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45

第45章 历史人文遗存中的旅游文化(2)

亭。这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亭的原意为古代边境的岗亭,秦汉以后,逐渐被引入园林,改造成一种以敞开为特点,供游人停憩的建筑物。“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冶·亭》)亭也被建筑于道旁、井边、桥上等地,有各种各样的亭。

阁。常常作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阁的原意是指搁东西的隔板,故藏书处就叫藏书阁。阁发展成建筑时,就是重楼。它与楼的区别是不“曲”,且高耸,如滕王阁实际上就是楼。

楼。两层以及两层以上的房屋称为楼。楼还有一层意思,狭而修的曰之楼,即进深不是很大,有曲折又比较高的房子叫楼。楼建设在园林中则注意与环境适应,尽量建得简洁,平面布局也比较灵活,但又显得豪华,居住建筑地位。著名的楼有黄鹤楼、岳阳楼等。

台。古时称“积土为台”,即筑得高而上面平的方形建筑物。春秋战国时,盛行建筑高台,并在台上盖房子,以供游赏观眺祭神。中国古代园林还有在水中筑台的时尚,如中南海的瀛台。

榭。园林中的临水建筑。在古代,人们认为“土高为台,有木为榭”(《书·泰哲上》),即台上有屋叫榭。这是一种敞开建筑,本来是讲武、阅兵用的,将其引入园林后,成为建筑小品,建筑时特别注重与水面和池岸的关系,一般是三面环水,一面着陆,是供人们休息、观赏的亭式建筑。

廊。古代原指堂下的边屋,后来,廊变得多种多样。在园林中,廊更是发挥着分隔空间、联系交通、点缀风景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建筑小品。有的廊非常著名,如颐和园中的长廊。

舫。是仿造船的造型建在园林的水面上,供游人宴饮、观赏水景用的建筑物。通常舫的前半部三面临水,后半部以小桥与岸相接。如北京颐和园、广州番禺宝墨园中都有石舫。

轩。最初是指有窗的长廊,后来一般指建于高旷地以敞朗为特点的房子。如苏州拙政园的倚王轩。

(3)宫殿

宫殿是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最高水平的作品,也是文化与传统的最集中的体现。所谓“宫”,其初意就是一般的居所,后来专指皇帝的居所,包括其起居、行政、休息游玩的全方位建筑;“殿”原意是指高大的房子,与“宫”连词后,则是指宫中的重要建筑。

根据《世本》记载,“禹作宫室”,夏代就已经有了宫室建筑。而商周的宫殿则已经很有规模了,因为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古和陕西岐山考古都证明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对宫殿建筑的功能要求已经有了基本的规则:即按中轴线建筑,三朝功能划分,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但在秦汉时期,这些原则都还没有严格遵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修宫殿,阿房宫是他的宏伟理想,但只修了个能容纳万人的前殿,就连同王朝的倾覆而灰飞烟灭了。随着高度中央集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皇权威严不断强化,一个又一个富丽堂皇、穷奢极端的宫殿在中国建立,著名的有汉朝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隋朝的仁寿宫、大兴宫,唐朝的大明宫、兴庆宫,北宋的东京大内,辽、金、元的燕都宫殿等。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明清故宫,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

在这些宫殿兴衰更替的过程中,最具有影响的有几个宫殿的建制。一的西汉未央宫,它将三朝议事处不作周制的纵列安排,而是同在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常朝。后来两晋到南北朝都是按此东西堂制布局。二是隋朝,大兴宫一改汉晋以来的传统,恢复了周制的“三朝五门”。三是唐朝大明宫,其内有一个殿因建于金峦坡,而被称为“金銮殿”。德宗时,翰林院也移到金峦坡上。由于皇帝常常在金銮殿接见翰林学士,于是被文人演义进文学作品中,流传民间,金銮殿就成了皇帝正殿的代名词。四是北宋东京的宫殿,创造性地发展了御街千步廊制度,对元、明、清宫殿建筑影响巨大。五是元代的宫殿带有浓厚的喇嘛建筑以及西亚建筑风格,对后代建筑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布局集中有几个要点:

第一,前朝后寝。即宫殿的前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区域,宫殿的后半部分为皇帝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第二,三朝五门。三朝是指外朝、内朝、燕朝。按照宋人的说法:“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于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君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若以明清故宫为例,午门至天安门之间就是外朝,太和门内及太和殿之廷为内朝,乾清门及乾清宫之廷为燕朝。五门即五重宫门,其名称各个朝代和各宫殿不同。如唐朝宫殿是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俩仪门、甘露门。明清故宫则是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三朝五门制就是按照先五重宫门,然后三朝殿依次建筑在纵轴线上。

