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44

第44章 历史人文遗存中的旅游文化(1)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创造史中,我们的祖先无论是在物质建设,还是在艺术创作方面都取得过骄人的成就。他们以勤劳和智慧,在神州大地上烙下了中华文化绚丽的民族印记。而这一切,既是我们今天发展旅游事业取之不竭的资源,也是游人了解中华文化深刻内涵的生动教材。本章仅从古代建筑、雕刻和民间工艺制作等方面截取些片段进行介绍,以管窥之。

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1.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符号。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丰富多彩的建筑种类就像一串美妙的音符,组成一曲具有东方神韵的乐章。按照实用功能,可以将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1)民居

民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哪里有民众,哪里就会有民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温度、风力、降水量以及地势相差很大,对人们的居住习惯与风俗的影响也就很明显。不过,概括起来看,受原始社会人类居住特色的影响,民居可以分为两大风格:一类是由穴居发展起来的“木骨泥墙”式房屋建筑,一类是由巢居发展起来的“干阑式”房屋建筑。前者主要在黄河流域和寒冷的北方,后者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多水的南方。当然,二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两种类型相互交叉融会的情况也很多。古文献就记载有:“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大概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陆续走出洞穴,下得巢窠,开始在平地构建最早的民居建筑,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具有较高榫卯技术的木结构干阑式建筑文化。而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则反映的是由浅穴居向“木骨泥墙”建筑文化的发展阶段,距今也有七千年左右。此后,随着社会进步,中华各地的民居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今天能见到的主要有如下一些。

黄土高原的窑洞。这是与穴居一脉相承,也最具有原始遗风的民居建筑,特别是靠崖窑,就是凭陡峭土壁挖掘出的横向水平窑洞。还有一种地坑窑院,即先挖一个长方形的或丁字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壁面开凿窑洞,坑就成了这几个窑洞共同的天井,故又称天井窑院。而锢窑窑院则基本脱离了坑穴的原始依凭,它是指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锢窑,用数座锢窑构成的院落称为锢窑窑院。窑洞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适宜北方干旱寒冷的地区。如今窑洞民居已经成为黄土高原旅游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是远古民居的活化石。

朝鲜族的炕房。这种民居虽然已经是土木结构的平房,但穴居的痕迹依然可见。房屋以木搭架,屋顶四面坡以草或瓦片覆盖,墙壁为泥土构成。每栋房屋一般一分为三,其中三分之二的大间全部铺成火炕,三分之一做灶间,灶间外则是仓库。人们一般起居都在有炕的大间,这里又分隔成客房、儿女卧室等等。炕房的特点是进门就得脱鞋,整个起居环境特别讲究清洁卫生。

满族庭院民居。满族是穴居时间较长的民族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火炕构造的产生,开始在地上建筑房屋。住房采用木结构,墙用砖石砌成,或用土夯成,关键一点就是要厚。满族住宅一般都有庭院,四周筑墙,门内有一影壁墙,院内南侧建有方形木楼,上储粮食,下放农具;北侧为正房,三五间或更多,是家人的起居处;院子的东西两侧有厢房,东为杂物间,西为畜禽舍。正房又分里屋外屋,外屋是厨房,里屋又用木板隔成“里外屋”,并沿墙砌成“蔓字炕”(南北西三侧有炕),家中饮食起居、宴宾待客都在土炕之上。

北京四合院。这是北方汉族民居的典型代表。其选址布局有说是按后天八卦理论而行,实质是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轴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住宅大门多建在东南角上,进门就是影壁,以避内外对冲,自此转西到前院。南侧的一排房间作为客房、书塾、杂物间或男仆的住所。从前院在中轴线的二门进入后院,这里是全宅的核心部位。院北的正房是长辈的居住处,东西厢房是晚辈的居住处,周围用走廊连接。在正房的左右,建有耳房和小跨院,可作为安置厨房、杂屋和厕所的地方。有的在正房的后面再建一排后罩房。住宅的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及围墙所封闭,一般不对外开窗,而在院内经营花木景致,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其特点是自成体系,居住方便。大户人家还可以在二门内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四合院向纵深方向排列,或在左右建别院。

藏族的雕房。在藏族农耕区,人们会在向阳高处固定民居,一般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其屋形如碉堡,故也称为碉房。雕房往往有院落,与北方的小院子没有大的区别,雕房的屋顶上一般有经房,上层住人,下层多作仓库或牲畜圈。

