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0900000056

第56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9)

孙子讲的“胜军先胜而后求战”,这里的“先胜”,应包括创造政治上、军事上、天时地利人和上的各方面优胜条件。没有这种综合的优势条件的取得,光靠军事上的力量,是难以确保最终胜利的取得的。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全面较量就是如此。蒋介石因为准备内战尚需一些时间,同时为了赢得舆论,伪装和平面孔,三次电邀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如果毛泽东因为考虑个人安危而不去重庆,蒋介石就可把不要和平的责任推给共产党。如果毛泽东到了重庆,在和平谈判中一则可让共产党让步,或者提出让共产党难以接受的方案,使谈判破裂,又可以把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同时,在谈判期间,国民党可以加紧做好内战的准备。这在国民党方面来说,此先礼后兵之计,不失为一则两全其美的战略方针。但是,毛泽东胆略超人,毅然赴重庆谈判。谈判进行了43天,共产党方面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在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原则斗争的同时,也作了很大程度上的妥协,终于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此后不久,蒋介石便撕毁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到1946年7月,蒋介石公开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击破了蒋介石企图强加给共产党不要和平的罪名,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政治上更处于失败者的地位。面对蒋介石军队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首先采取退让一步的做法,故意放弃了一些地方。开始,许多同志未能看清这步棋的用意,国民党的军事将领也自以攻城略地为得计。毛泽东则指出,“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战争的发展正是这样,我们以有限的空间换取了敌人兵力分散的局势,使对方处于“败军先战而后求胜”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我军集中兵力,收回拳头,大踏步地后退又大踏步地前进。就这样,共产党在经过一段防御之后转入反攻,解放了全中国。

孙子的胜兵制胜方略,尽管讲的是军事,但对政治、外交、商贸乃至体育竞技都有普遍的启示与指导意义。以商业竞争来说,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就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强胜弱败的法则,先同易于被战胜的对手竞争,先要创造优势条件然后再展开竞争。例如我国生产的机床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是无法与美、日、捷等国的高档机床相竞争的,但我国生产的属于国际中档的机床适应葡萄牙等国的需要,且价格比较便宜。因此我国把机床输往葡萄牙,就能击败美、日、捷等国机床的竞争,打开该国的机床市场,并在那里取得优势地位。又如,俄罗斯重工业比较发达,但生产日用消费品的轻工业相对落后。在中俄经济贸易已扩大到民间经商贸易的情况下,我国产品要进入俄罗斯市场,就不能用重工业产品去俄罗斯市场上竞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按照“胜于易胜”的法则,用我国发展水平较高、品种丰富的轻工业产品便很快打开了俄罗斯力量薄弱的消费品市场。从这些成功的商战实例中,我们看到孙子的胜军制胜方略,有着多么旺盛的超时代生命力与多么强有力的实战指导意义!

兵势第五

以正合,以奇胜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①。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②之变,不可胜③听也。色不过五,五色④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⑤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⑥,孰能穷之?

(《势篇》)

【注释】

①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兵会战,以奇兵制胜。合:会合、交战。②五声:我国古代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区分声音的高低。③胜(shènɡ圣):尽的意思。④五色:我国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正色。⑤五味:指甜、酸、苦、辣、成五种味道。⑥循环之无端:顺着圆环旋转,没有尽头。循:顺着、沿着。

【译文】

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正兵对阵,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术如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竭。周而复始,就像日月运行一样:死而复生,就像四季更替一般。声音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声音的变化,却会产生出听不尽的音调来。颜色不过五种,然而五种颜色的变化,却会产生出看不尽的色彩来。味道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味道的变化,却会产生出尝不尽的味道来。作战方式不过奇正两种,但奇正的变化是不可穷尽的。奇正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那样,无头无尾,谁能穷尽它呢?

【解读】

孙子的军事思想不仅是一种朴素唯物论,而且是一种朴素辩证法。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突出体现在他对奇正战法的重视与运用。孙子认为,“战势不过奇正”,而“奇”与“正”的关系,则是相变相生的,“奇”可以变为“正”,“正”也可以变为“奇”,“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一个高明的将帅,总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换奇正战法,就像天地变化无穷,江河奔流不竭,在这里,孙子突出的奇正相生、奇正相变的观点,不仅在军事实战史上有重要价值,而且在哲学学术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当然,孙子的奇正转化辩证法还带有循环论的色彩,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尽管变化无穷,不过是“周而复始”、“死而复生”、“如循环之无端”,而看不到历史是前进的,事物是螺旋式发展的。因此,批判地继承孙子奇正转化辨证法,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高度,吸取、发扬其精华,无论是对于指导兵战,还是指导商战,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用兵之则,正合奇胜。

