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仰望高山——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思想与成就
10337400000026

第26章 读《中国通史·清时期》卷(1)

阎崇年

白寿彝先生任总主编、周远廉和孙文良教授为清代卷主编的《中国通史·清时期卷》,百余万言,已经出版。我作为读者,读后的思考,分作四点,略述如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的国家。撰写一部高水平的、有特色的中国通史,需有远卓的史识、睿智的史才、深厚的学力。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在本世纪出版的中国通史著作之林中,贡献巨大,别具特色,清代史卷,即是一例。

中国有个修史的传统,就是下代修上代的历史。公正地说,下代修上代的历史,其优长之处是资料散失较少,其缺憾之处则是时代局限较大。以清史而言,清朝是中国自秦以降两千多年来最后一个帝制王朝。虽然清廷编了许多当朝史书,编年体如《实录》,纪传体如《列传》,纪事本末体如《方略》,典制体如《三通》等。但在清代,严格说来,清史学不是一门学问,清史学也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这是因为在有清一代,私人不准撰写国史,只能论述具体问题。清朝的国史,是当朝官学,其开馆,其宗旨,其编纂,其雕梓,谕从内出,盖由钦定,既不容学人置喙,更不许学者研讨。

辛亥鼎革,清朝覆亡。清史从神圣的殿堂走下,开始成为清代的中国史。清史的研究,在20世纪,依其自身演变特点,可以分作4个时期:

发韧期。本世纪上半叶的前25年,时代变局,地覆天翻。这段时间,主要是辛亥前为推翻清朝而作舆论准备和辛亥后已推翻清朝而巩固新政权。所以,这个时期清史的研究与编纂,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党人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相号召,突显反满的民族色彩。较早出版的《清史讲义》、《清史纂要》、《清史纲要》等,突出清之覆亡,咎在民族压迫,即以反满作为清史研究的主线。另一方面,前清遗老等纂修的《清史稿》,故宫博物院邀集专家评其有着忠于前朝、鼓励复辟、反对汉族、诽谤民国的倾向,请列为禁书。以上反满和颂满的两种倾向,均不能给清代中国史以客观的、公正的论述。

拓展期。本世纪上半叶的后25年,清史编研,有新拓展。这个时期清史的编纂与研究,向着综合与深入两方面发展。前者主要代表为萧一山先生,后者主要代表为孟森先生。萧一山先生的《清代通史》上卷于1923年出版,中卷和下卷于此期出版。他自称:“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这就在清史编纂中力求避免反满和颂满的两种倾向。孟森先生对清史中许多重大难题,依据新看到的《李朝实录》、内阁大库档案以及文集笔记等资料,爬梳分析,缜密考证,作出开拓性的研究。其主要论文汇聚于《明清史论著集刊》(三集)。但是,此期“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学者动荡,珍档南迁,使清史的研究与编纂,受到很大的影响。

沉寂期。本世纪下半叶的前25年,极左思潮,影响深广。这段时间,中国大陆清史研究的鲜明特点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围绕所谓的“五朵金花”进行讨论。但对其中清代的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土地所有制、满洲族形成和清入关前满族社会性质等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发掘新的资料,争辩不同见解,研讨有所深入。此期,由于“干部下放”、“文化革命”等干扰,真正清史的学术研究与通史编纂,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台湾在这段时间,较大陆开放略早些,《旧满洲档》又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学者利用满文资料,研究清代早期历史,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

繁荣期。本世纪下半叶的后25年,改革开放,生机盎然。正如书中所分析的,此期我国清史研究有五大特点:人员众多、思想明确、史料丰富、领域开拓、成果累累。加上文化环境更为宽松,国际学术交流更为密切,因而清史的研究与编纂,取得了本世纪以来成果最大、最多与水平最新、最高的收获。书中分作8个方面,详列各项研究成果(从略)。

综上,《中国通史·清时期卷》就是在上述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它既摆脱了辛亥时期革命党人的反满民族倾向,又摆脱了民国初期故清遗民的颂满情绪,还摆脱了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教条羁绊,从而使这部清史卷的研究与编纂,不仅吸收了20世纪清史研究的总成果,而且体现出20世纪90年代的新水平。

《中国通史·清时期卷》在编修的体例上,有大的突破。史书体例,至关重要。刘知几说过:“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之无法,则上下靡定;史之无例,则是非莫准。”中国通史的编纂,传统的体例是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典制体等。本世纪以来,有些学者要突破传统的修史体例,尝试按历史时期、分成章节来论述历史,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通史体例。上述诸种体例,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近半个世纪海内外学者撰著的诸部中国通史,多为时经事纬,述事则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几大块内容填充其间。《中国通史·清时期卷》却不然,它在编纂体例上,分为《序说编》、《综述编》、《典志编》和《传记编》共四编。这是通史体例的新开拓、新尝试。本书体例的创新,既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也是史学发展的进步。

