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仰望高山——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思想与成就
10337400000083

第83章 白寿彝先生关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再读《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有感(1)

李松茂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交通史皆有专作,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只是其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文仅就后一方面作一简述,以庆贺白寿彝师九十华诞。

白寿彝先生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始于1935年。这一年的1月至5月,他在家乡河南开封创办了《伊斯兰》月刊。在第4期的《中国回教史料之辑录》一文中,他说:“吾人今日如为教史彻底打算,则请从辑录中国回教史料始。此项工作,用一分气力,即可得一分成绩。此种成绩将非少数人所私有,而为大众之公器。”他还说辑录史料应从以下5方面着手:

“第一类,现存实物之记录,图片,照片,拓片等;

第二类,各地教民之散布情形,生活状况,风俗礼仪,及所诵习经典的记录;

第三类,中国回教人(或入居中国之回教人)之著作的搜集;

第四类,中外史籍中,关于回教记载的辑录;

第五类,教内外人关于回教教义,人物,古迹之传说。”

青年白寿彝(时年26岁)刚一开始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即注重史料的收辑,而以史料为“大众之公器,非少数人所私有”。同年底,金吉堂的《中国回教史研究》出版。次年,白寿彝先生以《中国回教史之研究》为题,发表评论,说陈垣的《回回教入中国史略》,“为中国人对于中国回教之第一篇有系统的讲述”,而“回教人正式发表其对于中国回教史之整个的看法者,实以著者(金吉堂)此书为首创”。白先生列举了该书的优点,同时指出,“本书需要修正补充之点亦甚多”。特别指出,书中关于“回教”与“回民”述论“有所未妥”。说“回教固不能离回民而存在”。而“回民之各种活动,并不必亦决不能为完全回教的也”。这种将回教与回民不等同,既看到其联系又注意其区别,是非常宝贵的思想,特别在30年代中期的当时。1936年8月,白寿彝先生主编的《禹贡》第5卷第11期“回教与回族专号”出版。这是一期高水平的回族和伊斯兰教专刊,收有马松亭的《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赵振武的《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王日蔚的《回族回教辩》、白先生的《从怛逻斯战役说到伊斯兰教之最早的华文记录》,以及单化普的《说陕甘“回乱”初起时之地理关系》、《陕甘劫余录》等,都是研究回族伊斯兰教史的名篇;正文前还有“成达师范学校之发展”照片8幅,清真寺碑刻拓片6幅,都是研究回族伊斯兰教史的珍贵资料。1937年4月,白寿彝先生又主编了《禹贡》第7卷第4期“回教号”,收有庞士谦的《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王静斋的《五十年求学自述》、白先生的《宋时伊斯兰教徒的香料贸易》和《关于创建清真寺碑》,还有两篇译文:《近五十年西人之回教研究》(韩儒林译)、《中世纪中国书中的回教记录》(白寿彝译),还有记载各地回民情况的《成都回民现状》、《开封回教谭》、《绥远包头的回民概况》、《河北沧县回民概况》、《山东泰安清真寺调查表》、《河南郑县回民概况》、《云南昆明的明德中学》等,以及一组“回教文化”的研究文章,内容十分丰富。《禹贡》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冯家昇主编的历史地理学刊物,这两期专号的出版,扩大了回族伊斯兰教研究在社会上的影响,推进了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的研究。1937年7月,白寿彝先生参加以顾颉刚为团长的西北考察团。7月1日至8月10日在绥宁,8月11日至10月7日在甘青(顾颉刚先生因故经西安直达兰州)。写成《绥宁行纪》、《甘青行纪》,记西北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亦记各地伊斯兰教(清真寺碑刻记录尤详)。日后又写成《西北回教谭》(1939年发表),对教派门宦有精辟论述。

