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对少年却爱护备至。生活在小茶室中,处身在草木苍郁的环境,乔治慢慢地也心平气和了。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乔治得意地吹起口哨来。他又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称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少年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在求学那四年,他继续在菜园内种菜,也帮老太太做点零活。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他对那些失明的学生关怀备至。
“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的妙事了。”乔治对老太太说。
“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黑皮肤,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童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尽心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没有人爱惜,所以那时想死,是吧?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爱心。”
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老太太意犹未尽,继续侃侃而言:“尽量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行将就木的人,也会感到活下去的意义。”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希望。他们因此而觉得没有了明天,甚至要毁掉今天。充满理想和激情,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能做些了不起的事。父亲给他的“安慰奖”
泰迪有一枚父亲给他的小钱,那是父亲给他的“安慰奖”--泰迪试图把父亲斧子上的缺口磨平,但他失败了。
磨斧子并不纯粹是为了干着玩的。爸爸需要把斧子磨快,用它劈柴生火。那时,泰迪一家在弗蒙特州租了个年代久远的农场,以远离布鲁克林闷热的街道。当时他的爸爸是那里卫理公会的牧师。
泰迪沮丧地凝视着这一分钱。
“别泄气,孩子,”父亲说,“我看你干得不错。”
泰迪没有说话。
“看你手里的小钱,”他又说,“你知道那上面是谁的头像吗?”
“知道,是亚伯拉罕·林肯。”
“对。他也碰到过无数的挫折。不过,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爸爸面带微笑,继续说着,似乎在讲解他的“初级教义”。泰迪的哥哥、八岁的迈克尔坐在一棵白桦树桩上,泰迪站在旁边。
爸爸问关于林肯他们知道些什么。泰迪能说的只有这个伟人出生在一间小木屋里,而且常常爱就着火光读书。迈克尔知道得多些:林肯解放了奴隶,拯救了合众国,并且为了他的理想,在耶稣被害的同一天--倒霉的星期五,遭人枪杀。
“一点儿不错,”爸爸说,“但你们是否知道林肯经营过杂货铺,破了产,并且因此而负债累累?是否知道他两次竞选参议员均遭败绩?事实上,他一生坎坷,历经挫折。然而,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人能比他更顺利些呢?重要的是,林肯不失为一个有志者。他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一点正是你们现在就应该具有的品格。泰迪,毅力,意味着一种沉着而耐心地承受不幸的力量。”
然后,出乎意料地,父亲在他的说教中讲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话,这段话从此深深地铭刻在泰迪的心头。“林肯在精神上和体格上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爸爸说,“你们知道,他身高六英尺四英寸!”他走到后门廊一张他准备讲稿和写信的书桌前,取出一支削尖的铅笔,“来,孩子们,我给你们看他有多高。”
他指着一根门廊柱子。“泰迪,你先来。”六岁的泰迪,把躯干伸直,贴在柱子上。只觉得铅笔在自己头上擦过,爸爸画了一条线,表示泰迪的高度。他把泰迪名字的首写字母T和日期写在线的上方。又叫过迈克尔,也给他画了一条线,注上M。然后,他又画出自己的身高,五英尺八英寸,并且标明V。
接着,他用木工折尺在漆得雪白的柱子上高高地画了一条线,并用印刷体写上:“亚伯拉罕·林肯--六英尺四英寸”。
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理想的地平线比普通人高得多。心中有理想之灯在前面引航,人生之舟自会奋勇向前。
少年的诘问
少年问智者:“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让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常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生活中的很多摩擦,源于我们不能摆正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把握好彼此身份是否可以互换的分寸,会减少许多麻烦和烦恼。
别让别人偷走你的梦
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学生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
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了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拥有一座占地十八公顷的庄园,在广阔的土地上种满如茵的绿草,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
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憩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又发回了他的手中。老师要求他重写,小朋友仔细地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就拿着作文簿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幻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
小朋友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志愿呀!”老师也坚持:“不,关键的问题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志愿,只是一堆空想而已。我要你重写!”
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就是我将来的志愿,我不想改掉我梦想的内容。”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
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他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最低分--“E”。
三十年过去了。
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在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见一位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是他的学生。
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他就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老师望着眼前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三十年的教师生涯,不仅感慨道:“三十年来,为了我自己,我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而你大概是唯一保留自己的梦想而没有被我改掉的!”