全书的上册,依次分为《序说编》、《综述编》和《典志编》三编,共58.4万字,占全书总字数的45.07%。

《序说编》是个创例,包括《编写旨趣》、《研究概述》和《基本史料》三章。

其《编写旨趣》之章,由白寿彝先生亲自撰写,这是全书的主旨纲要和点睛之笔。“旨趣”于清史提出新的论断,指出:清朝属于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我们说衰老,不说衰落,不说解体,这是因为衰老还含有一定的生命力,有时在某些方面还可以表现一定程度的坚强”。这给处于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清朝,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有发展、有繁荣,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哲学理念。清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华夏、拓疆固边,出现“康乾盛世”局面,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衰老的清朝,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和坚强性;其二,新兴的满族,表现出一定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其三,满汉的联合,满族尚武筋骨同汉族文化血肉相媾合,表现出一定的博大武勋和伟观文业。于清朝民族问题,指出:“清朝往往被称为‘满清’,清的统治有时被说成是‘民族牢狱’,其实并非如此。清的统治是以满族贵族为首的、同时也是各民族上层所共同认可的政权。这是一个在历史上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体制的继续。清有民族压迫的一面,有时压迫得很残酷;同时也有增进民族联系、发展民族关系的一面。从历史的长河上看,后者自然是历史的主流。”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鉴于史学界对此争辩热烈,有的学者把这种萌芽说得几乎是影响全面社会的新生产力,有的学者却根本不承认这种萌芽的存在;指出:“我们认为这种萌芽是有的,但只存在于个别地区的某些生产部门,还只是停留在萌芽状态。对于这个问题的表述要有分寸,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过分地推论。”于清朝外交问题,其时一方面中国在封建制度内蹒跚前进,另方面西方列强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急剧向外扩张,频叩中国大门;指出:“保守的清王朝不识时务,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至国际地位日益低落,终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最后于清史的研究,指出:“当前清史研究的工作还处在一个新的起步阶段。对于某些历史问题,尚不能做出明确的论断,但我们希望本卷从总的方面为清史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就表现出恢弘的史学襟怀和博达的史家通识、高度的科学精神和严肃的求实态度。

其《研究概述》之章,总结了辛亥革命以来,清史研究的倾向、成就和问题。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0年来,清史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通史方面,有7部;典制方面,有7部;军事方面,有4部;经济方面,有14部;民族方面,有7部;外事方面,有2部;学术文化方面,有7部;人物方面,有12部;论文集方面,有14部(种)等,以上共73部。如加上未被统计和近10年来新出版的著作,当不下200部。历史学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发展不能脱离它的根基,并从它以往成果中汲取营养,以对已有成果的超越。《研究概述》之章便于读者鸟瞰本世纪清史研究的全貌,把握清史研究动态,有助于史识的提升。

其《基本史料》之章,既是编书者征引的图书文献,也是读者所应掌握的重要著述。书中略列编年体如《满文老档》、纪传体如《清史稿》、纪事本末体如《皇清开国方略》、政书如《清三通》、方志如《大清一统志》、边疆史地如《皇朝藩部要略》、类书如《古今图书集成》、丛书如《四库全书》、文集如《鹿州初集》、笔记如《广东新语》以及档案、契据文书、文物、谱牒等凡11类约141种图书。书中不仅将档案、契书等作为一般史料介绍,而且举例详析其珍贵史料价值,表明了研究的深度与精核,给有心读者以教益和导引。

《综述编》包括后金兴起、清朝确立、入主中原、康乾盛世、嘉道渐衰、农民起义、天地会、少数民族、台湾开发和中俄关系共10章。论述了自1583年清太祖含恨起兵至1840年清宣宗鸦片战争,200多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10章的内容,提纲挈领,简明清晰,读后掩卷,再三品味,全编确实是“从总的方面为清史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典志编》包括:一方面是社会生产范围的农业如《农学和农业技术》,手工业如《手工业技术及有关的工程》《手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如《商人、商业、商镇》,生产关系如《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另一方面是典章制度,对传统纪传史书中的选举志、兵志、刑法志、礼志作了变通,而形成《政权机构及其职能》、《军制和法制》、《礼俗》等。

综上,仅就本书上卷的《序说编》、《综述编》和《典志编》,概述拙见,试作简说。就本世纪已出版的百万字以上的清朝通史而言,在《中国通史·清时期卷》之前有三卷(五册)的《清代通史》,之后有十卷的《清朝全史》,虽前者附《清代大事年表》等七表,后者专列三卷经济史,于体例上都有新意;但其总的体例框架,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普通史例”即通史体例。然而,《中国通史·清时期卷》全书,在总体架构上,在总的体例上,有创新,有突破。

《中国通史·清时期卷》的下册,为《传记编》。此编71.2万字,占全书总字数的54.93%。通史吸纳纪传体之长,设传记专编,既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也是本书的一个创造。

《传记编》或按人物列传,或按学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