兵家的“奇正”,与《易经》的“阴阳”、儒家的“经权”、法家的“法术”,都是事物矛盾性的一种表现形态。“正”为“常”、奇为“非常”、“反常”,两者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正即常,常就是常规、常态,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规范与行为法则。如政治上的仁政、道德上的博爱、军事上的常规战法,经济上的正常牟利,都是人们在正常的生活中形成的规矩,产生的正常的观念。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正常运转,维系人际关系的平稳,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常”为“正”,合称“正常”。

然而,历史并不是完全按照正常法则演进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既有一泻千里的主流,也随时有曲折回波。社会有正常的治世,也有群雄纷争的乱世。乱世出英雄,成功的英雄能顺应乱世的反常,并以非常之法拨乱反正,能想常人之所不想,敢为常人之所不为,打破常规,以奇取胜;从而重整秩序,再兴规矩,变乱为治。这就是反常之奇,制胜之奇。为此李靖总结说:“自楚帝以来,先正后奇,先仁义后权谲。”(《李卫公问对》卷上)。《司马法》也以奇正论治世的治与乱世的战,认为“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天下大治则以仁义为正,天下大乱则以战伐为奇,这样才能“以战止战”,变大乱为大治。

孙子《势篇》则完全从战争本身的战法角度来讨论奇正问题。他认为用奇正这对范畴可以概括所有的战势、战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在这里,所谓“正”就是战势中的常态,战法上的常则;所谓“奇”就是战势中的非常态,战法上的非常则。离开了战势中的常态,战法上的常则,战争就不成其为战争,就不能以正常的交战对阵形式进行。离开了战势中的非常态,战法上的非常则,战争也就没有了千变万化的发展过程,也就没有斗智斗勇,出奇制胜。因而孙子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就成了兵家的至理名言,将帅运筹帷幄的金科玉律。公元前204年,刘邦自荥阳脱围,打算入关收聚兵力,再收复东边之地。有人劝刘邦说:“楚与汉在荥阳相持不下,已经好几年了,其间汉兵常处困境。这一次愿大王从武关出兵,项羽必引兵南走迎击大王。大王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牵住项羽之兵,使荥阳、成皋一带的汉兵得到休整。同时派韩信等联合河北、赵、燕、齐地兵力,从侧翼来攻击楚军。这样,楚军所要准备应付的方面很多,力量分散。汉兵得到休整,战斗力复振,再与楚军交战,一定能够破楚。”于是刘邦出兵宛、叶之间。项羽闻讯后,果然引兵向南。刘邦坚守壁垒,不肯与项羽交战。后不久,刘邦乘项羽东向攻击彭越之机,又引兵北向进驻成皋,深挖沟池,高筑壁垒,与项羽相持,同时使张耳向北进攻,增收士卒于赵地;使韩信向东进军,攻略齐地;使卢绾、刘贾两人领兵二万、骑兵数百,进入楚地,与彭越合力骚扰楚军,攻略梁地。从而对项羽构成了正面对峙、四周奇兵包围的有利战略形势。

将孙子的作战之则——正合奇胜应用于商战,“正合”可理解为企业正常的基本建设、一般管理与正常经营,它解决企业的共通性问题,为企业奠定正常的运作秩序。但是光以正合,按部就班,按顺序办事,是创造不出商战奇迹的。这就要靠“以奇胜”,在企业技术开发与经营谋略上出奇制胜。例如,领先一步,把握先机;避实击虚,先声夺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等等。总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以正道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使企业站稳脚跟;只有以奇兵出击,巧用各种经营谋略,才能夺取市场,控制制胜权。