第三,左祖右社。这是依据古代礼制安排的布局,即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祖庙,右前方设社稷坛,便于祭祀。

第四,中轴对称与阴阳五行。在宫殿的建筑布局中,要体现出皇帝的尊严和受命于天的君权神圣学说,其实践基础就是阴阳五行。居中者、居北者都是尊贵的。上方、前方、奇数、正数皆归于“阳”,下方、后方、偶数、负数尽归于“阴”。阴阳协调,对立统一。阳居主要方面,为贵。宫殿所有建筑都必须遵循此规则。于是,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外朝主要宫殿布局用奇数,内廷建筑多用偶数,依此类推。

在中国的宫殿参观游览,会见到不少文化小品和文化陈设,它们都是有深刻的意义和一定的实用作用的。主要有:

华表。上古时代称为“谤木”,是民众对君主提出非议的用物,反映的是原始的民主制思想。也有人说,其原本是路标,指示方向用的,称“桓表”。还有人说是地界标志,称为“的表”。更有人说原是墓碑,叫做楬。无论是哪一种,都经历了木柱———石柱———华表的发展过程。现在的标准形制是:笔直的汉白玉石柱挺立在宫前,柱身上雕刻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半部横插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柱头上还有蹲兽,名犼。

石狮。也有的用铜铸成。它们左雄右雌成双成对蹲守在宫殿大门的两侧,象征着皇帝的尊严和威望。现在常见的遗存下来的狮子,实际上是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产物。这种卷毛狮子形象是随佛教从西域传来的,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成了皇帝的宠物。但从其作品风格看,往往是体积庞大而无质量,正反映了专制皇权的本质。

日晷。本是中国古代天文科学进步的表现。在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晷盘和晷针组成测日定时的仪器。因日晷古时指时光,又通日影,日影又意味着太阳,于是以日晷装饰宫殿,就寓意着帝王似太阳一样普照天下。

吉祥缸。又称“门海”。门前有大海,足可以镇压火魔,给人们带来吉祥。其实质就是盛水的消防缸。因其大,摆在大殿前也显得气派。

鼎式香炉。香炉作为宫殿摆设始于汉代,但并不用于烧香,而是取鼎式香炉象征着帝王政权的巩固。因为传说夏禹曾铸九鼎,成为传国重器,鼎也就成了国家政权和帝位的代名词。

铜龟铜鹤。古人认为龟与鹤都是神灵动物,而且长寿,故在宫殿里摆设铜制的龟与鹤,以取吉祥长寿之意。

轩辕镜。悬挂在皇帝御座的上方,有两个意义:一是辟邪,古人认为镜子能辟邪;二是显示自己是轩辕的后裔子孙,求得庇护。其实物就是宫殿藻井中浮雕蟠龙口衔的珠子,一个铜胎、中空、涂水银的球形镜。

中国现存完整的宫殿除了北京的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后者是清朝入关前的宫殿,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历时14年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宫院10多个,建筑100余座,房屋500余间。另外还有布达拉宫,相传是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后世屡有修筑。现在占地36顷余,依山筑垒,主楼高115.7米,共13层,内有宫殿、正厅、灵庙、佛殿、经堂、平台和庭院等建筑。整个宫殿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文物建筑群。

(4)会馆

会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用途的建筑类型,它的出现与旅游和经济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会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汉朝的邸舍。就当时邸舍的作用和性质来说,它是都城长安里外地同郡人的客馆,是专门为那些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同郡乡亲提供住宿方便的。到隋唐时期,随着商业交往的发展,邸舍也发展成为邸店。按《唐律疏义》的解释“居物之处为邸,估卖之所为店”,可见邸店就是为客商说合买卖、提供寓居和堆货的场所,具有突出的商业和商旅色彩。当时一些商业大都市,邸店少则百多处,多则三四百处。宋代邸店继续发展,工商业经济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高峰,而封建科举制也达到了其发展的极限,天下商贾士人为利忙为名忙,奔走四方,会馆因之应运而生。它反映了封建宗族思想在社会的延伸。一个人的兴旺,需要家族的帮助;一个人的兴旺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家族共同的事业。明清时期,几乎每一个州县,乃至一些繁荣一点的商业小镇,都建起了会馆。会馆有分行业或分地域的,其目的是为同乡、同业、同行的人在异乡互相联系、沟通信息、互相帮衬,保护本宗族或本集团的利益,客观上也方便了打破区域的商务流通和各种旅行。如在省会、京城的会馆就往往兼做地方官绅进省晋京时居住之用,也为参加省里、京城考试的学子提供旅居。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学者进行社会交往或各种旅游时也常常得到会馆的帮助。

