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土层深厚,自然肥力好,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八角种植。同时,当地群众历来有种植八角的习惯。为改变群众的贫困面貌,充分发挥山区的优势,增强群众住山靠山意识,金秀县委、政府决定在山区内乡镇发展八角生产。通过10多年的扶持,目前,全县八角面积已达19万亩,其中已挂果的有10万亩,年产干果150万公斤以上。这些八角,主要分布在金秀、三角、忠良、大樟、六巷、罗香、长垌等7个山内乡镇,山内农户人均2亩多。据统计,仅八角一项,全县每年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八角收入达117.28元。目前,八角已初步成为山内乡镇,乃至该县的一大经济支柱。八角的种植,使该县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贫困面貌得到极大改善,罗香乡的变化就是一大见证。罗香乡是金秀县的一个边远山区乡。过去,大多数群众被束缚在几分水田上,忽视了山的潜力和优势。1985年,该乡农民人均有粮157公斤,人均纯收入143元,农民群众过着“三餐‘油条’(木薯条)加‘豆浆’(稀饭);吃饭看‘电影’(粥水)”的生活。现在全乡有八角林12万亩,人均10亩。支柱产业的发展,不但增加农民收入,地方财政也得到改善。2000年底,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88元,财政收入120万元。罗运村丈二屯的祝瑞英农户,家庭人口8人,其中劳动力2人,1990年前该户人均纯收入仅500元,一家8口居住在50多平方米的泥房里。到2000年,该户已种植八角130多亩(已全部挂果),人均拥有八角17亩。去年,仅八角一项该户就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3万元。家里彩电、音响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5.对口帮扶,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在广西扶贫攻坚的这场世纪大会战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温暖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心。从1987年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组织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挂钩帮扶百色地区。国家纪委、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中国科学院等中央机关单位挂钩帮扶我区12个国定贫困县,每年投入大批扶贫资金。1996年起,广东省对口帮扶我区。广东方面高度重视,省市主要领导多次亲自深入广西贫困地区考察指导帮扶工作,进行全省动员,动真情、真帮扶;全国扶贫状元,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从1996年至今已30多次来到百色,踏遍了百色地区的穷山僻壤,把党的温暖通过他的行动让贫困农民永远铭记在心中。省政府及广州、东莞市无偿支持我区百色、河池地区资金3.9931亿元,帮扶异地安置贫困群众8万人,社会各界捐资2500多万元和价值1亿元的物资,援建希望小学100多所。两广签订经贸协作项目600多项,已实施437多项,广东方每年到位资金3亿元左右,至2001年,广东方实际投资19亿元。帮助广西培训干部,积极接纳我区贫困地区劳务输出,每年通过政府组织接受我区49个贫困县劳务输出10多万人,至2001年安排劳工53.24万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贫协作格局。他们为广西的扶贫开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南宁、柳州、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贵港等市对口帮扶贫困县工作积极开展,几年来7市共无偿扶贫资金6354万元(含物资折款)。在边境建设大会战中,南宁、柳州、桂林、玉林和贵港等市共拿出1010万元支援边境6个贫困县农村茅草房改建,贵港市主动无偿援助靖西、那坡县贫困农户茅草房改建各50万元。
十多年来,全区形成了巾帼扶贫、教育扶贫、青年扶贫、民兵扶贫、军队扶贫、光彩事业扶贫等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格局,出现了合力攻坚、决战贫困的宏大场面。
20多年来,广西大规模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1986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之初,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多达1500万人,现在剩下不足150万人,减少至原来的1/10;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际,广西贫困人口约占全国1/10,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1/20。这不仅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且为广西的民族团结夯实了经济基础,这是广西民族团结不断发展的又一条基本经验,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梅兹·卡尔松到广西考察世行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情况后所说:更好地准确了解广西为什么如此成功的原因,将有益于中国的整体扶贫工作和全球的扶贫努力。谢彩文:《“老少边山”不姓“穷”》,载《广西日报》,2002年9月28日,一版。
(六)教育推动
教育不仅具有传递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提高各民族素质的功能。因此,建设国家要以“教育为本”,增强民族团结也要以“教育为本”。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广西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这是广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又一条基本经验。
建国之初,广西少数民族绝大部分处于文盲状态。因此,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也是实现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的根本。在党的民族教育方针指引下,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教育。六七十年代虽然受“左”的思想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在民族教育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在中小学中设立民族班;除民族学院外,在大中专院校中设民族班;大中专院校在招生时对少数民族实行降分录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行双语教学;组织支教工作队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工作,组织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学校等。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广西民族教育的发展始终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邓小平带头为广西的希望工程捐了款,由他资助的贫困学生周标亮已经读完中师成了一名教师。正因为如此,广西少数民族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除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学校外,广西还创办以招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学校。到2000年底,广西已有独立建制的民族学校216所,其中民族小学157所,民族中学36所,民族普通中专23所,民族高等院校3所,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已达到或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县,举办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初中班、高中班,对其进行“一条龙”培养,常年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有1.5万余人,并享受国家给予的生活、学习专项补助。
与此同时,广西还针对受经济发展、风俗习惯等因素制约而造成的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低,失学、辍学人数多的状况,从1988年起,自治区民委会同教育、扶贫、妇联等部门先后在融水、三江等10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自治县)举办少数民族女童班。女童班实行寄宿制,免收学杂费,并给予生活、学习用品补助;根据民族特点,对女童班采用民族语、汉语、桂柳话和普通话教学;除上好文化课外,还从少数民族妇女的风俗习惯出发,开设针织、刺绣、种养、民间歌舞课,使女童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学到了手工技术。至1997年,全广西共有女童班120个,在校学生5000多人。广西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已被列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香港周洁冰女士联合举办的“春蕾计划”,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国家教育部合作的“促进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发展项目”。
