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46

第46章 历史人文遗存中的旅游文化(3)

第五种是宝城宝顶。这是明清时期帝王陵墓的特色。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上砌以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上还筑有垛口和女儿墙,就像一座小城,这就叫“宝城”。高出宝城的圆顶就叫做“宝顶”。在宝城的前面,还建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造方形明楼,这就是“方城明楼”。楼内立有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这种陵园也建有围墙,是长方形的。

陵墓建筑一般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一些纪念陵、衣冠冢就很少或没有地下建筑)。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陵墓建筑越来越豪华奢侈。以清皇陵为例,其地上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护陵监。这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也只有黄帝陵墓才有如此设置。有的俨然一座小城,不但有住宅、街市、衙署等建筑,还有城墙围绕。汉武帝的茂陵甚至因护陵而建立了护陵县,人口达27万多。当然,护陵监的建筑应属于陵墓的外围附设建筑。

第二部分为神道。这是通向祭祀区和宝顶的导向大道,又称为“御路”、“甬路”,是显示皇家气派的门面工程。神道最显著也最具有特点的建筑物是道两旁的石刻,也叫仲翁和石像生。最初神道并不长,只是在通往陵墓的道旁置少数石刻。后来这甬路越修越长,上面的文章也越做越多。到南朝时基本形成一种规制。而明十三陵的神道竟然长15里,神道上的建筑由外向陵墓依次排列有山峰阙、石牌坊、大红门、更衣殿、神功圣德碑楼、影壁山、石望柱1对、石像生18对、龙凤门、七孔桥。以上建筑以石牌坊为整个陵区的正面入口,以龙凤门为标志,开始进入陵区的中心部位,过了七孔桥再向里才是祭祀区。

第三部分为祭祀区。这是陵墓建筑的最集中也最重要的部分,祭祀在这里进行。由神道而来首先见到的是祭殿前碑亭,然后向方城明楼依次排列有神厨库、朝房、值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祭祀时用的大殿,为陵园地面最重要的建筑)、三孔桥、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桌,至明楼。

陵墓的地下建筑主要是墓穴,也有其他如秦兵马俑之类从葬坑等附属建筑。墓穴又称为“地室”、“玄宫”、“幽宫”,其建筑也有由简及繁的一个发展过程。

整个原始社会都采取土穴墓室埋葬死者,既无棺椁也无墓室。直到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才开始出现用木板围成的椁室。

此后一直到西汉前,约2000年时间内,一直采用木椁墓室。所谓“椁”,就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也就是棺的外套。椁除了在当中放置棺材外,棺的四周还可以存放殉葬品。在木椁玄宫建筑中,有一个著名的方式叫做“黄肠题凑”,也是木椁墓建筑的顶峰。具体构造方法,据颜师古说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此种构造只有西汉帝王才能享受,个别勋臣贵戚经皇帝特赐也可以享用。

自西汉末年开始,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逐渐取代了木椁玄宫。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帝王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已似人间宫殿。如明定陵的地宫就筑在宝顶地下27米深处,占地面积1195平方米,其基本布局仍如生前所居住的宫殿一样采用“前朝后寝”制。整个地宫分为前、中、后三殿及左右两配殿,共计五殿,顶部铺以琉璃瓦。地宫门用巨石制成,整个地宫均用汉白玉、艾叶青石和花斑石料发券砌筑而成,气势宏大。

现存古代著名的帝王陵墓有:秦陵,在陕西临潼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秦始皇的陵墓,配有大型兵马俑墓坑。茂陵,在陕西兴平县策村之南,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西汉黄帝陵墓中最大的一座(西汉帝王陵墓共有11个,除文帝的霸陵在西安市东郊凤凰嘴,宣帝的杜陵在西安市三兆镇外,其余九陵都在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22公里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乾陵,在陕西乾县城北梁山上,是唐高宗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唐代帝陵共20座,其中18座集中分布在陕西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另有昭陵李晔陵在河南渑池,哀帝李柷陵在山东菏泽)。永陵,位于四川成都市三洞桥,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钦陵与顺陵,都在江苏江宁县东善镇牛首山下,分别是南唐烈祖李昇、中祖李璟的陵墓。宋陵,位于河南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30平方公里的地盘上,这里埋葬着北宋7个皇帝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故称七帝八陵。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10公里,在此地带中共有西夏帝陵9座。由于每座帝陵地面都有八角密檐式塔状陵台,故西夏王陵有“中国小金字塔”之称。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是明代13个黄帝陵墓群的总称。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在48平方公里的“前圈”共有清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个帝王陵和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座帝陵,还有皇后陵2座,后妃合葬墓1座,妃园寝3座。以上这些帝王陵墓都已开辟为旅游景点,对人们了解古代墓葬建筑和文化提供了方便。