每个人儿时都有过自己的梦想,只是很多都在岁月的河滩上悄悄地搁浅了。或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梦想的种子仍深埋在意识的土壤里,难于发芽。今天,找回你丢失的梦想,把被改掉的梦想重新找回来,并确信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致好心家长的信
英国诺曼·文森特·皮尔曾写过一篇文章《致好心家长的信》,文中强调了在青年人初次踏入社会时,追求独立的重要性,内容颇值得借鉴。亲爱的弗雷德:
你在信中求我办的事当然并不麻烦。你的儿子约翰不大喜欢目前的工作,你认为他干其他活儿会更顺心一些。你知道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是我的朋友,问我是否能给他通个电话,为你的孩子美言几句。
我对此的最初反应也许正是你所期待的。为什么不是呢?非常自然,再简单不过了。欣然从命!我拿起话筒。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脑际。千事万事,我却想起一只猫。呆呆地,我放下了电话。
上星期五,我看到了街道上的一个场面。人们放下手里的活儿,津津有味地往窗外观望。从对面的房子里,主妇的一只波斯猫跑了出来,爬上几层楼高的壁架。猫沿着壁架一直走到尽头,在那儿被吓呆了。它既不能向前走,又不想退回来,只是坐在那儿,漂亮可爱又孤立无援,哀怜地叫着。主人又是乞求,又是哄骗,又是发誓。后来,她叫来了消防队。消防队员架上梯子,总算把猫抱了下来。
弗雷德,这就是我看过你的信后想起来的事情。我也想到了约翰。我还清楚地记得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住在路的那一边;后来他跟我的孩子一起长大,最后大学毕了业。
我还记得每当他要作出决定或想实现一个计划时,你总是免不了插手。还记得他打算造木屋那件事吧?你认为太危险,叫他不要干;当他考虑从大学退出一年,自己到社会上闯一闯的时候,你觉得那样做不明智,于是他也就作罢了;还有那个几乎与他成婚的女孩,你认为他还太年轻。现在他干的工作是你帮他找的,对不对?
你求我帮一帮约翰,那好,我想我只有对你讲一讲这些话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别再干涉你儿子的生活了。让他长大,做个男子汉,而不是一个六英尺高、被无形的围裙带拴住的依赖者。你知道为什么那只波斯猫在壁架上被吓瘫了?因为它一直被关在屋里庇护起来,以致遇到连最普通的猫也能对付的情况时,就束手无策了。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像约翰这样的孩子:举止文雅,脾气和顺,心地善良,但同时也踌躇犹豫、举棋不定以及胆小软弱。我在布道中见过这样的人。他有时迷惑不解、愤恨不满;有时又麻木不仁、冷漠懒散。是谁把他们弄成这个样子的呢?是父母,是充满爱心、情真意切、小心谨慎的父母,是那些以十分无知地指导和保护孩子为开始,最终却由于过分庇护而扼杀了他们的父母。
我常听人们抱怨说,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难找到领袖了,即那些富有创造性、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和勇敢无畏的男子和女子。也许我们不想得到这些,因为受到过分庇护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些品质。如果每个困难都为他们解决了,他们为什么要发展呢?
每个人都必将走向社会这个舞台,必将为寻找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危机的挑战会鞭策你前进和逐渐成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双腿走路。
贫困三十年的人
十九岁的伯杰是一个富商的儿子。
一天晚餐后,伯杰正在欣赏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灼‘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赢弱。
他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
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了。”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堂皇的公寓。然后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像天堂一样舒适。”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
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
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三十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三十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
“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三十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他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
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三十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原来,当伯杰把那个青年带进寝室的时候,青年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
所有的梦想,都必须靠自己去实现。不管别人给你提供多么优越的条件,都不是属于你自己的。靠别人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只能是一场梦幻而已。
痛并快乐着
《我希望能看见》一书的作者波纪儿·戴尔是一个几乎瞎了五十年之久的女人,她写道:
“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拒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常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线,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线上瞄过去瞄过来。
她把她的朋友所玩的那块地方的每一点都牢记在心,所以不久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本上。
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里,然后渐渐升到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十三年,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过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本和作者的节目。她写道:“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后来在她五十二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一次手术,使她能比以前看得清楚四十倍。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