我很感兴趣,于是首选了它。

不仅如此,我当时还收集了其他类似书名结构的书:《红与黑》、《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并有着要将这些书都读个遍的冲动,但最终却在读完《罪与罚》之后放弃了,因为这本书太厚重太压抑,让我久久无法从中走出,根本无力再去读其他书。

3)通过读本书的简介,犯罪心理的主题,以及久负盛名的评价都吸引了我要将其读下来。

之所以敢断定第一次读得更认真,是因为我当时是一个字一个字将这部大部头啃下来的,读得很痛苦,记得很深刻。但印象深刻,并不是说我对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都能记得一清二楚,恰恰相反,我早已将书中的故事情节忘得一干二净,甚至我真切的怀疑,当时读完之后,我便记不清其中绝大多数的人物和情节了,因为这次读,我竟然在书中发现太多在第一次读时似乎从来没见过的人物和情节:什么马尔美拉多夫、拉组米兴、波尔菲里,甚至连女主角,都被我直接忽略。说印象特别深刻,是指直到这次二刷《罪与罚》之前,我依然清晰的能记得第一次读完之后,印在脑子里的那两个场景、一个切身感受和一个可笑的想法:

场景一:一个困居地下的人,悄悄地掀开一个方形或圆形、类似井盖的东西,胆怯地望着地面上两两三三的行人。行人各个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穿着长风衣、带着平顶帽。很快,他就放下井盖,躲回地下一个黑漆漆的洞里(作为读者,我能清晰的看清洞里的他)。这个洞只能容纳他一个人,他蜷着身体,抱着头,撕心裂肺地挣扎着,脑海里全是他杀人的场景。他紧闭双眼,表情痛苦,整个人似乎要炸了。

场景二:他身穿长风衣,竖着衣领,带着平顶帽,低着头朝一个大铁门走去。路上零零散散的有几个行人,都和他一样的着装,但没有一个人关注他。门口靠着一边坐着一个人,分不清男女,应该是个老女人。(我不清楚这是他去杀人时的情景,还是去自首时的情景。)

一个切身感受:千万不能犯罪,千万不能犯罪!即使法律不来制裁你,你也会被自己的内心折磨死。

另外还有一个可笑的想法:这本书应该作为学校要求的必读书籍,甚至不上学的也要每人必读,因为读完这本书,应该就没人敢去犯罪了。如此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社会的犯罪率,更能让社会更加友善和谐。

当我这次再读《罪与罚》时,全然没有了首次阅读时的震撼和感触。也不再认为全书只在写一个人的活动和内心挣扎,甚至相反的认为书中主人公的占比实在太少了。首刷时,感觉整本书都在写主人公一个人:杀人,然后陷入内心无尽的挣扎。二刷时,却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人物,各种人物陆续登场,各种情节层出不穷,只有在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与波尔菲里的两次斗智斗勇,拉斯柯尔尼科夫向索尼娅忏悔,以及尾声交代后事这三部分,让我有所感触之外,其他地方都没能让我有什么想法。几经反思,推测可能的原因包括:

1)潜意识的缘故。首刷这本书,虽然显现在我脑海中的只有上面的2个场景、1个感受和1个想法,但是潜意识里却对这本书的内容印象深刻,所以在二刷这本书时,就无意识的唤醒了他们,进而不会让自己再有多大的情感冲击。

2)长时间不读书,捕捉情感的敏锐度严重下降,难以快速共情。

3)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很多东西都看淡了,不在乎了,甚至麻木了,所以不再那么容易被震撼。

4)阅读方式的变化。首刷这本书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啃下来的,但二刷就采用了听读相结合,以及跳读的方式进行。上下班路上在微信读书上听书,其中认为有必要着重读的部分,就去再读一次。上班休息或在家有时间的时候,就继续读。读的时候,也会时不时跳过一些感觉无关紧要的情节。如此一来,从读书的踏实程度而言,二刷时没有首刷那么踏实,可能忽略了一些重点内容。

尽管如此,我认为这次阅读依然很有意义,甚至可以认为这次的阅读才算是读到了这本书的全貌,而非仅仅在脑海中保留个别想象出的场景。通过这次阅读经历,也让我收获挺多。

首先,在知识获取层面,让我对陀神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罪与罚》这本经典的情节内容与思想倾向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次,在认知提升层面,让我意识到:

1)相比于外在的法律规范,内心的良知准则和道德规范,更能影响并约束着一个人的行为。即便这个行为做错了,内心的反噬,或者说负反馈,也会让你遭受惩罚,并促使着去纠正这个错误行为,或自愿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之前,扪心自问,我们的良知是否认同这么做。这不禁让我想到王阳明,以及心学的核心要义——致良知!

2)人还是应该有所信仰,或者说内心的笃定的!这种内心的指引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为准则,会让你在人生中做得更加坚定,同时避免思想上的混乱,甚至错乱,进而避免行为上的出格。

最后,在行动指导层面,让我再次坚定了这个信念——绝对不能犯罪,绝对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写在后面: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持久弥新,核心在于其内涵的深厚与意义的深远,而这些深厚与深远往往都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充分识别和感悟的,因此对于经典,我们应当敬畏,对于喜爱的经典之作,可以多读几遍,相信每一遍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悟和觉知。《罪与罚》对我而言,就是这么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现在我将它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作者:

王峰,四期百日共读计划活动成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