会馆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它在建筑时必须突出两个功能特点:第一,在会馆里或旁边有供居住的房舍;第二,有公共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场子、戏台之类。由于会馆是由某一地域有资力者集资兴建的,又起到一个信息平台的作用,所以它又自然产生出了一些社会特征。一是具有地域特色,从而传播了地方文化,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融合;二是保存和发展了传统文化,有实力的会馆为了争得在异域或省城、京城的社会地位,会不惜财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挖掘本地文化的优势,使很多工艺杰作和文化精粹在这里得以保存下来;三是促进和美化了当地的城镇建筑,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镇,会馆往往是最好的建筑之一。现存的一些著名会馆有四川自贡市的西秦会馆,是陕西商人在清乾隆年间花16年时间修建而成的,占地4000多平方米,非常壮观。河南社旗县城里的山陕会馆,由陕西、山西商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开始兴建,历时100余年才结束,占地7700多平方米,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东、陕西商贾筹资修建,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历时60年才完成,占地3310平方米,整个建筑富有山西地方文化的情趣,艺术水平颇高。天津广东会馆,是广东商人集资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兴建的,占地7000余平方米,是天津地区目前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会馆,它将南方的建筑装饰风格带到北方,丰富了当地文化。

(5)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之一。它始于中唐,初成于晚唐五代,鼎盛于两宋和元代,普及于明清,止于清末的学制改革。如今各地的书院遗迹已经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突出景观。

书院名称的由来,宋人王应麟《玉海》解释说:“院者,周垣也”。书院就是指用一周土墙围起来的一个藏书之所,即古代图书馆。如唐玄宗时的丽正殿书院、集贤殿书院等。中唐后,天下大乱,官学荒废,私学兴起并多以书院名之,书院之名也就由图书馆转为学校的含义。宋代,儒学兴盛,科举完善,学校和书院两种办学形式都趋向成熟。一些致力于兴学的名学者充任地方官,如朱熹、周敦颐、汪立信、文天祥等,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宋代有白鹿、石鼓、睢阳、岳麓四大书院。书院是多功能、制度化的私学机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与官学平衡发展的教育组织。元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时期,但书院建得很多,各路、州、府都有书院。明清书院继续发展,各县都有书院。很多历史名人都与书院有关。岳麓书院,光是清代就出了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兼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涛、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与沈荩、教育家杨昌济等。正如余秋雨所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吗?”

书院建筑因其功能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选址多在山水胜地,环境幽静;二是有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组成,有的规模相当大,如岳麓书院,在南宋鼎盛时有学子千余人,其宿舍就很占建筑面积;三是碑刻等文化遗存物多,且学术价值高。

(6)陵墓

陵墓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因为它受传统文化的祭祖观念和礼制的影响,特别是统治者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不惜挥霍巨额财富和人力为自己修建陵墓。如秦汉时期,规定以国库的三分之一来经营帝王陵墓,陵墓建筑也因之在中国发达起来。今天所见留存下来并被作为文物保存的陵墓,很多都是帝王陵墓,当然也有许多纪念性的陵墓和历史名人墓。

封土成坟的习俗大概是从周代开始的。此前,对死者往往是“墓而不坟”,也就是埋葬之后不堆土、不植树。到了周代,礼制建立,什么都讲一个礼,实际就是要讲等级次序,死人也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于是有了“以爵为封丘之度”。从此,坟头越做越大,地位越高坟越大,建筑也复杂起来。以帝王陵墓为例,陵墓的封土形式大致有五种。

第一种是垒土成邱。这是自周朝开始的一种比较简单的筑墓形式。作为君王来说,堆土工程往往较大,坟被堆成山丘状,故称之为邱,邱上植树立标志。邱的形状无定式。

第二种是方上。这是秦汉时期形成的陵墓风格。其形状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将坟堆筑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锥体。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好像被截去了顶部,故称之为“方上”。“方上”在唐代曾一度中断,宋代复古,才又出现“方上”形制,但规模已经远不及秦汉。

第三种是依山为陵。这是唐太宗的创造。他认为秦始皇建的“方上”形式的皇陵是愚蠢的,劳民伤财,又不安全。于是提出利用地形,以山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在山腰凿石洞为玄宫,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南面墙有朱雀门,内建献殿,前筑神道,两侧立有石像生示礼守卫。同时在墓前立碑,在墓室内置墓志。

第四种是马踏墓坑埋土。这种方法实际上与建筑的关系不大,因为它不建陵墓,而且只有蒙古族采用之。即在帝王死后,将尸体置于两块凿成人形空间的楠木中,用金线框紧后,挖坑埋入草原之下,上覆新草,并让马反复踏之,直到看不出与周围有别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