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培养优秀孩子的超级实用技巧全攻略
10545400000030

第30章 磨练法——挫折教育,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4)

挫折是最好的老师。挫折对于人生,犹如影子对于身体,总是无处不在。无数人生成功者包括那些杰出成功者与种种人生挫折往往有着难解之缘,甚至有时正是这种人生挫折造就了他们的成功。而那些没有遭遇的幸运儿,身边有很多大好机会,而最终获得成功特别是杰出成功的,通常只是凤毛鳞角。这就告诉我们:人生欲求成功,必须具备迎接与承受各种挫折的心理素质、意志力、承受力乃至精力与体力。只有历经挫折,方能打造成功。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与方法。

“关怀强迫症”。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肯定是弱者。犯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只能是在毁孩子,令孩子更痛苦。

“关怀强迫症”是指强迫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而且这种关怀还非要别人接受不可,不管别人需不需要。这种关怀,有时是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有时体现为忠告。总之,他们是通过让别人需要自己,依赖自己,给予别人并不需要的关怀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就像许多家长做的。

关心别人的行为一直是受社会嘉许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使别人依赖于自己的关怀,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的心理,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就有许多。大学里每次新生入学时,就有好多家长为孩子铺床、交费,好像孩子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还有的家长,事无巨细都要孩子向自己汇报。本来孩子正想出去玩呢,家长的电话就打回来了,看你在不在家。无形之手无时无刻不在控制孩子,搞得孩子非常痛苦。家长也知道不对,可是克制不住,这就是犯了“关怀强迫症” 了。

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归根结底,都是希望孩子幸福。家长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干。"他孩子要是出去,不仅回来必须汇报干了什么,而且家长还跟踪孩子。如果孩子撒谎,整个家庭氛围就一塌糊涂。我对他说,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肯定是弱者,你就毁了他。现在,他不依赖你,你很痛苦;他依赖你,他独立不了,他很痛苦,二难境地。实际在家长获得满足的同时,已经害了孩子。

家长总希望自己人生的所有经验,所有经历过的痛苦、挫折,都能够作为间接经验让孩子学习和借鉴。但是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没经受任何痛苦、挫折,他的挫折承受力就不可能强起来。只有遇到真的痛苦,他才能体验。我们的家长特别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是社会经验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因为爱孩子,就要替孩子排除所有的痛苦挫折,实际上害了孩子。

因此,仔细想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激烈的冲突,是不是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里,“关怀强迫症”的前提是你必须接受他的关怀,可是这样你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就都得放弃,因此它是以取消别人的独立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反过来,被关心的人也很痛苦,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有独立的需要,也有能力去干一些事情,但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拒绝承认这些,他们排除一切孩子可能脱离自己独立的潜在因素,坚决否定孩子的能力。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成长。对孩子来说,只有两种可能:如果坚决反对这种关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另一种就是服从和依赖,于是整个能力就退化了。而且,我们的社会对关心别人的行为是肯定的,总有人说"别人是为你好才关心你",因此从道德上你就必须接受别人的关心。这样被关心者更加痛苦,他接受这种关心,就违反了自己独立的要求;不接受这种关心呢,又要承受社会道德的压力和谴责。所以"关怀强迫症"使双方都进入了一种特别累的境地。

不仅是家长,还有很多人都是通过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的。所以,他们会强烈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如果别人不接受,他们就感到很痛苦。因为他的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因此就会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自己家里的事不管,专门去管别人家里和外头的事。例如自己家里乱七八糟的,非要去扫楼梯;对自己家里人特别苛刻、冷漠,甚至残酷,却专门帮助外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离自己越近的东西,获得的道德评价越低。"关怀强迫症"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获得心理满足,包括道德优越感。为了获得优越感,他们甚至不惜损己利人。但这种人由于没有内在的价值感,所以总要去帮助别人。

在朋友中也有这种状况。朋友对你很好,但反过来他也要求你必须对他好。他强烈地需要介入你的生活,帮助你呀,给你买东西呀,给你忠告呀。这点在家长和孩子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好多家长自己有失落感,没有真正支撑自己人生价值的东西,所以要拼命通过关心孩子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充实,就不需要通过帮助别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当别人有需要时,他也会热情地去帮忙,但不会依赖这一点,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帮助。

给孩子适当的体罚。惩罚是一门挫折艺术,家长应合理应用,既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不给任何惩罚,也不能过度惩罚。

斯宾塞说过:经常惩罚所引起的孤独和对立,必然使同情心麻木,也就必然给同情心能够制止的那些过失开辟道路。

关于体罚到底正确与否,人们看法各异。有一位伍兹先生说:“我最早关于童年的记忆大约是2、3岁时,那次,在游玩中由于任性,被父母扔在公园中。当时的我痛哭流涕,口里喊着“爸爸妈妈”,而我的父母却躲在树丛后静观我的表现;路人冷眼旁观、指指点点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回想这段经历,我总是埋怨父母的冷酷无情,这次被抛弃、被冷落、被嘲笑、被戏弄的经历成为我永远的创伤。可是父母却认为这是对我任性的惩罚,应变力的考验,勇气和胆识的锻炼。”

这种惩罚是否恰当,伍兹先生与父母的观点究竟孰是孰非?