除了基础教育外,广西还在区属9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大学民族预科班,适当降低分数录取当年参加高考的50个贫困县农业人口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农科、医科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举办民族中专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定向招生,在校生除免交学杂费外,还享受国家发放的生活补助费。优惠的教育政策,保证每年都有一批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回到民族地区工作,而对口教育支援和扶贫,又深化了民族教育政策的落实,为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广西民族学院为例,这所以培养少数民族各类高级人才为主的大学,从1952年创办以来,已经培养了20个民族的各类专业人才近5万人,他们遍布八桂大地,大多数已成为广西各条战线的骨干,成了广西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七)文化交流
文化常常是不同民族的边界所在。在民族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当今世界,文化交流在民族之间的互动、沟通、理解和认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在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过程中,既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广西各民族在共同开发祖国南疆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广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花炮节,毛南族的分龙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彝族的跳弓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在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各少数民族群众都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隆重欢度自己的节日,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为了引导各少数民族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从1983年起,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活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广西各民族在互动磨合中,许多民族传统节日也成了广西各民族人民共同的节日。1983年,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文化厅在南宁联合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来自百色、河池、柳州、南宁四地区13个县的壮族歌手3000多人参加了歌舞大游行和对歌活动,南宁市万人空巷,在街道两旁观看;10多万各族群众到公园观看对歌,盛况空前。1985年和1988年又先后举办三月三舞蹈节,涌现了大型歌舞乐《骆越神韵》等一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节目。从1990年起,三月三音乐舞蹈节改称三月三文化艺术节。这一届文化艺术节在桂林市举行,以展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主,有13个地市代表团共2000多名各民族民间文艺精英参加,举行民族民间文艺大游行,近百个文艺节目竞相献演。1993年起,三月三文化艺术节改为广西国际民歌节,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使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至1998年已连续举办了6届广西国际民歌节,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如1993年3月15日至18日,在南宁市举行的第一届广西国际民歌节,以“欢乐、友谊、开放、繁荣”为主题,在民歌节期间举办了“广西民族风情画展”、“广西广告招贴画展”、“广西民族风情摄影展”、“广西民族歌舞专场”、“《邕城歌海》大联欢”、“民俗礼仪歌表演”、“民族歌舞、民族服饰表演晚会”、“93广西国际民歌节民歌理论研讨会”等。从第二届广西国际民歌节开始,又举办了中国民歌大赛决赛、中外民歌卡拉OK比赛,使民歌节期间文化艺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受各民族群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起,广西国际民歌节改由南宁市人民政府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节”。到2001年,南宁市已成功的举办了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节”,通过举办民歌艺术节不仅扩大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向国内外展现了我市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迈向新世纪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了壮乡首府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新面貌。
广西各民族自古以来爱唱山歌,无论上山劳动或逢年过节都唱山歌,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更是以歌代言,以歌传情。许多民族都有自己自然形成的歌会习俗,如壮族的“歌圩”,瑶族、侗族的“会期”,苗族的“坡会”,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唱哈”等。每逢歌会,各族青年男女身穿盛装,聚集在山坡上即兴对歌,通宵达旦。由于历史原因,千百年来,广西各民族民歌一直处在民间的流传状态。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广西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自治区民委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于1984年起创办了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到1998年民族歌手班已毕业了四届学生共200多人,他们成为推动和发展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力军。
同时,广西还采取了特殊的措施,挖掘整理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抢救了一些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少数民族文物;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1998年末,广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8个,文化馆97个,公共图书馆173个,博物馆37个;拥有地市级以上无线电视台12座,无线广播电台9座,有线广播电视台1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0.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5.5%。与1980年相比,广播人口覆盖率上升59.2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上升65.5个百分点。到2000年基本完成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现有电行政村皆通广播电视。广播综合覆盖率85%,电视综合覆盖率90%。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都开设有壮语广播、电视频道,用壮语定时对壮族人民播出新闻及其他节目。1998年出版报纸54234万份,各种杂志4612万册,图书28632万册,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1.11倍、5.62倍、2.35倍,所有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广西民族文化的交流。
(八)语言互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由于语言是一个民族思想最直接的表现,是民族内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民族活动的一切领域都有直接联系,其作用范围,包括这个民族活动的各个领域,各民族的人们用它来达到彼此交际和互相了解的目的,所以每个民族对自己的语言都有深厚的感情。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政治权利和各民族的团结。是否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就成了是否尊重这个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的问题,因此,在民族问题中,语言文字问题是一个敏感的因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各民族人们之间共享文化和个人经验的手段,因此,各民族之间语言的互动对民族团结起着深化作用。聚居在广西的12个民族中,除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的11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