1937年“七七事变”后,白寿彝先生说他“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人一样,携着眷口东西地流浪着”①,1938年到达桂林,和南迁的成达师范一起。除任课外,还主编《月华》,这是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工作,又是这方面的组织工作。1938年底,白寿彝先生到达柳州,想从这里转昆明,因买不到车票,停留一个多月。这期间就近访问清真寺,参考《白氏宗谱》,写成《柳州伊斯兰和马雄》(原名《柳州回教考》),成为利用碑刻资料研究伊斯兰教史和回族史的范作。

1939先生到达昆明。此时至抗日胜利,白先生的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三个方面同时进行,一、云南回民起义史料的收集校勘;二、云南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人物的撰写;三、云南以外、广及全国的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白先生说:“民国二十八年一月,予既至昆明,留心访问与文秀有关之遗文轶事。……总计先后所得,大抵皆为民间传抄之本,未经刊布之作。数量虽尚不为多,然皆为研究杜事者之新资料,对于救济方略、方志之偏弊,及提供研究者以较正确之观念,裨益当不在少。予因从而校写成书,排版问世。”书名《咸同滇变见闻录》,分上下册于1945年9月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回族专题史料,标志回族史料学的诞生。白先生同时还辑成《关于咸同滇乱的弹词和小说》,作为这部史料的文艺资料。1940年初,《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连载白寿彝先生撰写的《滇南丛话》1至7篇,以后《回教文化》又载8至9篇。这是从元代至近代的云南回族伊斯兰教人物志,资料丰富、翔实,从各个方面(纵的和横的)反映了云南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历史。另外,还写有《云南伊斯兰史略》、《云南教胞在历史上的贡献》、《赛典赤赡思丁考》等。白先生还一度主编《清真铎报》。众所周知,这是学术水平高的回族伊斯兰教刊物,如同主编《月华》一样,既是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工作,又是这方面研究的组织工作。白寿彝先生研究云南以外的中国回族伊斯兰史,所写的文章主要有:《中国伊斯兰之发展》、《元代回教人与回教》、《读桑原骘藏〈蒲寿庚考〉札记》、《两浙旧事》、《明末两回教史家——詹应鹏和张忻》、《明清间中国回教学术运动》、《哈德成阿洪墓表》,以及《跋吴鉴〈清净寺记〉》、《跋〈重建怀圣寺记〉》等。这些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当时生活清苦,资料缺乏,躲避日机轰炸,连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也没有。还特别应该提到,白先生1943年完成、发表,194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单行本的《中国回教小史》一书,这是迄那时为止白先生研究中国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的综合成果。白先生于1942年还着手写《中国回教史》,成三章,因手头无书,明清的部分无法写下去;已成的三章在辗转流徙中只一章保存下来,即上面提到的《元代回教人与回教》。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寿彝先生由云南到达苏州,帮助顾颉刚先生主持文通书局编译所编务,并主持《文讯》月刊。1946年在重庆初版的白寿彝先生著《中国伊斯兰史纲要》,1948年在上海二版。此书同《中国回教小史》一样,既是一本中国伊斯兰教史,又是简明的中国回族史,是“专给回教高小初中学生阅读或作教材用的”,反映了白寿彝先生对回族和伊斯兰教教育的重视,和为培养这方面人才所作的努力。为了方便读者读这本书,特别是教授者教这本书,白先生又为这本书编了参考资料。白先生编著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1948年11月在上海由文通书局出版,收有陈汉章的《中国回教史》、陈垣的《回回教入中国史略》、杨志玖的《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元代回汉通婚举例》,以及白先生的《元代回教人与回教》、《记明清时的回将》、《记明清时之回回文人》、《柳州伊斯兰与马雄》,还有庞士谦的《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赵振武的《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等,是一部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也是回族通史参考资料,是白寿彝先生为中国回族史、伊斯兰教史研究作的奠基工作。这个时期,白寿彝先生还完成刘智《天文典礼择要解》的校点,亦于1948年由文通书局出版;这是他10多年前提出的对中国伊斯兰教著作的整理工作,也是对刘智的研究。他还完成一部《中国伊斯兰经师传》,惜未出版。这个时期完成的重要文章,有《纯真篇义证》、《王岱舆传略》、《赛典赤赡思丁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