惩罚到底是否必须?答案是肯定的。每一位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子女,但那这种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监视,就像自己在泉水的源头下了毒药,日后受苦却又感到奇怪,因为。

“种种恶劣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

人类有许多源远流长的优秀家庭教育原则,其中尊敬长辈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如果父母不对孩子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当孩子公然对抗和挑衅父母的权威时,父母就没有直接有效的手段,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小独裁者和终生的叛逆者。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不懂忍受,就没法适应社会。为孩子一生着想,应该让他们从很小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而纯粹服从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这也许会给他(她)带来感情上的痛苦,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及早习惯并自觉愉快地忍受这种"痛苦"而不感到是痛苦。

惩罚是需要看准时机的。“打”是惩罚儿童的方法中最坏的一种,也是最后的一个,只有处在极端的情形之下(顽梗或反抗),在一切比较温和的方法都试验过了,都失败了,才可以采用。

婴幼儿期是塑造孩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轻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导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所以对儿童要及早管教!成人应该让孩子在牢牢记住“不尊重别人是错的,欺负别人更是不应该的”。

但是,有的时候小孩子会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怎样管束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呢?

首先在运用惩罚前请一定要三思而行,至少给孩子一次改过的机会。也.不要用手打孩子,因为手是用来表达爱的东西--去紧握、拥抱、轻拍和爱抚的。眼睛的威慑与表情的冷漠同样也能起到效果。要知道.不给予奖励本身也是一种惩罚。在罚完孩子后要不失时机地抚慰孩子,给孩子阐明服从的理由,让惩罚有一个充满爱的结束。

人的一生往往很难逃避痛苦,即使没有体罚,精神的压抑也在所难免。但是童年就过早体验身心的磨难和摧残,很容易引起心灵的扭曲。惩罚不应该是孩子的心结,而应该是一门挫折艺术。感谢惩罚,因为只有接受教训才会免受社会更大的打击!

值得注意的事,体罚一定要适当。因为不适当的体罚易导致儿童暴力倾向。美国有调查还说,被父母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的家长把打孩子看成司空见惯的事,四年级一个挨过打的女生说,家长一边打她还一边骂:长大了准是个女流氓。这样的体罚会给孩子的心里蒙上阴影。

而多年的经验和个案研究表明,体罚易导致儿童暴力倾向和易误导孩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另外也使儿童过早地从心理上认定自己不是好孩子,容易自暴自弃,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有暴力倾向和走向违法犯罪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这些人100%在儿童时代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罚。美国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调查人的年龄介于15岁至64岁之间。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吸毒。调查医生麦克伦说,有些人还会引起身心失调。有关教育专家还说,老师对学生的体罚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怎样对待有危险性的事物。父母爱孩子总是无微不至。看见孩子拿了小刀削铅笔,就怕孩子削了手指,于是马上抢了过来,替儿女削。孩子拿针缝一下脱落了的扣子,母亲也会怕女儿刺了手指,而要抢过来代劳。他们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害了孩子。一方面,削铅笔。钉扣子不一定会削手或刺破手。这是夸大了事物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孩子自己体验危险,并蕴育出避免危险的智慧的可能性和机会,更不要说使孩子失去了学习劳动的机会。

危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到处存在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避免或战胜它。人类的历史也就是由同无数的冒险斗争并战胜危险的历史。

因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和教育孩子正视危险,避免危险,从而克服危险,如果真有什么或遇到什么危险的话。譬如父母认为用刀子削铅笔有削了手指的危险,就可以向孩子说明这种危险,并提醒他使刀时应当怎样用力。

我的孩子小时候喜欢爬树,而且爬得很高。邻居们从窗子里看到十分惊讶,并好意地告诉我爬树的危险。确实,爬树时,如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很危险的。希望我禁止。然而,我又怎么能禁止得了呢?因为他爬树是在外面爬,我根本不知道,而且我又不是时时在他身边,我从何去禁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