白族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宅院。云南地处西南,当地白族根据当地特点,创建了“三方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形式。其特点是既照顾到风向、地形,还可以防震。在建材方面,采用卵石砌墙、铺地,以柱子做屋梁,四根柱子为主要支撑点,左右后三面以土墙围护,前面两间以木板相隔。也有的把房屋建为两层,楼上储物,楼下住人。屋正中设火塘,火塘内冬天不灭火,睡铺设在火塘周围。入夜烤火聊天,别有一番天伦之乐的情趣。白族民居的最大特点是院落干净,正房格子门雕刻精细。

闽粤客家围屋。客家人喜欢聚族而居,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群体住宅。客家群体住宅的布局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平面前方后圆,内部由中、左、右三部分组成,院落重叠,屋宇参差;另一种则是最具特色的“围屋”。这种建筑平面看,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形式都有,结构是用砖砌或用土夯成墙,于内部木构架相结合。最大的圆形围屋,直径达70余米,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300余间。最外一层环屋高达4米,外墙厚达1米以上,外墙部不开窗,上部有狭窄墙洞,作观察及枪眼用,其目的是防匪患。整座围屋外观就如一坚实宏伟的大堡垒。外环屋的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内两环围屋都只有一层高,围屋中央建堂,供族人议事、婚丧典礼等公共活动之用。

傣族的“凤凰立足”。这是典型的筑巢而居的遗风,即干阑式建筑,也叫竹楼。它是用硬木料做楼架,用竹子做楼板和墙壁,用草盖屋顶。竹楼设计精巧别致,有楼梯、走廊、凉台。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十分凉爽、通风,又避虫蛇之害。

土家族的吊脚楼。这种建筑既具有西双版纳竹楼的风格,又吸收了中原院落式建筑的特点,是中原院落式建筑同西南干阑式建筑的完美结合。但在分类上仍将其划分在干阑式之列。常见的吊脚楼分上下两层,用四根大木桩沿着山坡走向搭成木架,再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搭横木,然后盖上木板。在楼的上层有正房“堂屋”,用作接待客人、休息、吃饭之用。正房两侧是厢房,作厨房、火拢、寝室之用。屋子四周墙壁大多为木板,立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檩承屋橼,屋顶盖以杉木皮或瓦。楼的下层用来放置农具杂物,或饲养牲畜。吊脚楼还有一种形式,是沿河而建的,屋子里河心一面伸展。

黎族船形屋。海南五指山下的黎族多同姓聚居,其民居形式变化多样,最具有特点的是船形屋。其特点是以竹木枝条构架,用藤条捆扎,屋顶呈弓形,上盖茅草,下垂及地,就像船篷一样。屋中用竹条或小树枝等当地板。最奇特的是门开在屋子的两端,为取光,一般在屋顶侧面开一两处天窗。船形屋有铺地形和高架形两种,后者的地板距离地面约2米,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这类船形屋也属于“干阑式”建筑结构。

游牧民族的毡包房。在内蒙古和新疆草原地区,游牧的蒙古族、哈萨克族,为适应游动的生活而居住在可以方便移动的毡包中。这些毡包往往三两成组,附近用土墙围成牲畜圈。毡包(蒙古族称为蒙古包)的直径4~6米不等,高2米余,以木条编为骨架,外覆羊毛毡,顶部开有圆形天窗,供通风和采光之用。不同民族的毡包房在形状、构造、选址方面有细微差别。蒙古包一般建在水草丰美的缓坡上,门朝东方开,牧民们认为“门朝太阳升起的地方,全家可以幸福安详”。

(2)园林

园林应该说是人类居住需求与旅游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故中国的园林体系中,无论在历史悠久方面,还是在内涵丰富方面,都是居首位而无愧的。其特色十分鲜明,最能传递出中国建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中国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先秦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时期。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就“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可以说,这是早期园林的雏形。到周朝,“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孟子·梁惠王》)。春秋战国时,各个诸侯国竞相建造苑囿,还在其中筑台,台上又建木质结构,是为台榭,可谓后世风景名胜地楼阁亭台建筑的滥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门心思想成仙,划地作上林苑,苑内不仅多建宫殿,还“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人工堆山之先河。同时也将以自然为主的苑囿发展成为宫殿、人造山水以及奇花异木相结合的“宫苑”,完成了园林文化发展的萌芽阶段。