(7)公共工程

古代国家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组织公共工程,而这些公共工程,特别是那些工程巨大、影响深远的,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生产力水平。中国古代公共工程涉及面比较广,而最具有建筑技术成就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长城。长城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可见其历史的厚重。它的雄伟气势,反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的坚韧性,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军事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防御体系,不是积极进攻型的军事思想的产物,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非侵略性和守卫家园的坚定性。从建筑学的角度看,长城堪称古代世界的奇迹。长城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据《左传》记载,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就有“楚国方城以为城”。该城北起河南鲁山县东南,南至泌阳县东北,全长千余里。战国时各国都积极修筑长城,特别是秦、赵、燕三国,为防御北方的匈奴、东胡的骚扰,在北部修筑长城,奠定了“万里长城”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同时继续修筑延伸,形成“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的长城。“万里长城”的名称就是这样响亮地叫开的。西汉对长城东西两端作了延伸,西向经敦煌、出玉门关,达到今天的新疆境内;东向则经狼山、阴山、赤峰,抵达吉林。此后,各朝各代(除唐朝外)都根据需要或修缮加固或修补延伸过长城。现在所见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所修的建筑了。明代自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历经200余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的工程,完成了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计划。明长城全长12700余里,途经今9个省、市、自治区,有“五里一遂,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之说。其施工组织、工程设计和技术都达到了长城建筑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长城的建筑地点大多环境恶劣,或处崇山峻岭,或处大漠荒原,建设者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办法解决了建材问题。如在黄土高原一带土版筑或土筑,山岭地带则用石块垒,有条件的地方就用整齐的条石或特别的城砖修砌。也有的地方依山就势利用山岩建雉堞或劈崖做墙,还有的地方用木板或柳条为墙,甚至在冬季还有筑冰墙的。现存明长城则以夯土墙和砖石墙最多。长城的高度与宽度因地势和建材结构而不同,高从3米到8米不等,宽2米到6米不等。

长城作为军事建筑,它的构件内容主要有:城堡,按等级又分为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这都是驻兵重点把守的地方。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多选在蜿蜒曲折的山脉,在其分水线上建造,标准的砖砌城墙有7~8米高,上窄下宽,墙顶5~6米宽,对外一侧砌有垛口,垛口高约1.8米,有瞭望口和射孔,用以拒敌,内侧有女儿墙,高约1.2米,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城墙内侧建有供士兵上下的梯道。城台,在城墙上每隔200~300米就建有一个城台,城台有两种,一种叫铺房,与城墙一样高,只是向前突出一部分于墙外,形成一台状,上有简易的房子,供士兵巡逻时避风雨,另一种是敌台,也叫敌楼,它跨建在城墙之上,可以储存战备物资和住宿士兵,相当于近代的碉堡。烟墩,也叫烽火台、狼烟台,它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配套设施,大约2.5~5公里设一个,多建在长城内、外的高山顶上或平地的转折处,是用砖石砌成的高台,用以观察和通报敌情。

现在作为旅游名胜开发的长城遗迹主要有北京八达岭长城、河北山海关长城、甘肃嘉峪关长城,以及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

城防建筑。有国家就有国防问题,而国家最早的雏形是城邦国,即以一个“城”为中心的地域、政权、公民的综合概念。有城就必须有城防,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城防建筑在早期也是国防建筑,是很重要的国家公共工程。

