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6纵厚葬张灵甫,指战员很不满:他刚挖了罗司令的坟!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7年5月16日,敌整编74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此战,一举歼敌3.2万人,被誉为“五大主力”之首的“御林军”整编74师烟消云散,在我华野27万大军的倾力协作下,历经三天三夜浴血奋战,终于啃掉了这块硬骨头。此战毙敌1.3万人,俘虏1.9万余人,师长张灵甫“杀身成仁”。
如何处置这个“黄埔名将”的后事,成了摆在华野首长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旦处置不当,会让南京的媒体大做文章,还不利于1.9万俘虏的转化。
在华野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的建议下,陈毅、粟裕决定由6纵政治部对张灵甫予以厚葬,单是从老乡那里买来的厚棺材就花了400银元,下葬的墓穴也多方寻找,最后敲定将张灵甫葬在张灵甫的生母滕氏的老家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可是,这个人道性的决定引发指战员的不满,很多人找到纵队和华野首长,当面质疑:“为什么不把张灵甫千刀万剐?他可是刚刚挖了罗司令的坟!”
【张灵甫】华野的指战员为什么对张灵甫恨之入骨?罗司令又是谁,敌人为什么会挖他的坟墓?华东野战军和整74师的恩怨,要追溯到7个月之前的涟水保卫战。当时,南京的蒋校长不甘心黄埔一期李默庵苏中七战七败的奇耻大辱,派出一干王牌部队围攻两淮,其中黄埔四期的张灵甫亲率“御林军”整74师进攻涟水。整74师的前身,是抗战中的74军。
在俞济时、王耀武和施中诚三个前任的苦心经营之下,74军在抗战时期取得不少战绩,加冕“御林军”,也被称为“五大主力”的头号王牌。一战涟水,华中野战军吃了亏;二战涟水,张灵甫声东击西,突破王必成6师的防御。转过年来,敌人又纠集8个整师20万大军,并分三路合击华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刚刚由山野、华中野战军合并不久的华野,避实击虚秘密北上,李天霞指挥中路整74师、整83师占领临沂,和陈毅、粟裕华野的相互交锋记录本上,又添了一笔血债。正因为整74师威胁大,所以成了华野指战员的一个心结。
【敌军密谋会攻临沂】“胜利占领”临沂的敌军,还做了一件犯众怒的恶事。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敌人作为“得胜之师”,毫无气度,更无品德,不仅纵容还乡团和地方武装大肆残害我地方人员,烧烧淫掠无恶不作,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找到我军名将罗炳辉将军的墓地挖坟曝尸!
罗炳辉生前是山东军区兼新四军的“三把手”,仅次于陈毅和张云逸。罗炳辉是云南彝良人,也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人物原型,18岁参加滇军,当过云南总督唐继尧的亲兵,由于道不同,转投朱培德,北伐中升任营长。大革命失败后,罗炳辉率部起义,在彭总麾下任旅长。第一次反“围剿”,罗炳辉将张辉瓒师引入埋伏圈,被主席誉为“牵牛鼻子的能手”。第三次反“围剿”和长征,罗炳辉和红九军团多次佯装主力,被战友们誉为“罗炳飞”。到达延安,他被女记者海伦·斯诺称为智勇双全的“神行太保”。过草地时,罗炳辉虽然有站位上的犹豫,但主席仍然委以重任,让他和陈毅在新四军一支队搭档。抗战胜利后,协助陈毅在临沂、枣庄多次打击敌军,被敌人恨之入骨。李天霞、张灵甫挖掘罗炳辉坟墓时,这位猛将病逝下葬不到8个月。
【罗炳辉将军】和罗炳辉相比,整74师师长张灵甫逊了一筹。从年龄上看,黄埔四期的张灵甫比罗炳辉小6岁,1903年8月出生于陕西长安,和贫农出身、读书很少的罗炳辉不同,张灵甫是同时代的才子和学霸。张灵甫18岁读中学。20岁考入北大历史系,当年报考北大的有近2500人,仅录取了163人,录取率6.55%。但由于学费无以为继,已经结婚的张灵甫半道退了学。不过,23岁的张灵甫运气不错,投军不久就遇到了于右任,在其推荐下考入黄埔四期,毕业后从见习排长做起,七八年以后爬到了团长的位置,顶头上司就是王耀武。
33岁时,张灵甫因杀妻入狱10年,抗战爆发后重回军队,抗战中任74军团长、旅长、师长、副军长,很受蒋校长的青睐。和老军长王耀武相比,张灵甫飞扬跋扈,志大才疏,始终没有达到王耀武的高度。无论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时期,张灵甫都没法跟罗炳辉比,张灵甫和资格更老的李天霞结下梁子,为他惨败孟良崮埋下了伏笔,被击毙时仅44岁。
李天霞和张灵甫的倒行逆施,引发华野众将士的冲天之怒。自古以来,就有“败军之将不可言勇”的说法。所以,当华野6纵王必成、皮定均决定厚葬冥顽不化的整74师师长张灵甫时,一时间引发指战员铺天盖地的非议。罗炳辉身高接近一米九,高大威猛,犹如天神下凡,张灵甫反倒像奶油小生,和瘦小枯干的黄维一样,很难让人相信是杀伐果断的一线指挥官。对于整74师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陈毅、粟裕非常清楚:如何对待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对于顺利改造1.9万俘虏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深思熟虑以后,陈粟决定采取行之有效的三步措施:第一步,陈毅亲自设宴,接待整74师被俘的将校军官。在宴会上,对74军抗战贡献和战力给予很高的评价,盛赞整74师的战力堪称“国军之冠”。这样的评价,让敌军将领大感意外。当然,陈毅也指出蒋军错误的站位、战略和战术,失败是必然的。第二步,华野政治部对整74师的俘虏在审查、集训的基础上,加以分类甄别。主要就是确认、剔除敌军安插在整74师的政工、谍报、特务人员,保证留用官兵的纯洁性。第三步,剩余官兵进行全方位的军政训练、诉苦教育,然后把1.2万素质过硬、专业知识强、年龄适合的解放战士补充华野各纵队,其余6700余人送到后方,编为27个中队。
【敌军被俘人员】
罗炳辉是我军威望很高的名将,牺牲后遭到张灵甫摧残,如今却要厚葬张灵甫,当然会引起指战员的不满。早在红军时期,红九军团的罗炳辉就和红一军团林总、红三军团彭总、红五军团董振堂一样,被蒋校长列为悬赏仅次于朱、毛、徐向前等的第二档红军将领,超过第三档的周公、张氏,以及第四档的刘伯承、叶剑英等名将。抗战时期,罗炳辉的“梅花桩战术”让日军的清剿屡屡碰钉子。解放战争时期,如果罗炳辉没有英年早逝,或许不会让张灵甫轻易占领临沂。即便是盖棺定论,罗炳辉也是张灵甫所望尘莫及的。张灵甫“抗日名将”的光环,很大程度时拜老上级王耀武的战功所赐,自己独立领军则功败垂成。罗炳辉不但是红军和抗日名将,还是我军36军事家之一,名垂青史!
参考资料:1、《百战将星皮定均》,张凤雏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王牌悍将——张灵甫传》,钟子麟著,团结出版社;3、《罗炳辉传》,编写组著,军事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