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的奠基时期。汉代皇家园林比起好大喜功的秦始皇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逐渐强大起来的汉王朝有这个经济实力,加上又遇上了一个与秦始皇一样有成仙想法的汉武帝。汉武帝不仅把曾经废弃的秦始皇的上林苑重新收拾得更出色,“广长三百里”,“离宫七十所”,成为集吃住、娱乐、休闲多功能的综合性园林,还另辟建章宫,并在其中凿太液池,池中堆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以便自己进驻做神仙梦,此举竟然成了后来历代皇家园林必具的“一池三山”的范本。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应该说是随着汉代私家园林的出现而成型的。当时最著名的有大富翁袁广汉在北邙山下建的私家园林和大将军梁冀在洛阳所建的私家园林。它们打破了皇家园林的神秘色彩和垄断地位,而以师法大自然为建园宗旨,奠定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寄情山水,是旅游觉醒,走向自觉的时代。旅游文化在文坛和画坛风起云涌,人们对自然风景内在规律的揭示与探索,刺激着风景式园林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私家园林竞相出现,如石崇的“金谷园”,萧绎的“湘东苑”等都名重一时。皇家园林也开始由畋猎苑囿向私家园林转变,北魏洛阳御苑华林园就是明显的例子。这时期的园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寺庙园林和城市郊区公共风景园林的出现;二是园林趋向小型化,再现山林意境的写意堆山和以松、竹、梅、石为意趣的建造理念成为主导。

唐朝是中国风景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处于繁荣局面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皇家园林达到极盛。隋朝遗留下的西苑,唐朝新开建的大明宫、华清宫、兴庆宫、九成宫、翠微宫、万泉宫、望贤宫、琼岳宫、上阳宫等等不下20多所,个个都穷极华丽。大的如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隋书》);美的如华清宫,“夜来雨后轻尘敛,绣出骊山岭上宫”(杜常《夜雨晨霁》)。二是私家园林趋向普及,诗人、画家也亲自参加建园。当时长安城内的宅园,“山池院”几乎遍及各坊里。城外郊区的“别墅”、“山庄”也不少。名人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都是旅游爱好者,也是欣赏园林、设计园林的高手。三是公共园林进一步发展。如长安的曲江池、杭州的西湖、湖州的白萍州等都是市民们去游玩的公共园林。

两宋时代是园林普及的时代。因为这时的经济循着唐发展的惯性还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商业经济和有闲阶级、市民阶级在长足地发展,东京、西京的园林为之兴盛。北宋徽宗皇帝爱石成癖,无疑是受园林的影响,又促进了园林的发展。时人李格非著《洛阳名园记》,可见园林之普及。仅在他的书中就记载了19座著名的私家园林。南宋偏安江南,政治上元气大伤,但经济上还有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和繁华都市的支撑。国家政治受挫,更刺激人们逃避责任去追求享乐,造园之风兴盛于江南。仅临安及其周围地区见于《都城纪胜》和《梦粱录》的园林就有50多座。这时的造园之法日趋成熟,园林与诗、画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园林设计别出心裁,建筑种类繁多,特别是以石材叠堆假山已经成为园林点缀的普遍方式。

明清是中国园林的又一个兴盛时期。这是在唐宋造园艺术与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进入到的一个新的兴盛阶段,并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特色风格。大致分为三大块: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二是以苏、扬、湖、杭为中心的江南园林;三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园林。北方园林的特点是皇家气派,因为受五百年京城众多皇家园林的影响。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均以私家园林为主,商人市民气息浓厚,工于匠心,咫尺神韵,小中见大。一个苏州城,就有大小园林100多座。明代还出现了《园冶》(计成著)和《长物志》(文震亨著)两部园林艺术论著,园林建设进入理论时代。

中国园林气象万千,对其研究就必须进行分类,但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划分方法。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划分。

从占有的性质来分,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但这种划分有包含不全的缺陷。于是又有四分法,即分为皇家园林、官家地主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区园林(公共园林)。

从地域特色来分,如前所说,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大类。

从园林艺术风格来分,可分为规则式园林,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极其少见;自然式园林,即以自然风景为主,不规则的山水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即将自然式与规则式结合起来,而且比例差不多的园林,这类园林在古代中国也不多见。

园林建筑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千百年的积累和不断地创新中,推出了不少建筑方面的新事物。这里将有关园林的一些建筑作个简单介绍。

苑。古时指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后来帝王或贵族作为专门畋猎游玩的场所,也就成了古代园林的代名词。

囿。有说没有垣墙围绕的畋猎场为囿,有垣墙围之则叫苑。也是早期园林的名称。

园。原意是指四周用篱笆圈围,用以种植花木蔬果的地方,后来延为供人休闲、游乐或观赏的地方。因园中一般多林木,故又称为园林。附之于宅第旁的园林叫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