城防建筑的历史,比长城要早得多。《易·泰卦》就有“城复于隍”的说法,即从壕(隍)里挖土筑城墙,构(河)成墙立。战国时的《考工记》记载了周朝的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纬九经,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春秋时,有大大小小100多个诸侯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城市也发展很快。人口集中,财富集中,加上各国间战争频繁,夯土筑城自然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对此,《左传》有过明确的记载。当时的筑城工程是在司徒的领导下,按照周密的计划进行工作的,而且有一套标准的筑城规程。这时,城墙顶部宽要求是底部宽的三分之二,而且出现了垛口和女儿墙。城门上也有了城墙。有的都城还建有内外两重城墙,如齐国的临淄等。春秋时期,城墙的厚度一般为5米,到战国时,最厚的已经达15米以上,而且城壕也挖得更深固,可见战争之激烈。秦汉时,城门楼建筑已成定制,而且还出现了突出城墙的墩台,被称为“马面”。马面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一个。汉代还出现了瓮城城防建筑。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月城,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用来加固城墙的防御力量。自唐朝开始,瓮城已成为城防建筑的普遍形式。宋元以后,由于火药用于战争,迫使城防建筑由土城向石头城或砖砌城墙发展。到明中叶,砖城已普及。

现在的著名城防建筑有: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其周长有13.75公里,高12米,底宽16~18米,顶跨12~14米,有马面98座,现存正楼、箭楼6座,城外护城河跨20米,深10米。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北京火车站东南,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北京内城正门,城楼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箭楼建于正统四年(1439年),1900年皆毁于八国联军战火,现楼为后来的修复品。南京城墙,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成。城墙周长33.676公里,现存21.35公里,墙高15~18米,上宽7~12米,下宽10~18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城的外廓城周长60公里,现已辟为环城公路。平遥城墙,在山西平遥县,北魏时就筑有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时外壁砌砖,城周长6163米,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其最大的特点是马面多,防御设施之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兴城城墙,在辽宁兴城市区,城墙创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为明代辽东长城防御体系中一座重要卫城。明代名将袁崇焕曾据此抗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蓬莱水城,在山东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下,临海而建,明洪武九年(1376年)始建,是我国著名的海防建筑。崇武城墙,在福建惠安县崇武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而建,城墙用花岗岩石砌筑,高7米,周长2567米,戚继光曾在这里督练水师。

水利。水利是农耕民族的命脉,治水也是古代国家永远为之劳作不息的公共工程。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记忆中最成功的伟业。中国是水患最多的国家,也是水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国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战国时期沟通江淮和黄河的邗沟和鸿沟运河工程;秦统一中国过程中修筑的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和岭南的灵渠;汉代的白公渠,长安、洛阳的漕运水道;三国时的江淮屯田水利;隋朝的大运河;唐朝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元代的京杭大运河;明代“束水攻沙”的治黄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水利工程和治水技术。

灵渠,又名兴安运河,在今天广西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23年至公元前214年修成。它的经济意义在于沟通了湘漓两水,也第一次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联系起来,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其政治意义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建筑科学的意义则在于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较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而且它创造性地建起自动调节水量的工程和人工提升水位通航的科学工程,此法至今还为一些特大型水利工程所运用,如葛洲坝水利工程。

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耀眼的亮点之一,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47公里,始凿于春秋时代,开通于元代,定型于清代,为中国两千年经济发展与南北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本身的修建也为水利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攻克了诸多难题。

此外,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水利工程,也非常值得中华民族骄傲。如分布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坎儿井,就非常科学并具有地方特色,与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再比如海塘工程,它是为抵御海潮侵袭,保护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堤防工程。在近两千年的筑塘过程中,形成了一道总长达1300余里的防海长城,因之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另两项是京杭大运河和坎儿井)。

2.古代建筑名词及建筑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建筑,特别是房屋建筑,是人们居住与活动的场所,封建社会的人是按等级划分的,在无处不体现“礼”的中国古代社会,建筑文化的等级色彩表现得非常突出。

(1)建筑整体等级

中国建筑在修建之时就有一个整体上的等级原则,即按照建筑的社会功能、所有者身份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