第二,战胜不复,出奇无穷。

如果说战势中的常态、战法中的常则,使用起来比较规范单调,那么战势中的非常态、战法中的非常则,则表现得千变万化,妙不可测。这就是战胜不复,出奇无穷。例如公元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以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率13万叛军进围睢阳,退守宁陵的唐将张巡急率兵驰援,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共六千余人婴城固守。叛军攻城不辍,一日数十战,数月不拔,死伤被俘近十万人。至五月,尹子奇调来援军,急攻睢阳。张巡便每夜命部分将士击鼓呐喊,造成出击之势,使叛军不得休息。白天,张巡则命将士偃旗息鼓,解甲而卧。如此数日,敌已习以为常。一天,张巡带十余名骁将各率五十骑,突然杀出城门,直冲敌营,逼尹子奇帐下,敌营顿时大乱。张巡等乘势一阵冲杀,斩敌将五十余人,士卒五千余人。搏杀中,张巡欲射杀尹子奇,却又不识尹子奇的面目。张巡略思片刻,突然割蒿为矢,射向敌群。敌人见唐将以蒿秆为箭,便以为唐军箭矢殆尽,急忙拿起蒿秆向尹子奇报告,张巡由此辨得尹子奇的相貌,急命南霁云放箭,射中尹子奇左眼。敌主帅受伤,军营混乱,无恋战之心,纷纷后退。就这样,张巡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不断用奇计牵制叛军二十余万,为整个战局的转机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商战中,“战胜不复,出奇无穷”的原则也被人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例如以旅馆业为例,人们为谋求特色,吸引顾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小说旅馆、老人旅馆、残疾人旅馆、女子旅馆、婴儿旅馆、红娘旅馆、禁烟旅馆、假日旅馆、电脑旅馆、火车旅馆、茅屋旅馆、农民旅馆、树上旅馆、井下旅馆、海底旅馆、梦幻旅馆、监狱旅馆、熊穴旅馆、天体旅馆、昏睡旅馆、消气旅馆、宠物旅馆、微型旅馆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奇不胜收。

第三,奇正相生,变化无穷。

正与奇并不是决然对峙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正可以变为奇,奇可以变为正,奇奇正正,奇正相生,可以变化无穷。对孙子的这一奇正相生的辩证转化思想,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有一段很好的发挥:

“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以奇击之。”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

“若非正兵变为奇,奇兵变为正,则岂能胜哉?故善用兵者,奇正,人而己。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

奇正相变,奇作正时正亦奇,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一出“空城计”,使人称奇。南梁时冯道根也有个“空城计”,其奇妙之处出人意表。公元503年,北魏将领党法宗率军两万进抵梁阜陵城,南梁太守冯道根拥兵戍守。此前,冯道根刚一到任,便率领阜陵军民修城隍、严斥堠,如临大敌。其僚佐不以为然,多有讥笑。城防初竣,魏将党法宗等果然蜂拥而来,众皆失色。冯道根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他缓服登城,命打开城门,精选200骑兵出城冲阵,东击西撞,以激怒魏军,并杀伤魏军前队数百人。党法宗盛怒之下,又仰望冯道根高坐城楼,笑容可掬,悠闲自得,由此疑虑顿生:此必是冯道根的激将之法,意在诱我入城,中其埋伏,于是急引兵而退。冯道根又派百余精骑突击魏军,同时扬言要袭击魏军粮道。党法宗正患粮运不继,慌忙引还,阜陵得以脱险。

把奇正相生相变之术运用于商战,也可以使企业绝处逢生,长盛不衰。如上海手表厂在1983年时遇到了困境,由于数百万只男表积压在库,使工厂周转资金发生困难,职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去,厂内人心浮动。为摆脱困境,他们借改革的东风,打破既定的生产格局,冲破几十年来指令性的定向生产的桎梏,争取产品开发的自主权。到年底时,他们将新开发的40万只上海牌女表投放市场,上市后一销而空,成为当年国内手表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接着一连几年,上海牌女表逐年增长,到1987年时,年产高达335万只。这样,新产品成为主产品,奇正相辅,开发的新产品达到五个系列,即两个男表系列、两个女表系列、一个电子表系列,共二十余个品种,二百多个款式,打破了30年来单一生产男表的格局,使企业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求势、造势、任势

激水之疾①,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②之疾,至于毁折者,节③。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旷弩④,节如发机⑤。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⑥,故能择人而任势⑦。任势者,其战人⑧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⑨则静,危⑩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势篇》)

【注释】

①激水之疾:激水,湍急的流水。疾:急速。②鸷(zhì至)鸟:凶猛的鸟。③节:节奏。④弓广(kuò扩)弩:拉满的弓弩。弩:用机括发箭的弓。⑤发机:触痔弩机。⑥不责于人:不苛求、责备部属。⑦择人而任势:挑选适当人才,充分利用形势。⑧战人:指挥士卒作战。⑨安:安稳,这里指地势平坦。⑩:危:危险,这里指地势陡斜。

【译文】

湍急的流水以飞快的速度奔泻,以致能把石头漂走,这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凶猛的鸟以飞快的速度搏击,以致能捕杀鸟兽,这是由于节奏恰当的关系。所以高明的指挥员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他所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这种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这种节奏,犹如触发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